最近高加索地区最热闹的新闻,大概是阿塞拜疆突然成了"基建狂魔"——卫星照片显示,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在东部索斯纳亚空军基地盖16座新机库,外墙厚得像银行金库,通风口装着防弹格栅,门口还画着醒目的"禁止靠近"标识。与此同时,阿塞拜疆还砸下42亿美元,准备接收40架中国造JF-17"枭龙"Block3战机。
这波操作把军事爱好者看懵了:好好的空军基地,修得跟导弹发射井似的干啥?难道是怕邻居亚美尼亚或者伊朗哪天用无人机"送快递"?

要弄明白这事,得先看阿塞拜疆最近的"闹心事"。2020年纳卡冲突里,阿塞拜疆靠土耳其TB-2无人机把亚美尼亚的苏-30SM打得找不着北,那会儿他们的米格29虽然老旧,但好歹还能起飞。可三年过去,局势变了——亚美尼亚去年刚和北约签了军火大单,听说连MQ-9"死神"无人机都快到货了;更扎心的是,俄罗斯那边传消息,伊朗正跟俄方谈苏-35战机的采购,要是伊朗真买了,阿塞拜疆的天空压力直接翻倍。
更要命的是,阿塞拜疆的"老伙计"米格29现在有多惨?去年阿塞拜疆国防部自己都吐槽:"导弹库存就剩三分之一,雷达还是苏联时代的,开机半小时就得关机散热。"这种情况下,新买的枭龙Block3成了他们的"命根子"——这战机挂载的霹雳-15导弹能打200公里,雷达能同时盯15个目标,巴基斯坦试飞员都说"开着它,连沙特的F-15都得小心"。可再先进的战机,停在机场里也是活靶子,这才有了16座加固机库的诞生。

说起来,阿塞拜疆的机库修得确实讲究。卫星图放大看,机库墙体用了钢筋混凝土,厚度至少1米,顶部还加了防爆钢板;每个机库只停1架战机,周围留足了消防通道和防空工事;更绝的是,机库门口装了以色列产的"铁穹"雷达,能提前5分钟发现来袭无人机。军事专家调侃:"这哪是机库,简直是给战机盖的'安全屋',就算天上掉颗炸弹,估计都炸不穿屋顶。"
但光修机库够吗?去年俄乌战场的教训明摆着——乌克兰的军用机场被无人机炸了七八次,就是因为只防了"大导弹",没防"小飞机"。阿塞拜疆自己也清楚这点,他们去年在展会上亮过自研的"火力"激光武器,射程1公里,功率30千瓦,听起来挺厉害,可实际测试时,对付5公里外的无人机根本够不着。反观中国的"神农盾"系统,5公里外就能发现无人机,1.5公里内直接致盲,伊朗军队都用这玩意儿打下来过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听说阿塞拜疆最近正和中国谈"神农盾"的引进,估计是想给机库再加层"电子防护网"。

但最让阿塞拜疆头疼的,还不是无人机。他们和伊朗的"老矛盾",最近又开始冒头了。伊朗境内有2500万阿塞拜疆族,比阿塞拜疆全国人口还多一倍多。当年苏联解体时,沙俄把这部分人硬划到了伊朗,现在伊朗总说"要保护境外同胞",难保哪天不玩"民族牌"。更麻烦的是,伊朗最近和俄罗斯走得近,2024年两国外长见面时,签了一堆军事合作协议,伊朗外长甚至公开说"考虑引进苏-35"。
要是伊朗真买了苏-35,阿塞拜疆的压力有多大?举个例子,苏-35的雷达能发现400公里外的战机,挂载的R-77导弹射程150公里,阿塞拜疆现在的米格29根本近不了身。所以他们才急着买枭龙Block3——这战机的雷达能发现170公里外的目标,霹雳-15导弹射程200公里,刚好能在苏-35雷达盲区发动攻击。打个比方,就像两个人打架,一个拿长棍子,一个拿短刀,阿塞拜疆现在想做的,就是把"短刀"换成"更长的棍子"。

其实阿塞拜疆的纠结,也是很多小国的缩影:没钱像美国那样造"宙斯盾",也没实力像俄罗斯那样堆战机数量,只能琢磨"怎么用最少的钱,防住最多的威胁"。就拿无人机来说,现在买架民用无人机才几千美元,装上炸药就能当"空中炸弹",俄乌战场上俄罗斯的油库、乌克兰的粮仓,都被这种"快递"炸过。阿塞拜疆的应对办法很实在:一方面修机库把战机藏好,另一方面买中国的反无人机系统"抓现行"。
有意思的是,中国军工这两年在高加索地区特别受欢迎。巴基斯坦买了枭龙,阿塞拜疆也在买,连非洲的刚果(金)都来订货。为啥?因为中国武器有个特点——"不挑食"。不像西方战机,维护得用专用零件,得专门培训技师;中国的枭龙,零件能用卡车拉,维护手册印成阿拉伯语,连阿塞拜疆的普通机械师看两天就能上手。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开玩笑说:"开枭龙比开丰田皮卡还简单,至少皮卡不会因为你换了个螺丝就趴窝。"

说到底,阿塞拜疆修16座机库、买40架枭龙,本质上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里的"生存智慧":既要抱紧中国军工的"技术大腿",又得防着邻居的"明枪暗箭";既要防无人机偷袭,又得想办法把战机藏好。这让我想起老家的话:"家里有值钱东西,既得锁好柜子,又得装监控。"
你觉得阿塞拜疆的16座机库能防住未来的无人机袭击吗?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