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浦发的逻辑

数智化转型:浦发的逻辑
2025年01月06日 10:57 看懂经济

今天,所有银行都在谈论数字化转型,但是真正想清楚怎么做的并不多。

领先的银行,早已摒弃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他们深知,面对客户行为全面数字化的大趋势,系统化的运营思维、体系化的能力构建是不可或缺的。

从2023年年底开始,浦发银行提出了数智化转型战略,对数字化转型做出了系统的通盘考量。

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表示,数字金融的新模式以数据为基础,释放数据的乘数效应,强调服务流程的简化与体验提升,融入各类生态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这是张为忠对数字金融模式的理解,也是对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核心的高度概括。以此为出发点,浦发银行推动了包括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生态在内的“五数”建设。

在12月18日举办的发布会上,浦发银行展示了“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2025这两大APP,两者分别针对普惠金融客户和一般银行客户,是浦发银行“五数建设”的最新成果。

本文,我们不妨从这两款产品开始,介绍一下浦发银行数智化转型的体系化思考与实践。

两个APP

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找好业务的突破口。

浦发银行的选择是普惠金融。

普惠业务由于其小额、分散的特点,与数字化运营的适配性很高。对于那些规模较小、信用记录不完善的小微企业来说,能够通过智能的信用评估体系,快速精准地获批贷款,提升长尾用户的服务质效。与此同时,小额分散的贷款策略在数字化的助力下,能够分散了信贷风险,避免了风险的集中爆发。

但是,“浦惠来了”APP还想要做的更多,其不仅要给客户融资,还要向客户赋能。

传统上,银行的服务模式多以产品为导向,特别在普惠金融领域,往往侧重于贷款等金融服务及内部指标。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转向客户导向是必然的选择。这意味着普惠金融不仅要提供融资支持,更要关注企业的成长服务和综合服务。

因为说到底,银行贷给客户的款,是要收回来的,只有客户自身成长了,才能提高还款能力。

因此,如果从一个客户在银行开户伊始,就能够跟踪全程服务的话,就能发挥银行综合服务的优势,让企业在全生命周期都享受到金融服务。

“浦惠来了”APP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浦惠来了”基于“五芯”服务理念,即“芯贷款、芯交易、芯生态、芯成长、芯陪伴”,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全面、智能且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构建了“公个一体”的用户成长体系,将企业与企业主的需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促进公私联动,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力的提升对普惠金融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数字普惠解决了客观化、标准化的问题,使得银行经营走向线上化、数据化、平台化和生态化,让银行普惠金融经营模式焕发生机。

如果说“浦惠来了”APP是从普惠业务入手的话,那么全面焕新的“手机银行2025”,则将重点放到了提升用户体验

据《2024中国数字银行调查报告》,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进一步上升至88%,手机银行已成为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主渠道之一。

然而,在和市面上主流手机APP对比之后,大部分用户对银行APP的印象,依然是难用,类似的诟病经常见诸报端和网络。

因此,不解决前端体验的问题,后端再强的技术实力也无施展之地。

浦发银行新推出的“手机银行2025”,在用户体验、智能服务和财富陪伴等多个维度上实现了“三个1-0-0”服务升级。“1”是手机银行页面的加载速度达到了秒级,“0”是即时通讯、无障碍视听和同屏辅助等创新模式,让金融服务“零”障碍、“零”距离。

通过简单的数字,浦发银行给自己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下了“军令状”。

四大理念

欲事立,须是心立。

“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2025”是浦发银行数智化转型的阶段性成果,是外显的数字产品。观察浦发银行的数智化转型,也要看转型背后的理念。

发布会上,浦发银行副行长丁蔚介绍了“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据为基、以用户为本,其核心理念聚焦于“智、简、融、惠”四个方面。这不仅是简单的服务升级,更是对数字金融本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智、简、融、惠”四个方面就像四把尺子,衡量与校正着浦发银行数智化转型各种创新实践。

在《Banking on AI | Banking Top 10 Trendsfor 2024》 报告中提到,AI技术正在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到2030年,AI预计将为全球银行业解锁超过1万亿美元的年价值。这意味着,未来的银行业的竞争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数据规模、算力强度以及智能应用的深度。

