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9月15日—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教育宣传月期间,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金融消保你问我答”系列公益宣传,邀请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关专业人士,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倡导理性消费、价值投资观念,传播金融正能量。u003c/pu003e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便捷,网络诈骗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反诈防诈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
那么,针对青少年的常见诈骗套路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防范呢?重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副总经理罗帅为你解答——
针对青少年的诈骗套路主要有这些:
中奖圈套:犯罪分子往往挑选缺乏判断力的学生,先通过各种渠道发送中奖信息,然后以资金被冻结为由,要求学生转账给自己账号解冻。
游戏圈套:犯罪分子常常以网络游戏装备为切入点,和学生拉近关系,降低学生警惕性,伺机下手。要求学生拿家人手机进行转账。
追星圈套:犯罪分子常常利用中小学生对偶像的好奇、向往,在各种社交平台和视频软件中,投送明星QQ号或者微信号,学生出于好奇心加好友后,对方就会以各种理由哄骗或者威胁被害者。
返利圈套:犯罪分子通过微信、QQ等方式拉学生入群,然后以兼职刷单返利、为短视频点赞、关注公众号获取佣金为诱饵,先小额返利骗取学生信任,后要求学生下载APP充值做任务,再以各种理由拒绝返利,最后拉黑。
青少年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做到“四不要”:
一、不要随意进行网络交友。网络交友要谨慎,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二、不要连接不明Wi-Fi、免费Wi-Fi。未经家长同意,不要随意连接餐厅、网吧等外部Wi-Fi,泄露姓名、年龄、学校或家庭地址、电话和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三、不要在连接不明Wi-Fi的情况下进行网购、网络支付。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四、不要下载个人站点的程序。程序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或者带有木马程序,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并对系统进行病毒扫描。(重庆银行供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