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24人!日本又获得诺奖,为何13亿人口的我国只有2人获奖?

总计24人!日本又获得诺奖,为何13亿人口的我国只有2人获奖?
2018年10月11日 18:18 数鸽

前不久,2018年度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免疫疗法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与他的美国同行詹姆斯·艾利森。至此,日本一共有24人曾获诺贝尔奖,其中2人获奖时已经取得美国国籍,除去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外,日本曾囊括了亚洲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和平奖。

诺贝尔奖意味着什么?在绝大对数人的认知里,诺贝尔奖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国家也被认为拥有领先全球的科学技术。而在这样一个衡量体系中,中国的成绩有些令人难为情,目前获得诺贝尔奖且一直为中国国籍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算上华人,目前也一共只有1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只达到日本获奖人数的一半。

诺贝尔奖是否公平?

看到这里,不少人开始发出疑问,究竟是诺贝尔奖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科研水平出了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评选出来的,如果说诺贝尔和平奖有政治背景,诺贝尔文学家又常常所托非人的话,那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则相对来说含金量更高,更公平。

从1901年诺贝尔奖项设立至今,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而俄罗斯则屈居瑞典之后位列第九。在十月革命前的十几年时间里,沙皇俄国一共获得了2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虽然苏联的经济与科技蓬勃发展,重大发明源源不断,但是在近40年的时间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反而变成了空白。

反观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获得了人工全合成胰岛素的成功,一时惊艳世界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当时参与胰岛素研究的共有10日,经过国内方面推荐了4位,而诺贝尔科学奖评选规则上明确规定,每项奖一次最多只能推荐3人,迫于无奈最终我们选出钮经义一人作为代表参评,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没有获奖。

以上史实或许难以作为诺贝尔不公平的作证,但相比欧美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想获得诺贝尔奖要比其他国家困难一些。

我国的科研环境有哪些问题?

再来看我们的科研水平,从目前的观点上来看,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科研发展还需要时间。近些年日本接连获得诺奖,主要得益于“播种期”比中国早,事实上日本在2000年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其论文主要完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当时正值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原本就重视科技的日本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科学研究。我国想要迎来诺奖的丰收期,还需要时间。

  • 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估系统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都严重依赖单一的评价标准(论文数量),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科学界频繁爆出论文造假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科研经费投入的问题,虽然我国对研发的投入占GDP的2.15%,超过了欧盟15国平均2.1%的水平,但这些经费有多少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给到了实验室里的学生,这也要打一个问号。

最后,就是态度和格局的问题了。北京交通大学王元丰教授认为,我国科学家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论文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在科学研究领域有了一种“平庸化”思想,不少研究员只关心自己本专业范围内的问题,此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一位留学过日本的北大研究生称:“我在研二的时候去了日本 KEK 的国际直线对撞机部,参与超导加速器的预研。野口修一博士是我当时的导师,他是日本超导加速器的领军人物,ILC 加速器原件部的头。那个时候已经 60 多岁了,每天亲自下到实验室,参与拧螺丝这样的事情。”有这样一批愿意坚守的科学家,难怪日本能频繁获得诺奖。

说到这里,需要肯定的是,我们在智力上是不属于任何民族的,近些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是显著的,但也不可否认,我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些中科院院士、华人诺奖获得者认为我国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赢来诺奖的“丰收季”,至于能否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