浦发银行在“智、简、融、惠”四大理念中,将“智”基座放在首位,通过AI(人工智能)+KI(知识智能)战略,实现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质的提升。

具体来讲,浦发银行强化金融基础设施,构建了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的智能底座,实现了企业级拟人化的服务能力。通过精细的算力调度、丰富的算法矩阵、高效的平台建设及深厚的知识工程,为客户提供精准、丰富、高效的数智服务。

例如,智能客服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语言和意图,即时帮助用户查询账户信息、办理贷款申请或咨询理财产品,实现即时互动。

有了“智”做基础,“简、融、惠”这三个理念的推进才更顺畅。

首先是“简”流程。传统的银行服务往往因繁琐的流程让用户感到不便。以开户为例,过去需要填写大量表格并提交各种证明材料,耗时且复杂。浦发银行从用户体验切入,通过对端到端服务流程的解析,构建了多个企业级智能体,如智能问答、智能报告等,从而提升了内部效率和客户体验。

其次“融”生态。银行存量竞争阶段,将金融服务向非金融场景延展,能够增加客户触达及互动,从而解决获客难的问题。业内数据显示,领先的金融机构通过生态获客已占新客户获取的50%以上。浦发银行也将用户服务拓展至“金融+非金融”的多元化生态。

最后是“惠”服务。“惠”是浦发银行数字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浦发银行推出的“惠”系列产品体系,包括“惠抵贷”、“惠闪贷”等,为个人、企业贷款,从数字产品、数字生态、数字基建等三方面重构普惠金融生态,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打破传统服务的成本和效率边界,做到了“面向全用户、贯穿全时域、陪伴全旅程”,让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五数建设

新的时代要求银行具备新的能力。

根据《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FinTech)行业发展洞察报告》,前沿技术应用将成为银行科技投入的核心增长点,预计未来3-5年将以超25%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

所以,未来银行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网点数量、资本多寡的比拼,而是看谁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的做出业务响应。

时代变化是快速而难以把握的,但是银行可以在变化中抓住一些不变的东西。

就像一个人,不管你处在什么时代,儿时受教育所要打造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能力,是一生受用的根基,是你适应任何时代都需要基本的基础能力。

2024年一季度,响应五篇大文章建设数字金融的号召,同时也是因自身转型需要,浦发银行明确提出“数智化”发展战略,打造全行“第二增长曲线”,提出了“五数”建设的要求。

如果把“数智化”发展战略看成是发展目标,那么“五数建设”就是踏上这段征程所必须具备的“德智体美劳”。

所谓“五数”,即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生态。

数字基建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它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实力,打造数据基座,核心目的是构建起强大的算力基座,说个比喻就是人不管做什么都要有知识。

数字产品是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前述“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2025,就是数智化转型的应用实践。产品非常重要,它是营收的来源和服务客户的根基,产品如果做不好,就像一个光有满腹经纶但却找不到用武之地的庸才,徒有一身本领也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数字运营,则是银行在数字化条件下新的运营模式。过去是水泥+电脑,银行员工在网点获客和服务客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银行的获客、活客模式发生了变化,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好坏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构建差异化能力的关键手。就像电脑出现之前,书写是人的核心能力,有了电脑,打字就成了必须。

数字生态,既关系到客户的来源,也关系到客户的服务。它很重要,要理解它很简单,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不交朋友在社会混不下去,银行不交朋友在竞争中难以立足。银行要学会在网络上交朋友。事实上,今天很多银行的客户来源于其他APP,一些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也要依赖生态伙伴的助力。

数字风控对于银行来说,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其是金融生产力工具和核心能力。以前银行风控看抵押,后来银行看“三品三表”,现在看大数据看征信。这就像没有汽车时,马车夫也是司机,但是马车夫是御马而非驾车,当汽车时代来临,马车夫就需要考个驾照。

可以说,“五数”建设从能力维度入手,由表即里,由易到难的涵盖了银行数智化能力建设的核心。

用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的话说,做好了“五数”建设,浦发银行就可以把金融服务由单点扩展到多维,由单时点扩展到全过程,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