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对话周炜:智能化、全球化是中国创业公司最好的机会

李志刚对话周炜:智能化、全球化是中国创业公司最好的机会
2024年05月29日 10:36 异观财经

近日,“志刚和他的朋友们”系列直播持续进行中,由山海创办人、新经济100人创始人 兼CEO李志刚,对话创世伙伴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炜。

2007年,周炜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加入KPCB,任KPCB中国基金主管合伙人,在10年内实现了35%以上的独角兽命中率。2017年,周炜带领原核心团队创立创世伙伴资本,专注于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及前沿科技领域的早期投资。作为一支专注早期的精选型基金,创世伙伴资本投中多个赛道的第一股,且80%的项目都在早期领投。

2018年,李志刚创办山海营,致力于帮助CEO解决重大战略决策与组织落地问题,实现CEO视野、 格局、能力的多维提升,共同达成商业结果。山海5年,与数十位CEO保持合作,100%存活,最新一期100%盈利。这些年来,李志刚重点关注智能化、全球化赛道,与其合作的CEO不乏这些赛道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

在直播中,李志刚就人工智能发展以及中国公司“出海”带来的创业热门话题,与周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志刚:过去这些年,智能化是我关注的三大核心板块之一。现在中国各行业进入内卷时代,大家卷价格的时候,你如何降本增效?这就是跟智能化有关。另外,我非常看好基于中国本土优势的全球化。周总的重点投资方向是智能化,另一个方向是全球化,所以现在请他谈谈如何看待这两个方向?

周炜:大趋势就是智能化,未来是万物智能的时代,从电动汽车到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后,面临人口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是用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人的机器人。从企业端来说,使用机器人降本增效是重要要素,大量中低端制造必然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我们会保留的是更高端、更精密的制造业,而这类制造业对人的依赖会越来越小。

同时,中国品牌有机会走向全球,电动汽车大家看到了,事实上我们投资的全无人物流体系公司,现在中东、东南亚推进得非常快。

李志刚:能结合你投资的案例来讲一下,中国智能化、全球化的优势所在?

周炜:在中国快速发展了三十多年,产业必定有部分外迁的情景下,我们需要考虑创业者做什么才是最有希望的。我们发现,中国过去40年来积累出的最大优势是,完整的多门类、软硬件结合的生产制造生态环境,能够创造出高科技的终端产品。你无法想象马来西亚或者印尼突然能够系统性出现这样一个生态环境。

我们投资的全无人智能的物流系统公司,包括了几十种机器人,以及对应的管理软件系统。这些需要非常复杂的各种技术的结合。

我们不太担心产业局部外流,你可以让它成为我们外部的生产加工基地。可能有的人会投资一些组件、部件,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谁有能力做出最终的产品来。

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带来的结果是每个创业者都非常努力在别人提供更好服务之前,我先把客户服务得更好。这种逼着自己不停迭代的意识,让大家对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有很强的定义能力。

中国在技术、生产积累的优势,与企业家强大的产品定义能力和迭代能力结合在一起,中国有机会在全球获得极大的市场份额。

李志刚:我为什么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必然走向智能化,第一,高温、高空、剧毒等危险的岗位不适合人干;第二,重复的、枯燥的、反人性的工作,也会被智能化替代;第三,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山海,有CEO的业务是培训工人操作智能化机器的,这是未来的趋势。

周炜:我们坚定认为不依靠中国完整的科技、供应链生态,要实现大量产品的智能化不现实。未来可能在很多产业上会出现的格局是,美国拥有该行业最领先的公司,从第二名到第十名都是中国的公司;另一种可能是,第一名是中国公司,后面也是中国公司。因此,我认为中国创业者必须充分利用好中国优势,走向全球。

李志刚:你如何看待当下的AI技术发展,中国公司有可能在哪些场景上实现AI的商业化落地?

周炜:生成式AI能生成娱乐内容,是其价值链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我看到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动驾驶要突破了。特斯拉坚持使用视觉自动驾驶技术,此前没取得大大突破的原因,在于不能模仿人脑进行推理、判断。sora的出现证明了它有推理能力,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做到像人一样思考。

具体到中国创业者来说,毫无疑问,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大模型。现在的商业应用主要集中在TOC方向,做内容创建的比较多。我的观点是,生产图片、视频未来将成为标配,没有谁能用这个技术做成一个超级公司。

谁能真正在这一波AI浪潮中做出大公司来?我认为还是TO B的方向。提供AI解决方案,跟客户的工作流深度捆绑,能彻底改变它的运营和成本结构。所以,我们倾向于看与产业深入结合的AI公司,拥有独特数据的创业公司。

左:山海创办人、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

右:创世伙伴资本创始合伙人周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