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类的未来,携手前行还是反目成仇?

机器人与人类的未来,携手前行还是反目成仇?
2020年09月30日 13:37 科技聚集地Plus

今年,“机器人(robot)”这个词,有了一百一十年的历史。191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bai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Robot)”这个词。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看出机器人原本是为了代替人类劳动所出现,但在漫长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设想中却偏离了轨迹,一部分人认为机器人可以更好的代替人类工作;另一部分人认为迟早有一天智能机器人会灭亡人类,到底人类对机器人的态度如何呢?

机器与动物

动物与机器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无感情,因为没有心冰冷被称为机器,因为有感情所以成为动物(自然人也是动物)。在BBC的纪录片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一群猴子不小心“杀死”一只机器猴子,猴子们竟因此而感到十分悲伤,并为这只机器猴子举办了“哀悼仪式”。那么问题来了,连猴子都会对与自己相似的机器猴产生情感,那么人类会是如此吗?

臂阿童木,到美国终结者,再到《星球大战》中的R2-D2,无不对现实中机器人制造商的策划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塑造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形态与功能预期。

机器人的工作

最开始,机器人被研发出来便是为了帮助或代替人类工作,随着机器人的概念在人们脑海中不断深化,机器人研发技术也在逐步发展着,从简单的反复性动作,到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机器人都能够一一胜任。

日本RT公司开发的协作式机器人可以帮助分发盒饭中的鸡块。

ANYmal机器人能去到有放射性或化学污染等人类无法涉足的地区。

机器鱼可以在不惊扰到海洋生物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监测。

恐惧的来源

既然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做如此多的事情,那么会被灭亡的恐惧来自于哪里呢?在人类研发机器人的过程中,总会不断追求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功能至上;另一个极端则是外观高度还原。奇怪的是,在“功能至上”原则下造出的机器人似乎不那么容易被人们排斥,而与人类高度相似的高仿真机器人却会让人产生莫名抵触。

安保机器人SQ-2没有肢体,但可以完成自主巡逻、360度摄像和激光测绘。

早在1921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戏剧作品《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就为之后一个世纪的智能机器梦幻——亦或机器梦魇——设定了基调。剧中的机器人,不论外观还是行动,都与人类相似,承担着人类所有的工作——并在谢幕前,敲响了人类的丧钟。恰恰相反,除非机器与人的相似度足以乱真,否则我们的感受——更多是“恐惧”。

这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来自于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

恐怖谷理论示意图,人类会对带皮肤的仿真机器人好感度跌入最低;但在此后,随着机器人与人类愈发相近时,好感度回升,甚至达到最高。

日本学者森政弘提出:如果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相似性,人类便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但如果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达到更深的特定程度,人类对其正面反应会突然极速下降,它们与人类之间哪怕一丝一毫的差距,在人类看来都会十分扎眼,就好像是看到死尸时所产生的排斥情绪;

而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持续上升——已经几乎无法看出差别时,人们对它们的态度会再次恢复为正面,甚至达到最高,产生通常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移情作用。

纵使恐怖谷理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对一些看起来还不怎么像人的智能机器产生感情了:美军部队会为在战场上炸毁的扫雷机器人举行葬礼;医院里的护士会拿他们的机器人同事逗趣;在心理学实验里,有些人拒绝出卖机器人队友。随着它们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很可能向其倾注更多的爱心和信任——也许还会过度。

在未来机器人是否会起义毁灭人类?问题的答案,只能等到未来才会显现;毕竟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并不是百分百的成熟,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我们就能想到防范未然的办法,科技造就未来,我们要相信科技!而对现在来说无可置疑的是:人工智能的存在,正越来越深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