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媒体人转行”成为圈中热议话题。原因无外乎“待遇太低,限制太多,遇到瓶颈,陷入疲劳……”
事实上,媒体人转行以后,再回到媒体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如果说,媒体人转行背后,指向的是个人待遇、行业遇冷以及新闻理想向现实的妥协,那么后者指向的则是回归初心、学会自洽以及对新闻理想的坚持。
小鲸聆听了多位“转行后又转回媒体”的朋友的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共鸣、经验与启示。
01
转行,看看“庐山真面目”
记者写稿子,讲究交叉认证。
多位记者告诉小鲸,转行是想去企业验证下,“看看自己的对不对”。
据某TMT媒体分析师老胡分享,“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新闻,毕业以后相继去过新华社旗下某媒体、第一财经日报。我逐渐有了一种疲劳感,觉得自己每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究竟有多大程度契合行业真相?2014年,恰好外部有一个机会找到我,我便离开了媒体,去到了企业。”
据Clara(化名)分享,“我大学本科学的也是新闻学,毕业后只身一人从东北来到上海,成为传说中的‘无冕之王族’,每天吃着30几块钱的麻辣烫,操着千亿商业版图的心。在《东方企业家》杂志工作一年多,我渐渐开始产生怀疑,与企业家的高端对话中,那些对企业战略、产业版图的侃侃而谈,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我向一位主编前辈交流时,他反问我,‘既然你抱有这些疑问,有没有想过不要继续站在桥上看风景,走进企业内部看看,它的筋骨血肉到底是如何生长的。”Clara决心转行。
02
待遇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老胡告诉小鲸,他毅然转行的一大因素,是所谓外部机会是彼时蒸蒸日上、赫赫有名的万达集团。
Clara则是有了一些危机感。“2015年-16年,行业发生了一波停刊潮,国内财经人物杂志的《环球企业家》、《东方企业家》都关掉了,仅剩的《中国企业家》也是靠其他业务支撑营收,当时媒体人都有一种迷茫感,我就感觉要做一些调整。”
某门户网站资深编辑小婷转行则纯粹是出于待遇的考量,她告诉小鲸,当时自己与男友面临在上海“安家”的压力,便辞去杂志编辑工作,成为了一名金融机构的产品经理。
03
走出舒适圈,会有恐惧感吗?
当聊到“走出舒适圈”话题,老胡告诉小鲸,他体感2015年,各行各业都在鼓励人们“打破舒适圈”,媒体亦然。
据他回忆,21世纪10年代以后,中国GDP经济攀升至全球第二,经济氛围一片向上,自己的心气也是。更何况,自己这种出身于农村的“放牛娃”,心态随遇而安。跳槽时,自己并不紧张,反而自信又轻松。
Clara虽然对跳槽感到紧张,但也觉得自己“有后路”,“不适应企业,还可以回到媒体呀,熟悉了行业的运转规律,再回到媒体,写作视角会更全面、更深刻,总归不是坏事。”
04
转出去,要有哪些心理准备?
小鲸根据老胡和Clara的分享,总结了一下在媒体和在企业的区别。
在媒体:变着花样讲不同故事。
在企业:同样的故事变着花样讲。
在媒体:苦思冥想,一个字没敲,抬头一看12点了!
在企业:挥舞键盘,忙老半天,抬头一看才12点!
在媒体:菜鸟记者也能被叫“老师”。
在企业:万般客气对前同事叫“老师”。
“其实各有各的压力,企业的压力来自流程。而媒体的压力来自你主观上对自己的要求。你可以中规中矩写稿子,也可以为了写好稿灵感枯竭,茶不思饭不香。硬要比较的话,在业务熟练的情况下,在媒体压力较小,因为毕竟时间灵活,调整空间大。”老胡说。
05
真转出去了,感觉如何?
