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菲律宾国防部正式宣布,再次花7亿美元从韩国买下12架FA-50轻型战斗机。算上2014年采购的首批12架,未来菲律宾空军将拥有24架这种被戏称为“韩版小战隼”的战机。
消息一出,不少人直呼“迷惑”:这玩意儿真能扛得住中国隐身战机?还是说马尼拉这是要上演“四代机硬刚五代机”的魔幻剧情?

要说菲律宾为啥对FA-50情有独钟,还得从它的“穷人版F-16”定位说起。这机子单价不到6000万美元,维护成本还低,对预算紧张的小国吸引力极大。韩国人给它塞了美国F404发动机,速度能飙到1.5马赫,挂点7个,载弹4.5吨,乍一看确实比菲律宾之前那堆老古董强不少。更关键的是,这机子还能客串教练机,飞行员培训不用另花钱,简直是“一机两用”的省钱妙招。
不过,菲律宾军方对FA-50的吹捧实在让人哭笑不得。2023年他们搞了个“王牌飞行员击落F-22”的戏码,愣是把FA-50包装成“五代机杀手”。

实际上,现代空战早不是靠机炮贴脸互射的年代了。FA-50用的是以色列淘汰的EL/M-2032机械扫描雷达,探测距离不到150公里,而中国歼-10C的雷达能看200公里外,导弹射程还更远。这就好比拿弓箭射卫星——听着热血,实际没啥杀伤力。
菲律宾的“豪赌”背后藏着不少小心思。一方面,马尼拉政府最近几年在南海问题上上蹿下跳,从仁爱礁到黄岩岛,小动作不断。买点先进装备撑撑门面,既能安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又能向美国表忠心。毕竟美国一直撺掇菲律宾当“印太马前卒”,送点技术支持再正常不过。另一方面,FA-50和美国F-16用的是通用零件,菲律宾买得越多,美军在东南亚的后勤体系就越容易渗透。万一哪天南海真擦枪走火,美军航母借着“维护盟友”之名进驻,菲律宾也算蹭上了“保护伞”。

但现实很骨感。中国现在在南海可是“基建狂魔”——渚碧岛、美济岛两座人工岛修得跟钢铁堡垒似的,岛上雷达、导弹、反舰弹道导弹一应俱全。FA-50想靠这点家当突破防线?怕是连岛礁的防空圈都进不去。更别说中国早把南海玩成了“体系作战”的样板间,从卫星侦察到无人机群,从055大驱到山东舰航母编队,菲律宾那点家当在解放军眼里,跟透明玩具似的。
有意思的是,菲律宾这波操作还带火了韩国军工。继印尼和伊拉克之后,菲律宾成为FA-50第三个重要海外用户,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算是把“平民化”路线玩明白了。毕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其花大价钱买F-16,不如买个能执行巡逻、反恐、训练的“瑞士军刀”。不过这也暴露了个问题:中小国家在军事对抗中往往陷入“买得起装备,玩不起体系”的困局。就像网友吐槽的:“买架FA-50就能威慑中国?不如先给飞行员配个防摔座椅!”

说到底,菲律宾的FA-50采购案,就像给自行车装火箭发动机——看着唬人,真要上路还得看路况。中国现在在南海的布局,早不是靠几架四代机就能撼动的。对菲律宾而言,与其花钱买二手教练机,不如学学马来西亚——悄悄和中国谈合作,把南海争端拉回谈判桌。毕竟,谁也不想自家门口天天上演“星球大战”吧?
菲律宾这波7亿美元的军购,本质上是一场“面子工程”和“生存焦虑”的混合体。它既想通过军备升级刷存在感,又怕引火烧身。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买装备“硬刚大国”从来不是出路。看看乌克兰的教训——就算有北约撑腰,F-16和“海马斯”也挡不住俄军的钢铁洪流。

对菲律宾来说,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放下对抗思维。毕竟,南海的和平稳定,才是周边国家最大的利益所在。毕竟,谁也不想自家门口天天上演“星球大战”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