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2500万人口,印度德里GDP只有上海三成,我们赢在哪?

同为2500万人口,印度德里GDP只有上海三成,我们赢在哪?
2021年06月04日 16:01 科学声音

新概念:城市大脑

2021 年 5 月 20 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1]。这一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智慧城市成了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和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都围绕智慧城市这个主题做了主题演讲。在他们的演讲中,都提到了一个很新的词——城市大脑。

我不知道你在第一次听到“城市大脑”这个词时想到了什么?是装满了超级计算机的云计算中心,还是一个算力超群的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反正就是一个大机房。

这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你认为一个强大的计算中心就是城市大脑的全部,那你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城市大脑”这个概念,并不是要给我们的城市安上一个会计算的大脑,而是要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脑。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台设备,都是组成这个大脑的神经元。现在正拿着手机看文章的你,就是“城市大脑”的一个神经元。或许,你看到这里感觉有点儿恐怖,想象自己成了黑客帝国中的奴隶。

现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我给你说一个未来有可能真实发生的故事,你听完之后再判断这个未来是黑暗还是光明。

虚拟故事透视别样未来

2031 年,生活在北京的服装设计师小张要飞去广州参加一个展会。但是为了处理某些突发情况,小张出门晚了。他叫了一辆智能汽车,想要尽快赶到机场,但时间非常非常紧张。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现在拍科幻电影的话,很可能会拍成,小张关闭了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改为手动驾驶,然后一路狂飙,经历了很多次有惊无险的超车之后,终于在最后一刻赶上了飞机。

但是,这在城市大脑看来,是愚蠢的行为。正确的操作是:小张把自己的行程告诉智能汽车,智能汽车经过计算后得出,必须在 35 分钟以内赶到机场,才能赶上飞机。智能汽车评估了当前的路况,然后告诉小张:想要赶上飞机,需要与道路上所有行使的车辆完成一次优先使用权的交易,这大概会产生 500 元左右的额外费用。

小张接受了这张加速行驶的账单后,智能汽车立即与分布在道路上的其他汽车建立起了连接。它们依靠算法,共同协商了一个加速行驶的方案。前方的汽车自动挪出空位,小张的智能汽车立即开始加速,畅通无阻地向着机场的方向开去。

到了机场,所有的绿色通道为小张开启。当小张赶到登机口的时候,其他的乘客们才刚刚完成登机,小张是工作人员等待的最后一名乘客。

小张在飞机上一落座,坐在他身边的一位漂亮姑娘就热情地与他打起了招呼。这可不是什么飞机上的艳遇,而是来自城市大脑的刻意安排。小张已经 30 岁了,虽然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但成家的事儿一直都没有眉目。为了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这一次订购机票的时候,他主动选择了旅行交友速配的服务。他向城市大脑提出了自己的各种要求,如果旅途中有符合要求的其他乘客,就安排坐在一起。

跟小张打招呼的姑娘是时尚栏目的主播小李,她也同样在上飞机前选择了旅行速配服务,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意向配对自己的邻座。城市大脑之所以把小张安排在了小李的旁边,是因为由于工作的关系,小李经常需要时装设计师帮她设计服装,那么单身的服装设计师小张自然就是小李的最佳旅行伙伴。果然,小张和小李在设计上有不少共同语言,一路上他们交谈甚欢。到了目的地,他们愉快地交换了联系方式,看起来他们俩即便不能成为男女朋友,也能成为事业上的伙伴了。

小张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听一个主题叫做智能纺织品的高峰论坛。他想了解服装设计在未来会有哪些新的突破。进入会场后,每一位参会者的手里,都有一个遥控器。会议的主办方告诉他们,这个遥控器可以帮他们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只要按一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演讲中提到的关键资料或者产品样品就会被记录下来。

这个有趣的功能让小张非常兴奋。他听得聚精会神,只要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就会主动按一下遥控器上的按钮。

展会结束的时候,所有小张感兴趣的资料已经被整理成一份电子文件,发到了小张的邮箱里。他希望获得的样品,也已经寄往小张指定的地址,小张回到北京就能收到。这次展会,让小张收获满满。

回顾下:当小张急着赶往机场时,“城市大脑”让许多车辆协作完成了一个任务,这是一次设备与设备的连接。在飞机上,“城市大脑”根据需求匹配了旅伴,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在展会中,“城市大脑”捕捉了参会者的兴趣点,帮他整理了样品和资料,这是人与设备的连接。

城市大脑建设核心:连接

于是,在“城市大脑”建设的过程当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高频词汇,这个词汇就是——连接。与真正的大脑一样,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多,这个大脑就越聪明。

2021 年 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新鲜出炉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人口数已经达到了 9 亿。比起 10 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这个数字增加了 2.36 亿,提高了整整 14 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人口增速明显放缓,但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都在提速。

生活在农村的人想进入城镇,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想去省城,而有志向的年轻人都想去北上广深杭闯荡一番。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选择呢?一个常见的答案是:大城市里有更多的机会。

凭我们的直觉来判断,大城市里的机会多,这听起来就是正确的。但是,大城市里人才济济,竞争肯定也更激烈。而且,大城市里的交通拥堵、住房昂贵、工作忙碌,虽然赚的钱多,但是消费也更高。很多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也确实觉得不如家乡小城更幸福。

那么,未来的城市发展,是应该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呢?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大城市也建设得像小城市一样舒适呢?比如就拿北京来说,是不是可以六环、七环、八环地一直修下去,一直修到城市不再拥挤为止呢?

