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35万亿红利!未来十年必争的6大赛道

银发经济35万亿红利!未来十年必争的6大赛道
2025年03月30日 11:40 振兴乡镇网

老龄化浪潮下的确定性机遇。全球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的转型。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进程尤为迅猛。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还将深化。

然而,老龄化绝非单纯的“社会负担”。正如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言:“老龄化是挑战,更是未被充分开发的商业蓝海。”随着第二波婴儿潮(1962-1973年出生)人群步入退休,中国迎来了一批高学历、高消费力、高数字化接受度的“新老年”。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传统老年群体的3倍以上,家庭总资产高达288万亿元,成为推动银发经济升级的核心力量。

下一个十年,银发经济将是中国最确定的风口之一。这不仅源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更因为需求端的结构性变革——从“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享老”跃迁。如何抓住这一机遇?答案在于深刻理解需求分层、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01、银发经济3.0:从生存保障到品质生活的跨越

1. 需求分层:银发经济的三大阶段

银发经济并非单一市场,而是根据老年人生命周期和健康状态分层的多元生态:

活力释放期(50-65岁):追求延缓衰老、文化体验与社会价值再造。例如,京沪“活力老人”年均出游3次,老年大学报名人数是招生名额的4倍,抖音银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29分钟。

健康管理期(65-75岁):关注慢病防控、安全防护与精神陪伴。华为“家庭健康管家”整合12种智能设备数据,阿里“脑健康AI”筛查阿尔茨海默症准确率达92%。

深度养老期(75岁+):需要医疗护理、尊严维护与临终关怀。某智能“康复机械臂”可替代30%人工护理,服务成本降低40%。

2. 市场规模:从20万亿到35万亿的跃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银发经济单列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更明确提出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

截至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2亿,占总人口22.3%。这个曾被低估的市场,正在经历从"养老刚需"到"品质消费"的跃迁,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已突破8万亿元,预计2035年将达到35万亿元,35万亿市场规模中,国家力推!银发经济6大黄金赛道。

3. 银发经济:产业图谱

银发经济主要围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三种基础模式展开,由此衍生出养老设施、产品、服务等基础领域,以及智慧养老、养老金融、老年文旅等个性化领域。这些领域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银发经济产业的完整生态图谱。

02、如何在银发经济中分一杯羹?

· 方向一:

老年助餐服务

解决“吃饭难”,政策补贴多

· 方向二:

适老化家居改造

居家养老的“安全刚需”

· 方向三:

社区便民服务

家门口的“养老管家”

· 方向四:

老年健康服务

慢性病管理的千亿蓝海

· 方向五:

老年文娱服务

精神需求催生新商机

· 方向六:

养老经纪服务

信息不对称中的“撮合商机”

03、对企业的拓展策略启示

对于企业而言,拓展银发经济市场需要深入了解老年人口的需求和消费特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以下是对企业的具体拓展策略启示:

1. 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企业应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特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掌握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和偏好,为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的提供提供有力支持。

2. 加强产品研发与创新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力度。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出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提高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3. 拓展多元化服务模式

企业应积极拓展多元化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例如,结合智能科技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在线购物服务等;通过线下门店提供面对面的咨询、体验等服务。通过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4. 深化产业链合作与整合

银发经济涉及多个领域和产业链环节,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整合。通过产业链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责编:张强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