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至,新型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似乎打破了国内原有的生态平衡。疫情发生后,举国上下也打响了旷日持久的疫情防控攻坚战。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健康产业首当其冲。
一、健康行业短期受到重创,相关企业另谋出路
疫情发生后,国家先后出台了针对企业复工、地域性封闭式管理等各种防控政策。虽然大部分公立医院仍在营业,但是到医院就诊的,主要还是的新型肺炎相关的疑似和患者。而其它多数人,只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医院。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医院接诊业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同时,健康行业一些民营企业也遭遇到了空前的重创。例如,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身房、养生馆、牙科类诊所,甚至药店等因为连口罩都缺货而不得不停工歇业;而且,如此影响,也同样波及到了与之对应的在线服务平台。也有企业因此损失惨重,甚至连现金流来源也被切断,因此,不得不另寻出路,以度过眼前的危机。
例如,笔者注意到,昔日以健康体检为核心业务的爱康国宾、袋鼠健康等大型企业,纷纷推出了新型肺炎病毒检查有关的复工体检服务。而有一些医疗器械的技术型公司,也开始研发公共场所使用的“新冠病毒消毒通道”等防疫设备,并陆续开始推而广之。
另外,一些传统的健康养生门店、运动健身机构也不得不转型向线上业务方向拓展。例如,有媒体报道,过去严重依赖线下的瑜伽运动项目,开始结合人工智能3D体感技术,借此契机推广线上教学。而健康养生、体重管理相关的线上培训、健康教育类知识付费产品,也空前受到热捧。
因此,在与新型肺炎防疫相关的产品与服务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机会。不过,因为应对疫情所催生的商业化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是否可行尚待市场检验。所以,在这类产品及服务还未得到市场反馈前,企业投身其中探索新型业务,其风险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疫情加速健康产业互联网化,机遇与挑战并存1、从股市看趋势,生物医药股逆势增长未来可期
2月3日为春节之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虽然在意料之中呈现暴跌之势,但医药股却有逆势涨停的苗头。最直接的表现是,超级真菌、流感、病毒防治板块的个股,均出现逆市大幅上涨态势。
注:以上数据信息来自网络公开数据,参考公众号资料:势场。
可见疫情之下,投资者对于医疗健康产业,依然信心十足,整体市场表现仍然乐观。
2、从存量到增量,健康产业互联网化趋势明显
可以预见,除了生物科技类的企业,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短期内需求剧增,经营指标逆势增长以外,健康行业实体经营类的企业,在经历了短期的创伤后,也将在疫情过后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例如,健康体检需求的长期存在,让原本存在的市场需求,会形成累计效应,而原本潜在的需求,也会因为这次疫情强化了大众的健康观念,而变得更加迫切。因此,势必会在疫情之后,形成市场爆发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这次疫情让更多用户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也将让一些O2O在线服务平台,进入一个新的用户增长期,而其对应的业务量增长,也将水到渠成。
笔者还注意到,在疫情期间,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也推出了在线问诊、新型肺炎义诊等在线服务。实际上,这些线上医疗服务在疫情之前早已存在,商业模式也由来已久。只是因为人们过去的健康观念、消费意识仍然根深蒂固,所以整体表现不愠不火。
而借助这次契机,人们发现,其实很多身体小毛病,完全可以通过权威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得以解决。因此,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将会加速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化进程,而医院的就诊压力,也将会因为用户就医行为的若干改变,而得以缓解。
另外,疫情期间,目前已有一定市场影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也都借势出现爆发式增长。例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叮当快药等平台,在疫情期间,无论是B端的业务,还是C端的用户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供应能力与力度也借势上扬。
疫情来袭,在一些新型的健康类产品、服务品类不断涌现的同时,原有的医疗健康产业链,也会因为人们健康观念的加强、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改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3、从疾病医疗到消费医疗,新兴健康服务潜力巨大
除了关乎社会民生的疾病医疗外,以口腔健康、医美机构为代表的消费性医疗服务机构,在短期内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业务量急转直下。但是从长远来看,因为其需求也相对刚性,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其行业地位仍将十分稳固。
而且,因为这次集体卫生事件的大爆发,社区化的健康服务、家庭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心智地位进一步提升,其面向周边人群服务的价值也将逐步凸显。也将为定位为此类服务的企业,带来新的创业机会与发展机遇。
此外,这次疫情对于人们的心理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而长远的,其对整个心理健康产业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也许,这次疫情将会让心理健康行业快速的突破过去的发展瓶颈,甚至衍生出更多新的市场细分领域与新型的商业模式。
三、健康产业是刚需,健康行业企业如何熬过这个春天?
鉴于以上分析,在可以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健康产业依然是社会的基层建筑,人类的刚性需求。而且,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健康产业扶持政策后,其行业发展必将持续出现诸多利好。
因此,疫情对于健康行业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而该类企业重塑信心、想法设法度过难关也许才是当务之急。为此,笔者对于健康产业的创业者,有几点建议:
首先,从稳定企业经营的落地层面,可能需要有一些临时对策,才能避免因为不得已的裁员、降薪影响企业的团队建设、长足发展。
其次,如上文所述,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始料未及,虽然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创业机会。但是藏着诸多不可确定的风险。企业也需要有一定的抗风险意识与能力。
再次,对于抗风险能力弱的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来说,在保持自身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新型业务的探索,可能是减少受外部因素冲击的最佳选择。
种种迹象表明,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单从行业来分析,这次疫情看似属于突发事件,但是对健康产业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灾难面前,只要我们着眼现在,看准未来,转眼就会春暖花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