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零售“大整合”?

京东零售“大整合”?
2025年03月21日 09:44 中食财经

京东,似乎要打造一个功能性更强的零售生态。

近日,京东APP首页自营秒送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前几日,京东外卖抛出“缴纳社保”等“诱惑”吸引骑手及商家入驻,愈来愈多流量正在集结于京东APP。

值得关注的是,系列动作后,曾经专注于线上电商业务的京东,似乎想要重写原有电商标签,更加关注线上资源与线下消费者的即时链接等。不过,京东为何要做如此多的调整呢?

01

加速“即时零售”布局

“品质食堂商家招募,全年免佣”、“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前段时间,京东外卖一套组合拳出手,在社交媒体端赚够了眼球。彼时,有媒体报道称,京东外卖从商家、骑手、消费者三方入手,为成就外卖业务进行巨额补助。如商家端免佣、骑手端缴纳社保以及高分成、消费者方面,京东外卖从严格审核入驻商家资质,如入驻需要实体经营店面等条件尽可能保证外卖品质。此外,京东外卖还通过发放大额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在其平台形成点外卖的消费习惯。

在京东“外卖牌”打出不久后,旗下原有产业生鲜业务“七鲜”亦做出调整。京东APP首页自营秒送专区的“京东买菜”入口已更名为“京东七鲜”,使得七鲜与京东线上入口的链接更为紧密。分析人士表示,这标志着京东“即时零售”业务线进一步整合,以应对来自美团、盒马、抖音和叮咚买菜的竞争,同时也是内部提高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在零售业务方面,今日京东亦因“曝京东集团品牌部撤销”登上热搜。据京东内部人士表示外界存在误解,品牌部规模较小,负责公司品牌形象物料的规范和审核等工作,此次并非撤销,而是从一个条线划归到零售业务下,且品牌部之前也有过架构调整(从零售调至集团,此次又调回零售),属于正常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在零售版块出现诸多调整,但与京东即时零售紧密连接的即时运输业务——达达快递在业绩上表现并不如意。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达达总收入96.64亿元,同比下降8.02%;归母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减少4.14%。历史资料显示,自2024年5月起达达已全面并入京东生态,支持由京东小时达及京东到家整合而成的京东秒送业务。目前,京东对达达持股比例已达63.2%。

02

万物到家,

刘强东缔造“零售新帝国”?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外卖业务大力补贴试图吸引多方流量、生鲜业务在京东APP接入更为显眼,同时,负责京东旗下即时零售业务的达达快递仍陷亏损,京东为何要费力做即时零售业务呢?

行业人士直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京东做外卖盯上的是时间颗粒度更细的“即时零售”,补上了这块版图,京东将能够覆盖从日用品到数码、从货架电商到餐饮外卖的全场景生意。

从京东的业绩表现,以及行业环境来看,现在入局,或亦是一个较好时机。

财报显示,京东2024年全年收入为11588亿元人民币,其中第四季度收入为3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京东季度营收再次回到双位数增长。其中,2024年四季度,京东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4.0%,超出同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8%,商品与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此外,从用户和商家生态来看,京东活跃用户数量和购物频次在2024年连续四个季度同比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京东平台的第三方商家数量和订单活跃度显著提升。

从即时零售市场环境来看,如社区团购类生鲜业务已经走过了“激烈价格战”时期。外卖及团购等业务方面,除美团一家独大之外,抖音、饿了么等仍未形成“平分之力”,且业务相对局限。京东若能在其生态较为活跃时,加速零售业务的全领域布局,或是一次强力站位。

此外,众所周知,即时零售的一大考验便是运力。京东多年在前置仓、快递等方面的经验,亦或是其完成业务革新的助力。

不过,亦有人士表示质疑,京东秒送等业务已经布局良久,但成绩并不亮眼,此次京东大手笔投入的实际成果如何并不能早下定论。

如此,从电商业务到“万物到家”,京东能否完成这一历史跨越,刘强东的“零售新帝国”,能否建成呢?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