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八成智算,撬动数字未来

“东数西算”:八成智算,撬动数字未来
2025年04月28日 20:36 YI蚁客笔记

“东数西算”,是什么?

图片由AI生成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而算力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东数西算” 中的 “数” 指数据,“算” 指算力,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把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简单来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地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2022 年 2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 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 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这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成为国家 “东数西算” 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超八成智算,有多牛?

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 “东数西算” 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 215.5 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的 80.8% 。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 “东数西算” 工程在智能算力布局上的重大成果。

智能算力,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从智能家居、智能驾驶到智能医疗,智能算力为各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大量的传感器数据需要实时处理和分析,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决策,这就离不开强大的智能算力支持;在智能医疗领域,通过对海量医疗影像和病例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而这背后同样依赖于智能算力的支撑。

“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超八成的智算规模,意味着在全国算力布局中,这些枢纽节点已成为智能算力的关键承载地和输出地。它们凭借庞大的智能算力规模,能够更好地满足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引领全国算力发展的新潮流。

智算超八成,带来什么?

如此高比例的智算规模,给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成为推动各领域变革与创新的强大动力。

(一)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互联网、金融、科技等产业繁荣,对算力的需求极为旺盛。然而,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紧张、能源成本较高,大规模建设算力基础设施面临诸多限制。而西部地区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内蒙古的风能、贵州的水电、宁夏的太阳能等,具备发展算力产业的天然优势 。通过 “东数西算” 工程,将东部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了东西部资源的优势互补。

超八成的智算规模,使得西部枢纽节点成为智能算力的关键供应地,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有效缓解了东部算力紧张的局面,促进了全国算力资源的均衡分布,提升了整体算力水平,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京津冀枢纽节点为例,通过与西部枢纽节点的协同,将部分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的人工智能训练任务转移到西部,利用西部的智算资源完成计算,既满足了京津冀地区人工智能企业的算力需求,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目前,“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间 20 毫秒时延圈已基本实现,这意味着在这些节点之间传输和处理数据的延迟极小,用户能够享受到近乎实时的算力服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试点开通的 9 条 “公共传输通道”,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弹性网络服务 。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往往难以构建自己的高性能网络和算力设施。这些公共传输通道和一体化算力网,使他们能够便捷地接入强大的智算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算力服务,用于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

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角度来看,枢纽节点间的高速连接和智算资源的共享,推动了算力网络的互联互通,提升了算力调度效率。当某个地区的算力需求激增时,可以迅速从其他节点调配智算资源,实现算力的高效利用和动态平衡,保障了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业务的稳定运行。 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一家智能医疗企业在进行大规模医疗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时,通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快速调用了西部枢纽节点的智算资源,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助力产业发展与创新

高比例的智算规模,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成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影视渲染领域,以往由于算力不足,一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渲染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高昂成本,限制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而现在,依托 “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的智算资源,如贵州贵安超算中心,为《哪吒 2》《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众多影视作品提供云渲染服务,大幅提升了渲染效率和质量。通过集群算力,能够将单机需 600 年的渲染任务缩短至几个月,部分镜头仅需数小时,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加精美的视觉特效,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发展。

在智能客服领域,智算的强大算力使得人工智能客服能够快速理解和处理大量的用户咨询,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服务,提高了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对海量用户数据的分析,智能客服还能不断优化回答策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促进了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此外,在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领域,“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的智算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未来,走向何方?

展望未来,“东数西算” 工程在智能算力领域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东数西算” 枢纽节点将进一步提升智算规模和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

国家数据局在算力统筹、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协调,推动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 “东数西算” 工程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国家数据局提出,要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协同计算,推动多源异构算力协同发展,促进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 ,为 “东数西算” 工程的深化实施提供了明确方向。同时,在数据流通利用、算力网络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国家数据局也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实现算力、数据、算法的协同应用,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更加坚实的基础设施底座。

“东数西算” 工程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带来的智算规模增长和产业变革效应已初现端倪。在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 “东数西算” 工程的进展,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共同见证我国在数字时代的创新与崛起,为实现数字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