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花呗重归主航道

十年:花呗重归主航道
2025年01月06日 10:54 看懂经济

作者:由曦

花呗已经十年了。

十年间,花呗有过高光,也受过批评。它大概是中国消金界收获最多微博热搜的产品。

就像永远会有人认为它不够好一样,你也永远不能忽视花呗团队让这款产品变得更好的努力。

最近,花呗送给了用户们一朵小红花。

用户只需要上传自己拥有的证书等材料,就有可能获得花呗的提额。花呗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小红花”三个字,命名这个功能,希望表达对用户每一份努力的肯定与赞许。

这是十年间花呗持续迭代创新的最新成果。

类似小红花这样的创新,在花呗历史上还有很多,这些创新背后始终含有一条主线,化解花呗作为一款消费金融产品本身的张力。

和所有的消金产品一样,花呗也面临着用户体验与风险管理、产品创新与监管合规、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市场需求与社会责任这几大张力。对于花呗来说,背靠支付宝这样一个巨大流量平台,又放大了这种张力和撕扯。

业务增长的诱惑,让花呗一度也因为想要走的更快,而偏离了最初的航向,但是监管的智慧、市场的呼声和蚂蚁自身的纠错和创新的力量,在这几年间,又让花呗回归主航道,走出了一条更加健康的道路。

总结下来,花呗的健康的发展之路可以拆解成几个维度。从用户角度来看,就是在考虑金融可得性的同时,也关注金融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让花呗的用户既能得到准确的额度,长期来看又不至于过度借贷。从消费者和商家角度来看,就是同时兼顾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做好两边的粘合剂,发挥出消费金融提振消费的功能。从产品角度来看,就是用持续的产品创新,靠金融为民的情怀和先进前沿的技术,引导金融向善。

送你一朵“小红花”

花呗的十年,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既满足用户金融可获得性,同时让需要金融服务的人能够提升个体信贷健康度。

健康度的问题可以拆分为两个维度,一是额度给谁,二是如何给得准。

对于今天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中产来说,他们并不缺少消费信贷的额度,也不存在金融可得性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放到新市民群体,就会发现人们对于低利率普惠金融的需求一直存在。

在小红书上,花呗提额这个话题的热度非常高,今年已经达到了66万条。用户们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其中如何提额占据了大多数,甚至还有迷信误导的说法是,在花呗的主页下许愿就能提升额度。

花呗团队看得见用户的呼声。

最近,花呗应用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让花呗额度首次进入“可互动”时代。用户上传证书,就有机会提升花呗额度。

花呗将第一批“小红花”,送给了职场新人群体。首批支持上传的材料有近20项,主要分为三大类,教师资格证、导游资格证、初级会计等职业类证书,托福证书、雅思证书、多邻国英语测试证书等语言类证书,以及校级、省级、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类证书。

用户在支付宝上搜索“花呗提额”,或进入“花呗-我的额度”页面,就可以上传相应材料,申请额度提升。整个过程可感知、可选择、可管理,因而广受好评,用户也呼吁开放更多的自证材料。

实时化交互式风控的背后,是花呗的风控技术经过十年的发展,从自动化阶段,到智能化阶段,再到如今的实时化交互式阶段,数据实效性从动态到实时,数据属性从强金融属性到弱金融属性,数据来源从被动获取到主动交互。因而能够将用户提交的多元、碎片化的信息,转化成为人群的信用证明。花呗未来还希望用这项技术服务更多的新蓝领、灵活就业群体,有效提升新兴就业群体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普惠性。

额度可互动,意味着花呗在为用户管好油门刹车的同时,把方向盘交给用户,用创新的方式,推动金融健康。

让用户掌握消费管理主动权

“刺激非理性消费”,是花呗面临的舆论争议之一。

事实上,花呗团队曾经想过很多办法。最初,是提示用户理性消费。在用户消费用了几笔之后,会出现“理性消费”这样的提示,结果用户反馈并不好,有的用户就留言说,买早餐时花个五块钱,用得着提醒么?这样的提示反倒让他很恐慌。

花呗还尝试过“一刀切”。业务团队曾决策把18-29岁很多年轻用户额度降到3000元以下。这时骂的人更多了,用户说,辛苦攒下的额度怎么说没就没了,突如其来的降额,还打乱了很多人的资金周转计划。

所以,不管是粗暴的标语,还是简单的提醒,抑或是“一刀切”的降额,都无法显著提升用户健康度。

这时,花呗团队就在思考,能否反其道而行之,与其花呗做用户的教师爷,不如把方向盘交给用户,让用户掌握花呗额度、消费管理的主动权。

于是就有了花呗账单助手这个产品。

这是国内首个适度消费管理工具“账单助手”,其能引导消费者科学管理每月花费,自主调节当月额度上限,并提供细分类目账单分析、动态的大额消费提醒、超支提醒等功能,有效引导用户理性借贷消费。

在杭州从事创意工作的梨子,今年26岁,除了房租之外,日常吃饭、坐车、买小东西,都习惯用花呗来付款,“花了多少钱一目了然”。为了能够攒下旅游基金,她给自己的账单助手设置了每月5000元的理想金额,“虽然偶尔也会超,看到红色的提醒就会紧张起来,要控制一下支出了。

如今,像梨子这样,用账单助手进行自我管理的,已经有超过2.4亿人。有人时不时查看自己的账单进度,有人参与每月账单理性打卡……潜移默化中种下了理性消费的种子。

紧贴实体提振消费

这两年,消费者发现,不管是618、双11,支持花呗分期免息的商品越来越多了。连iphone16发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花呗分期24期免息的优惠。

商家之所以愿意提供,当然是因为消费者喜欢。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谨慎的消费,追求极致性价比的消费变成了主流,消费者会尽可能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消费模式,但是像手机、家电、装修这些相对大额,又长期使用的刚需型商品,消费者更愿意将使用成本摊到更长时间。

艾瑞咨询2023年发布的《分期免息工具价值研究白皮书》调研显示,使用过分期免息的消费者,超9成认为是省钱工具,超6成即便当下可以全额付款,也更倾向于选择分期免息的方式消费。

商家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就以今年双11为例,天猫现货开卖的第一个小时,224个家电家居品牌成交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天。成交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了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外,平台和商家响应政策,加码优惠举措也发挥了作用。数据显示,消费者享受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购买的商品中,60%都能在“国补”之外使用花呗分期免息进行付款,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换新的门槛。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振消费成为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管是高层决策者,还是实体经济的生产厂商和流通渠道,都对促消费寄予厚望,在当下的时局下,消费已经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了拉动经济的主引擎。

以其链接用户和商家的禀赋,花呗分期已经在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逐渐升级为助力商家增长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针对销售链路中的三大关键环节,帮助商家促转化、促增长、提单价。目前,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在华为、荣耀、海尔、小米、杭州口腔等品牌展开应用。

创新,为了做好做优

花呗,自诞生起,就是行业的创新者和探索者。

10年前,消费金融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全国只有4家消费金融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由于缺少场景和风控技术,难以将服务覆盖到更广大的人群,借助淘宝天猫的电商场景以及支付宝的支付工具,花呗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10年后的今天,社会环境和行业变化翻天覆地,消费金融公司已经从4家变成了31家,亦有很多银行涉足了消金业务。对于目前已经覆盖4亿用户、链接超过4000万商家的花呗而言,健康比规模更为重要。

于是,花呗在思考的,不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好做优。如何通过不断的创新,持续响应用户需求、促进金融健康、引导金融向善。

从十岁花呗近期交出的答卷来看,它回到了主航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