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大数据服务地贴心舒适的用户们,竟然仿佛在“裸奔”?
近日,关于用户隐私的讨论沸沸扬扬。一方面,“头腾大战”再度打响:抖音先发制人,以受害者姿态指责微信封闭登录端口授权,却被腾讯反杀打脸,列出多条证据直指抖音“搞小动作”盗取微信好友关系链,手段有违商业道德,为人不齿。另一方面,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权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重点关注当前行业中滥用用户隐私等多种违规行为。
无论从行业竞争,还是政策监管层面来看,字节跳动旗下产品皆陷入隐私丑闻的泥沼,今日头条、抖音、多闪等无一幸免,日子着实不太好过。
这一次,今日头条系产品的“年关难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此前埋下的隐患接连爆发。
首当其冲的就是抖音,从上线之初就紧贴微信、微博等社交关系链,寄希望于抓取好友关系,从而推荐相关内容,甚至进一步强化自身社交属性。如今终于被腾讯“当场捉拿”。
从网友分析后台代码来看,抖音似乎正在利用延长cookie周期至10年、标记cookie等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获取用户的微信关系链,甚至连共同好友、二度好友关系也不放过。悄无声息之中,那些你在抖音上看过的土味情话、来了老弟或者其他本并不想被好友得知的小秘密,都有可能被“公开处刑”。
其次,核心产品今日头条App也多次因为隐私问题被投诉。
作为流量大户的今日头条,在2018年年中推出“放心借”业务,却在上线仅两个月后就遭到实名举报,被连发六问质疑该业务涉及虚假宣传、是否持有金融牌照以及无场景借贷法律禁止等问题,引发媒体及监管关注。
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就是“放心借”业务要求用户必须授权通讯录,更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私自改为芝麻信用,涉及窃取用户隐私、私自更改征信等问题,让这项金融业务的合规性大打折扣。
此外,今日头条系新上线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多闪,在亮相之初引起多方关注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质疑声音。“怎样在多闪禁止向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多闪发布的随拍怎么不让别人看到?”“多闪随拍怎么设置仅好友可见?” —— 此类用户提问屡见不鲜。多闪所默认的周围的人、抓取好友关系链等操作,让用户甚至产生一种“登录即裸奔”的感觉。尽管主打社交,但这样有违用户初衷的操作,却是应该被第一时间遏制的。
2018年,中国互联网民首次突破8亿,其中超过98%的人每天用手机上网。调查榜单显示,国人每天花4.2小时在各类App上,其中花费在社交网络类App的时长高达94.3分钟。然而,当沉迷手机、低头族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共性现象时,每个人的隐私也在悄无声息的游走在数据泄露与信息买卖的暗网中。
为何今日头条系产品对用户隐私如此“关心有加”?
这与其自身“流量导向”的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此前所说,中国14亿人口中,已有8亿都是网民,互联网行业凭借人口红利而野蛮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顶着行业、竞争对手、投资人的多方压力,今日头条系产品急需寻找下一个流量增长点与突破口。当增长瓶颈期遇上行业寒冬,私下里的“小动作”便如此蠢蠢欲动了。
但是毫无疑问,这样没有底线的流量获取方式是饮鸩止渴,不仅有违商业道德、扰乱行业秩序,更破坏了用户体验及产品口碑,进一步导致用户流失,一时短视酿成千古恨。
当前,今日头条系的“遮羞布”已被掀起,再又有四部委联合联合发布的《公告》严阵以待。面对这样的局势,今日头条系有必要重新自我审视,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把更多心思放在如何真正打磨产品上,才能尽快走出隐私丑闻的泥沼,挽回用户。一味靠歪门邪道的“小聪明”只会作茧自缚,在衰退期上越陷越深,难以回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