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丨怀远:“老树”如何发“新枝”

安徽向新丨怀远:“老树”如何发“新枝”
2024年06月28日 09:20 金台资讯

人民网记者 周坤

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名副其实的“老树”,作为玻璃深加工设备的制造商,近20年来,它的传统玻璃切割设备市场份额,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

但最近几年,这棵“老树”长出了“新枝”,并且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主干”,支撑起整个“大树”的未来发展。

这个“新枝”是什么呢?

6月26日,记者走进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以“智”促“新”的场景扑面而来。

从切割打码,到分拣理片,再到最后钢化……眼前的智能玻璃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设备,将各种玻璃深加工主要工艺和生产设备组合集成,一气呵成。

“这套设备就是我们的新产品,包含了130项国家专利,实现了国内首创,基本可以做到玻璃加工的无人化操作。”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梅健说。

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那么,传统企业如何“老树”发“新枝”?公司名称中的“科技”一词,道出了企业蝶变的秘密。

八年前,当时企业的传统玻璃切割设备,在国内已是龙头地位,是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是另辟新路打造核心竞争力?

梅健说,当时企业内部也有过犹豫,但在短暂犹豫后,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企业名称从安徽银锐玻璃机械有限公司,改成安徽银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玻璃机械”到“智能科技”,他认为,传统设备的技术壁垒相对有限,如果不发展科技创新,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彼时,智能化已经在各个行业开始广泛运用。梅健一直在思考,玻璃深加工涉及的工序和设备众多,如果能给生产设备安装“大脑”,智能运行,这样不仅节约人力成本,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于是,从2017年开始,企业开始组建研发团队,迈向从未涉足的智能化领域。然而从研究一项技术,到技术落地、最终变现,是一段相对漫长的过程。

“最大的考验,我觉得应该是耐心和包容。”梅健解释说,“有些企业智能化项目一上线就希望立刻看到成效,一旦短期内没有业绩产出,马上就放弃了。然而,智能化转型恰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行动,需要不断规划和投入。”

俯瞰怀远县经济开发区。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通过纵向深耕与横向拓展,在坐了四年“冷板凳”后,第一批智能化生产线设备研发成功,经过实验发现,新产品可以节约劳动力80%,提高30%的工作效率。

产品一经推出,得到了众多客户的一致认可。短短一年,该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了30倍。仅在2023年,就完成了5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

“在以前,传统设备占企业收入的90%,但今年,智能化设备预计占企业收入的70%,未来还将继续增加。”梅健说。

得益于发力智能化生产线设备,这家2005年成立时资产50万元的传统机械设备加工厂,如今成为资产超过2亿元的国内知名玻璃深加工设备供应商。

时至今日,以银锐智能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成为怀远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这其中,不乏众多传统企业,它们经过加大研发投入,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在安徽省大富硕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比亚迪F3汽车生产鼓风机转子的生产线正在检测,这台设备所包含的8台机器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平均每8小时可以生产1000个转子;安徽吉驰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研发打破瓶颈,可以生产130多种规格的不同花纹和系列的雪地胎,成为国内生产雪地胎规格最全、品质最好的厂商之一……

“他们都是立足资源禀赋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进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新的突破。”怀远县科技局副局长宫中利说。

诺博汽车橡塑(安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加工设备。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为了让更多传统企业发出“新枝”,怀远县科技局建立健全研发投入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相关工作推进会议,深入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征集企业技术吸纳合作项目,为企业宣传技术合同登记认定政策。

2023年,怀远县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共上报3.93亿元,规下企业研发投入0.34亿元,科研事业研发投入524万元,合计4.32亿元。此外,今年1—5月,成功登记技术合同总金额达10.77亿元,其中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为165万元。

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科创热土上,企业始终被捧在手心,企业家始终被视为掌上宝,而企业反哺的是不断扩量、提质、赋能。

而这,正是怀远推动工业“老树”发“新枝”的内涵所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