“最显著的就是待遇有了显著提升。而且也实现了我进去企业的初心——我知道我平时分析的企业运转的真实面貌了。去之前,我想邀请王健林的话,会让万达的熟人帮忙转达,进到万达以后,发现问这种问题挺傻的。”老胡调侃道。
“我还发现,大型企业的管理比媒体要规范许多,它的高度成熟与规范让我蛮惊讶的。让几万人实现令行即止,权责分明,高速运转,这很不容易,也很值得管理层学习。后来,我还和同行开玩笑说,在万达呆半年以上,做事风格‘达里达气’的。”老胡补充道。
Clara也觉得更接近了企业的全貌。“我所去的是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进去以后,我终于可以掀开帘幔,更真实、更纵深地看到水面下的样子。在内部我摸清了它的核心技术、以及产品、运营、市场,在做竞品调研、政策研究和品牌差异化定位的过程中,我摸熟了整个行业的生态。这是我在媒体时,不曾到达的深度。”
“还有就是我亲眼见识了成功企业家运筹帷幄的背后,也存在着极强的不确定性。不同于以往在论坛峰会上见到的笃定、光鲜、气定神闲,他们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关起门来会熬夜、甚至一根根抽烟,拉着团队一起焦虑明天。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也要问遍各个部门,灵魂拷问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亮点,然后拿着准备好的Briefing Book进行一场精彩表演。不同的是,我从‘看表演的人’变成了‘这场剧目的编剧’。”Clara略带自我调侃地说道。
06
为什么要回到媒体呢?
再次回到媒体,待遇依然是一大因素,待遇背后是行业环境的起落。
据老胡分享,自己从媒体转到万达,之所以可以拿到高薪,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资历过硬,另一方面与彼时对方企业的状态有关——做房地产起家的万达成立网络科技集团,针对这个网络科技集团设置的岗位,薪酬都比较高。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大手笔的扩张,只是一时的盛景。
Clara的遭遇也有类似之处,据她讲述,自己刚从媒体转到企业,正逢“消费金融热潮”,可热潮未能持续很久。
“我27岁那年,在金融机构做品牌公关,已经成为小团队leader,年薪40多万,也算‘社会标准’评价下的‘混的还不错’,但我内心其实是充满挣扎和迷茫的,当时消费金融行业面临24%利率红线压顶,我身在其中,更深知这背后复杂的系统性风险。”
“我决定脱产攻读MBA,真正沉下心思考清楚以后的职业生涯该怎么走,这是我送给自己三十而立的礼物。”Clara笑着回忆,“坦白讲,毕业后也曾在面包和理想中徘徊挣扎过,但还是选择回归媒体,回归初心。”
所有受访者的答案同时指向“适合”与“喜欢”。
老胡说,工作近20年了,审视自己的现状,资历足够多,积蓄不算少,物欲不算高,只问自己一个问题——最喜欢做什么?那答案还是媒体。
Clara也表示,一边是公募基金年薪50万的offer,但只能做一个后台赋能,并且没有着装自由、人身自由,一边是媒体的温饱offer,但可以做一个前中台,通过策划角色把媒体资源产品化,也能把自身积累的金融知识、商业洞察、甲乙方思维贯通,个人价值感也能得到满足。“真正打动我的是一句话,有人对我说,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真正赏识你的领导不容易,我想这就是‘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的道路吧。”Clara调皮一笑,“虽然待遇短暂下降了,但我相信未来在待遇、职级方面,还是会有比较大的空间和可能。”
小婷离开媒体后,成为了项目经理。她的体验是,虽然综合待遇有所提高,但是整个人挫败感比较大。“项目不落地,我就焦虑得难受,不像在媒体,不会有很强的盈利指标,上级、读者还会对你的好稿有回应,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结果被看见,有价值。想来想去,还是开心和自我认同感最重要。”
小婷还表示,未来大概率不会再尝试其他工作。
07
有何建议要分享?
职业自尊认同感与高薪,在心中孰轻孰重?记者们建议大家问问自己的心。
“媒体工作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公共事业性质,这就决定了,其职业自尊认同感会比较高,水门事件为什么能把总统拉下马?因为媒体能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但要接受的是,待遇是有天花板的。”老胡说。
Clara认为,即便打算永远从事媒体,也不妨去企业走一圈。“媒体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当你在一个地方已经‘吸收饱和’,跳出去从新视角继续学习,对媒体之路也是很有益处的。”
小鲸注意到,现《时代周报》记者何珊珊从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又回到记者,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如果真的有疑惑,或对一些职业心生向往,但又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找一些机会去体验一下。体验之后,心里一定会有一个答案。
“不用着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待个一年左右,一方面可以积累资源,也能尽可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上下游环节全流程。一年后再考虑是否转行的问题。也许将来重新回到媒体,这段公司的经历会给你带来一些采访资源和人脉。
不断尝试并在尝试中叩问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要浪费进入某个行业的机会,认真地投入体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记者,作为这个社会的思考探索者,也应该从未停止对自我的探索。就像那句举世闻名的“人啊,认识你自己”。它镌刻在雅典郊外祭奠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那残破斑驳的石柱上,历经千年永在,点燃了光辉灿烂的哲学历程。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