如果用“城市大脑”和神经元的概念来看待城市的未来发展,扩建大城市的方案恐怕是不行的。因为神经元的密度和数量就是“城市大脑”的关键参数。如果我们把城市扩建得很大,而城市的人数却没有增加,就意味着大脑神经元的密度降低了,这肯定会影响“城市大脑”的运行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北京的人口数没有增加,却单纯地扩大城区,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郊区的房子根本没人住,要么就会导致北京的机会变少。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儿反直觉,但是,这个判断却有着比较严谨的数学推导。

城市越大,反而越拥挤

美国圣达菲研究所有位物理学家,名叫路易斯·贝当古。他也对城市规模和效率的关系很感兴趣。不过,他并没有使用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统计、分析和调查的方法,他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来解释城市的特性[2]。

贝当古最初的城市模型非常简洁,只有城市面积和人口总数这两个参数。他假设城市人口均匀分布在城市中。这样,城市面积越大,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就越远,两个人之间建立连接的成本也就越高。

城市之中的两个人,他们建立连接的成本必须低于双方的收益,这次连接才能发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餐厅,乘车过去吃顿午饭要花上 5 个小时,那无论菜品多好吃,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去。当然,骨灰级的吃货除外。两个人建立连接后,能让双方都有收益,这是一个城市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城市的面积摊得太大了,就会增加两个人之间连接的成本,让城市运行的效率下降。贝当古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计算了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之间的关系。他的结论是:理想的城市模型中,城市面积应当与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比城市面积增加的速度更快。这正是城市越大就越拥挤这个社会现象背后的数学解释。

城市越大反而越拥挤,这个结论初听上去让人绝望,其实也并全不是坏事。城市面积的增长速度比人口增长的速度慢,就意味着越大的城市,单位基础设施能服务的人数越多,人均需要的道路、桥梁、地铁站、加油站就会相应地减少。换句话说,大规模的城市更节约。

但在现实中,并不是越拥挤的城市,运行的效率就越高。比如印度首都德里的人口大约是 2500 多万人,这个人口规模与我国的上海差不多。由于城市面积比较小,德里的人口密度比上海高了足足 4 倍。

根据贝当古的城市模型,德里的城市产出应该比上海更高才对。但实际上,德里的 GDP 却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而已。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总数才是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贝当古的解释是,因为在实际的情况下,连接的成本并不完全由距离决定,它还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像德里这样的城市虽然人口密度大,但是人与人的交流不见得就方便。上海有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还有高效的通讯设施。有些连接也不一定非要人与人见个面才能实现,可能网上聊聊天就解决了。

所以,神经元的数量和密度还不是城市大脑是否强大的全部决定因素,建立连接的成本以及连接的效率也很重要。

对于城市大脑来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总数,才是城市大脑运行效率最根本的指标。建立连接的成本越低,就会促使越多的人或设备产生连接。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水平,则决定了建立连接的难度。

我们可以步行 2 公里,去一家有特色的餐厅吃一顿饭,也可以打开手机 APP,让外卖小哥把做好的美食送货上门。这两种建立连接的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都能产生价值。你步行去餐厅吃饭时,提高连接效率的基础设施是公路、人行道和红绿灯。你定外卖的时候,基础设施就变成了互联网、订餐软件以及与订餐软件事先达成契约的餐馆老板和外卖小哥。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你在朋友圈里点赞的时候,你就与你的朋友完成了一次连接。当你翻开一本网络小说的时候,你就与小说作者完成了一次连接。我们经常用点击量来评估一部网络作品的价值,这其实就是在考核这部作品的作者与读者达成连接的能力。当一位视频博主在屏幕上打出“请一键三连”的时候,实际上是希望你给本次内容的服务打一个好评。

社交的极限并非连接的极限

说到这里,你就会发现,城市与社交网络的作用其实是一致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与人产生连接,它们都是支持人与人发生连接的基础设施。

英国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3]提出过一个邓巴数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社交宽度的上限就是 150。即便是在社交软件里,用户的活跃好友数也没能超过 150 人。

不过,好消息是社交的极限并非连接的极限。城市的作用,恰恰就是在帮助人们突破邓巴数的限制,建立起几乎无限多的连接。这也正是城市诞生的原因。

生活在现代城市,你用不着记住超市老板的名字,也不需要知道上门送货的快递小哥家住何处。你相信 5 分钟后,下一班地铁一定会来;你相信可以方便地退回你不满意的商品;便捷、高效、互信,这些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体现了城市大脑运行与发展的基本规则。

我不能在这么短的文章中为你展示出未来城市的全景图。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随着城市大脑的逐渐成型,我们必然会越来越相信城市中与我们产生连接的陌生人。虽然素不相识,但因为对城市大脑的共同信任,陌生人之间也能快速达成互信。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与设备不断建立更加精准的连接。正是这些连接,让未来的城市在充分的沟通下加速发展。

信源

  1. https://xw.qq.com/amphtml/20210521A02XCH00

  2. DOI:10.1126/Science.1235823 《The Origins of Scaling in Cities》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bin_Dunbar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