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专项规划(2025—2035年)》(沪府〔2025〕12号)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大零号湾是上海目前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强调,大零号湾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及周边区域,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标志着大零号湾迈入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新阶段。
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大零号湾向来走在科创策源前沿,2024年,上海闵行区以大零号湾为核心驱动力的科创生态持续释放活力,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产业爆点,未来智能形成“AI+应用”生态网,大零号湾正在成为上海未来产业引擎地标。
01
大零号湾融资62起
早期融资占82.3%
根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2024年,大零号湾发生融资事件62起,约占闵行区总数47.7%,领跑全区。其中,35起事件披露融资金额,共计约34亿元,披露比例为56.5%。从融资阶段来看,大零号湾早期融资(天使轮与A轮)占比达82.3%,体现其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定位。
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属性突出
82.3%属于早期融资
从融资阶段来看,大零号湾早期融资占比达82.3%,横向对比各园区,该比例在临港为77.8%,在漕河泾为67.1%,张江为53.3%(包括战略融资)。大零号湾聚焦“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早期技术孵化,早期融资占比突出彰显其创新策源功能区战略定位。
02
AI赋能、低空经济领飞
打造未来产业新高地
2024年,大零号湾发生的62起事件中,先进制造以19起事件超过三大先导产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成为投资热度第一,紫竹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孕育更多前沿成果转化落地。三大先导产业中,人工智能完成14起融资,生物医药完成12起,集成电路3起,三大先导产业投资热点均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协同,打造“AI+应用”产业生态网
上游:集成电路赋能,“芯智互驱”实现生态闭环。集成电路融资事件3起,分别为基于深度学习大模型的AOI设备、触觉传感驱动控制芯片以及半导体封装服务企业。甄觉科技是AI算法赋能半导体设备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有效解决检测设备导入速度慢成本高、运行维护难、定制化成本高等痛点;芯空微电子则实现芯片反哺人工智能,驱动控制芯片为人形机器人产业上游,芯片升级推动机器人产品迭代。
中游: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主导,未来智能方向获广泛投资。2024年大零号湾发生的14起人工智能融资中,未来智能方向9起,占比高达64.3%。其中,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7起,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前沿阵地。例如千觉机器人,其创始人马道林是多模态触觉感知领域技术能力最为突出的科学家之一,2021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担任长聘教轨副教授,并创建了操作感知与智能实验室。借力大零号湾的科创资源,千觉机器人进一步壮大公司科研能力,2024年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助推公司产品在工业等多领域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穹彻智能同样属于“交大系”具身智能科创企业,由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策吾与非夕科技创始人王世全联合创办。公司一年内获得三次融资,其中两起融资金额超亿元。
下游:“AI+生物医药”重塑产业创新链。生物医药12起融资事件中,“AI+合成生物”领域占比50%,两大未来产业有机结合,成为资本关注重点赛道。天鹜科技由上海交通大学的精英团队创建,是全球AI蛋白质功能预测与设计领航者,连续获得数千万元、数亿元Pre-A轮融资;途深智合创始人王宇光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同时担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交大分中心)、张江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中心PI,前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科学家,凭借在学术领域多年深耕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一年内融资3次。
先进制造:低空经济全市占比过半,助力未来产业腾飞
紫竹国家高新区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已构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零号湾依托紫竹高新区制造基础,先进制造投资热度以19起位列榜首。
低空经济领飞:低空经济领域6起,占2024年上海eVTOL领域投融资事件数54.5%,大零号湾已成为上海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沃兰特斩获共计约10亿元融资,轮次由A轮进展至B轮。沃兰特也与上海交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公司不仅地理位置与交大只相距一条马路,在系统和驾驶舱研发、飞行验证等领域,双方都在探索合作,近期还有一批交大毕业生加入沃兰特研发团队。目前,闵行区正谋划建设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区,将为沃兰特等低空经济整机企业及区内其他无人机企业,提供起降站、测试、安装、维修及适航等场地设施、服务和应用场景。随着示范区的规划落地,大零号湾作为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将依托科创资源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进一步发展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空间产业。
03
创新策源功能驱动
未来产业加速成链
大零号湾创新策源能力日益突出,形成各类主体广泛聚集、高层次人才支撑的良好创新生态。目前,大零号湾已集聚了上海交大、华东师大2所“985”高校,航天、航空、船舶、核电等10多所科研院所,国家级科研平台达40余家,各级研发机构近500家。除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服务机构等主体外,大零号湾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1500余名,约占全市总量1/4,人才支撑。依托完善的创新网络,大零号湾累计汇聚了硬科技企业4000多家,其中,估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600家。
未来产业当前绝大多数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未来产业重点赛道的企业培育与引进,加速未来产业成链。以未来智能为例,节卡机器人是大零号湾机器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亦是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孵化器孵化最瞩目的成果之一,2024年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在链主企业带领下,大零号湾再孵化上游具身智能与核心零部件企业钛虎机器人,成立仅4年,已研发出业内领先的高性能轻量化关节模组,2024年连续融资数千万元、超亿元。有未来智能“链主引领、创新赋能、上下游协同共振”的示范效应,低空经济也有望成为下一个“范式级”产业赛道。链主企业沃兰特一年内斩获6起融资,发展势头迅猛。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创新网络支撑下,大零号湾将进一步孵化、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助力上海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
大零号湾已成为上海科创策源功能区打造典范,是闵行发展未来产业核心驱动力。随着世界级“科创湾区”的建设推进,以及全市创新格局协同深化,大零号湾将进一步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未来产业成链,持续赋能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