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条红线重拳治理,自媒体浑水摸鱼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13条红线重拳治理,自媒体浑水摸鱼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2023年07月14日 00:04 易懂才精

“获取关注-收割流量-粉丝上涨-获利变现”,这是大部分自媒体内容生产逻辑,也导致了自媒体内容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如黄色新闻、标题党、谣言、无底线骂战等不断。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对各地网信主管部门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等13项加强自媒体管理的工作要求。这13条新规为自媒体划下红线,能否进一步肃清自媒体舆论环境,拭目以待。

01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打击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自媒体”。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给违规违纪的自媒体以重击。近日,中央网信办再为自媒体划红线,对各地网信主管部门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等13项加强自媒体管理的工作要求。

这13项工作要求包括:严防假冒仿冒行为;强化资质认证展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完善谣言标签功能;规范账号运营行为;明确营利权限开通条件;限制违规行为获利;完善粉丝数量管理措施;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严格违规行为处置;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资讯、社交、直播、短视频、知识问答、论坛社区等类型网站平台均被纳入督导检查范围。

13条新规具体内容

1.严防假冒仿冒行为。网站平台应当强化注册、拟变更账号信息、动态核验环节账号信息审核,有效防止“自媒体”假冒仿冒行为。对账号信息中含有党政军机关、新闻媒体、行政区划名称或标识的,必须人工审核,发现假冒仿冒的,不得提供相关服务。

2.强化资质认证展示。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

3.规范信息来源标注。“自媒体”在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准确标注信息来源,发布时在显著位置展示。使用自行拍摄的图片、视频的,需逐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使用技术生成的图片、视频的,需明确标注系技术生成。引用旧闻旧事的,必须明确说明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4.加强信息真实性管理。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在信息发布页面展示“自媒体”账号名称,不得以匿名用户等代替。“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5.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6.完善谣言标签功能。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领域谣言,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标记谣言标签,在特定谣言搜索呈现页面置顶辟谣信息,运用算法推荐方式提高辟谣信息触达率,提升辟谣效果。

7.规范账号运营行为。网站平台应当严格执行“一人一号、一企两号”账号注册数量规定,严禁个人或企业操纵“自媒体”账号矩阵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应当要求“自媒体”依法依规开展账号运营活动,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不得以防止失联、提前关注、故留悬念等方式,诱导用户关注其他账号,鼓励引导“自媒体”生产高质量信息内容。网站平台应当加强“自媒体”账号信息核验,防止被依法依约关闭的账号重新注册。

8.明确营利权限开通条件。“自媒体”申请开通营利权限的,需3个月内无违规记录。账号主体变更的,自变更之日起3个月内,网站平台应当暂停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营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分成、内容分成、电商带货、直播打赏、文章或短视频赞赏、知识付费、品牌合作等。

9.限制违规行为获利。网站平台对违规“自媒体”采取禁言措施的,应当同步暂停其营利权限,时长为禁言期限的2至3倍。对打造低俗人设、违背公序良俗网红形象,多账号联动蹭炒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恶意营销等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取消或不得赋予其营利权限。网站平台应当定期向网信部门报备限制违规“自媒体”营利权限的有关情况。

10.完善粉丝数量管理措施。“自媒体”因违规行为增加的粉丝数量,网站平台应当及时核实并予以清除。禁言期间“自媒体”不得新增粉丝,历史发文不得在网站平台推荐、榜单等重点环节呈现。对频繁蹭炒社会热点事件博取关注的“自媒体”,永久禁止新增粉丝,情节严重的,清空全量粉丝。网站平台不得提供粉丝数量转移服务。

11.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网站平台应当健全MCN机构管理制度,对MCN机构及其签约账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自媒体”账号主页,以显著方式展示该账号所属MCN机构名称。对于利用签约账号联动炒作、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MCN机构,网站平台应当采取暂停营利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

12.严格违规行为处置。网站平台应当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自媒体”违规行为。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对转发谣言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对未通过资质认证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发布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13.强化典型案例处置曝光。网站平台应当加强违规“自媒体”处置和曝光力度,开设警示教育专栏,定期发布违规“自媒体”典型案例,警示“自媒体”做好自我管理。

各地网信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开展对资讯、社交、直播、短视频、知识问答、论坛社区等类型网站平台的督导检查,督促网站平台严格对照工作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加强“自媒体”管理。

近年的互联网,火爆事件大部分由自媒体“点火”,而自媒体编造网络谣言的事件也频发。自媒体乱象由来已久,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类似虚假信息、恶意抹黑、造谣传谣等行为屡见不鲜,不下狠手、不施重拳,就不能彻底灭杀部分自媒体的嚣张气焰。13条高压线,既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的标准,更有利于斩断自媒体违规获利的渠道,让逐利而来的人因利尽而散。用网友的话来形容:“自媒体浑水摸鱼的好日子到头了!”

02

自媒体从2009年微博上线后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2012年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得自媒体行业的红利开始真正释放。2014年开始平台多元化全渠道推广,近几年直播和短视频的加入让自媒体内容更加多元化。目前,短视频成为自媒体的主要媒介,是当下各社交平台产品运营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四分之一新网民因短视频触网。据《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7770 万,增长率为8.3%,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 94.8%。短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68分钟,遥遥领先于其他应用。市场规模方面,短视频领域2022年市场规模达2928.3亿元,直播领域市场规模为1249.6亿元。“获取关注-收割流量-粉丝上涨-获利变现”是自媒体内容生产和变现的逻辑,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成了草根群体的舞台,也成了部分自媒体吸粉生财的天堂。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有低门槛和高效率的特点,网民良莠不齐,一些短视频自媒体既另类又反常,抄袭模仿、低俗擦边、耸动的谣言、千篇一律的剧本……总会有一些短视频刷不停新三观、底线。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7%的受访者刷到过低俗劣质短视频。版权问题、炫富攀比、内容低俗打“擦边球”被认为是短视频领域最严重的三个问题。

短视频中,信息、观点和广告被杂糅,一些虚假摆拍、以丑为美的短视频也不时出现,一些热点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很难在第一时间被辨别,只能依靠受众用户自行判断。而用户的判断能力高低不一,这一差别的存在,也就让短视频变现行为有了不当操作的空间。这就促使了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无所不用,打造猎奇;无所顾忌,传播低俗。

但因为自媒体行业既有“前景”,也有“钱景”,从业者也就络绎不绝。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职从事“自媒体”的人数达到了370万人,而兼职人数则超过了600万。其中,不懂媒体、无责任意识者混迹其间,为追求流量、打赏等利益而毫无底线,带乱整个自媒体从业环境,造成各种乱象。

03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蓬勃发展,促进了就业,减少了信息鸿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也不能随心所欲。加强自媒体管理的13条新规对自媒体资质认证、经营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斩断违规获利渠道,遏制违规营利行为,让违规行为无利可图。另一方面,自媒体依附平台而生,自媒体的种种行为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平台规则。在平台眼中,流量经济蕴含着无限商机,而获得流量的最直接路径,就是往用户的痛点、爽点上戳,甚至利用人性弱点去推送那些碎片化、娱乐化、情绪化、极端化的内容,因此平台的责任尤为重大。算法也好、流量也罢,本身都没有原罪,只是当其与利益机制绑定,追逐流量的手段就很容易变成不择手段。作为受众的老百姓,提高辨别自媒体内容真实性的能力,才能让信息获取成为真正的自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