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军迷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这事情得自己找原因

为什么现在军迷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这事情得自己找原因
2024年12月02日 00:07 军武数据库

哈哈,推送过来的标签,简单说说,但可能会伤到一些人的玻璃心。

首先,很多所谓的军迷并不是真正喜欢和熟悉军事知识、武器知识、或者是基本科技的人群,而是爽剧爽文的受众。

这个群体会受到了很多披着军事外衣的“爽剧”自媒体的蛊惑,在认知和认知来源上实际上已经形成闭环。

许多军事题材的作品(包括电视剧、网文和短视频)追求“爽感”,忽略真实的军事知识和逻辑。例如,一些爽剧将战斗力与英雄主义、单兵逆天能力挂钩,或者对复杂的战争场景进行过度简化。这类作品降低了普通观众理解军事的门槛,但也误导了许多人,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军事认知。

为了迎合受众,自媒体倾向于以夸张的标题、情绪化的观点包装内容,甚至用虚假的军事“知识点”制造热点。这些内容看似与军事相关,但实际缺乏深度。例如,故意夸大装备参数、散布未经证实的军事谣言,或者将真实战例扭曲成符合“爽点”的桥段。这种做法固化了伪军迷的认知来源。

伪军迷在被“爽剧”、“自媒体”吸引后,往往缺乏独立学习的动力,只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的阶段。而自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进一步强化用户的兴趣偏好,形成封闭的信息流。这些伪军迷长期在相同的内容池中徘徊,无法接触到更多元、更专业的军事知识。

由于军事知识本身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和逻辑思维,而伪军迷群体习惯了浅显甚至情绪化的内容,因而对真实的军事技术讨论不感兴趣,甚至表现出抗拒心理。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符合自己预设认知的内容,而不是去求证事实。

部分伪军迷的核心驱动力不是对军事装备、技术或历史的兴趣,而是希望在虚构的叙事中找到民族优越感或“吊打对手”的情绪满足。这种情绪导向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对深度知识的兴趣,导致内容消费始终围绕“爽感”展开。

伪军迷的兴起让真正的军事讨论空间被“情绪化”内容占据,导致大量人群对军事的认知停留在错误和片面的层面。这不仅影响了公众对军事领域的整体认知,也让真正专业的军事研究和讨论显得边缘化。

其实原因就是这样,也没什么可讲的。不过,就像“我是秦始皇,给我打钱”这样的骗局一样,这种事情对人群是有过滤性的。这种伪军迷和迷信跳大神的村妇以及相信体验站保健品的老人一样本事是有认知缺陷的。

W君一直觉得、爽文误人、误事,甚至误国,也不觉得一个军事作者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让大家爽,博流量的事情谁都会,但唯诚可以破天下之伪、唯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知道是假你还是去信、不辨真假盲目选择相信、为了自己爽而强迫自己信,其实都是“认知缺陷”。

人如果有了认知缺陷其实就已经脱离了正常人的群体范围,所以“格格不入”就是一些冠以“军迷”的人群所表现出的状态了。

其次,什么叫“军迷”

“军迷”这个词,本意是指对军事领域有浓厚兴趣并深入研究的人群。他们可能关注武器装备的技术参数、战争历史中的战术运用、军事科技的发展趋势,甚至包括战略理论和国际军事动态。

真正的军迷并不是为了追求爽感或者情绪化的满足,而是被军事科技、装备设计、历史战例的复杂性和严谨性所吸引。他们热衷于了解军备的背后逻辑,比如武器设计的物理原理、装备性能的优劣对比,以及如何运用战略战术达到最佳效果。

真正的军迷喜欢研究历史和数据,注重事实而非情绪。比如,讨论装备时,他们会用性能参数、战场实绩来支撑观点,而不是依赖夸张的叙事或“以讹传讹”的流言。

真正的军迷对信息来源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他们会主动查证而非盲目相信,能区分权威资料和虚假宣传,并乐于通过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真正的军迷的知识积累不是停留在表面。他们愿意阅读专业书籍、观看纪录片、参加论坛讨论,甚至学习相关的工程、物理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军事,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竞争之心不可无、贪婪之心不可有、冒险之心不可缺、侥幸之心不可存

最后,这只是W君的情绪而已,就这样吧,不配图片了!革命尚未成功,与诸君共勉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