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脑″第一股,中国移动2.3亿股押注+年度大模型标王,A股唯一!

机器人″大脑″第一股,中国移动2.3亿股押注+年度大模型标王,A股唯一!
2025年03月19日 19:08 大鹏挖掘

最新逻辑驱动:

英伟达推出GR00T N1模型

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功能模型GR00T N1,并发布了Simulation Frameworks,用于加速机器人开发。

这一技术突破为机器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计划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2025年特斯拉将有几千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工作,正式商业化量产会在2026年开启。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计划将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市场空间。

核心技术突破

人形机器人技术

关键部件研发:多家企业如华为、小米等推出了成本更低、适配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如柔性关节、高性能计算芯片等。

智能化水平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了更复杂的环境感知、行为控制和人机交互。

脑机接口技术

技术融合:脑机接口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为机器人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智能控制能力。

应用场景拓展:脑机接口技术不仅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还开始向消费级市场渗透,如智能家居、娱乐等领域。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减速器、控制器等:国内企业在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中取得显著进展,降低了机器人制造成本,提高了自主可控率。

机器人“大脑”革命,从“钢铁躯壳”到“智能大脑”的范式转移!

机器人“大脑”是机器人的核心,它如同人类的大脑一样,是机器人实现智能化、自主化的关键所在。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日抛出的“机器人本体免费”预言,揭示了行业底层逻辑的颠覆性变革:

短期看硬件:减速器、丝杠等硬件因技术路线未统一,仍是资本追逐焦点;

长期看软件随着硬件标准化,“机器人大脑”(AI算法+控制器)将成为差异化核心,占据价值链70%以上利润;

控制器地位:作为连接“决策脑”与“执行体”的神经中枢,控制器是动作精度、响应速度、环境适应的终极战场,其技术壁垒远超硬件。

机器人市场规模

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规模。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6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22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850.1亿元,服务机器人赛道成长空间巨大。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

相关概念股梳理:

软通动力

软通动力发布了自研的机器人“天璇大模型”,该模型具备多模态感知、自主学习、规划与决策以及情感交互等能力,为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智能“大脑”。

德赛西威

德赛西威的子公司威汇智能承接机器人大脑控制器业务,初步采用英伟达Jetson平台方案,与国产机器人厂商进行合作,为机器人提供高性能的控制器解决方案。

天准科技

天准科技发布了星智001大脑控制器,基于英伟达Jetson Orin平台打造,能够对接多种智能系统,为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震裕科技

震裕科技为机器人提供关键零部件,包括与机器人“大脑”紧密相关的部件,其日产能达到50套,显示出强大的生产能力。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机器人“大脑”第一股,背后成长逻辑很硬!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2、炂纵㞻:菲菲挖题材,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是人形机器人AI算法大模型的领军企业,其超脑平台已赋能众多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头部公司。

被誉为业界“大模型年度标王”,累计中标项目91个,中标金额8.5亿元,远超百度、阿里云、腾讯云等科技巨头。

3、联手华为,推出了我国首个支持万亿参数的大模型算力平台,5年累计投入大模型资金达到130亿。

4、中国移动豪掷2.3亿股重仓,公司第一大股东,中科大重仓7507万股,还吸引了507家机构扎堆。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