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一次政务革命的数字化预演

双十一,一次政务革命的数字化预演
2019年11月13日 22:59 子弹财经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老师

很多人认为“双11”是一个商业话题,但它更像是一次关于社会资源如何在数字化加持下高效连接和运用的未来预演。

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社会资产的数字化、移动化和可智能配置化,还是关于机器智能、信息安全……“双11”所调用的一切元素,其实都可以适用于我们在社会深层次变革中对于技术体系的验证。

从这个角度来说,“双11”更美好可能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双11”和阿里云,是一对双生子

2009年,还是阿里COO的逍遥子在思考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11月是南方进入深秋,北方进入冬天的日子,消费者需要购买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薄衣、薄被都得换厚的,甚至连拖鞋都得换成棉拖鞋。同时,11月份没有很多大的节日,10月份有黄金周,12月份有圣诞节,都是大的消费节庆类的时点,唯独11月份没有的,所以11月份消费者既有需求又没有大的活动,“所以我们就决定在11月份搞这个事儿”。

这就是关于“双11”诞生的最原始的资料,没有那么炫目的理由,没有那么精美的包装。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第一年“双11”极为寒酸——只有27个品牌参加,做了5200万的销售额,虽然比平日的淘宝商城销量大得多,但也没有过亿。和十年后的2684亿这个数字,看上去无比无比的遥远。

但是,如果站在阿里的后台来看,除了大家看到的结果是热门商品一下就卖断货了之外,深深的忧虑来自于阿里的业务系统已经达到了某个极限。

2009年,在阿里的IT架构中,淘宝和支付宝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 IBM 小型机、Oracle商业数据库以及EMC集中式存储。

对于2009年的阿里来说,这个系统能够提供的支持已经达到某个极限,且不论“双11”这样的大型活动,就拿日常来说,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半之间,服务器的处理器使用率都会飙升到98%,离爆棚就差两个百分点,时刻考验着马云、逍遥子和技术团队每个人的心脏。

这时候支付处理能力仅仅具有百万级,支付宝的架构100%的没有实现云计算,飞天系统还没有命名,标志性的去IOE的OceanBase的应用还要到5年以后……

尽管如此,阿里内部还是第一次出现了“阿里云”这个词,马云主持了如何解决在未来满足淘宝网在计算力方面的主要需求的“大规模数据计算”的路径研讨,“飞天”“云梯”等美好的命名相继出现……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个空架子,用一位互联网大V的话说是:“90%的人认为,没有操作系统、没有芯片、没有数据库等等核心技术的‘商业公司’阿里,是不可能实现这么宏大的计算体系的变革的,那时候,大家认为比较有戏的可能是百度这样的公司。”

“彼时绝没人想到,五年后的那个下午,这两座通向顶峰的云梯会用怎样的姿态占据画面的中心。千军万马雄列两旁,目睹荣耀的火焰和退潮的海水”,一个媒体人这么记载着。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征服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过程中,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目标,都一一被甩到身后。当年高不可攀的每秒10万笔,今天看来不过小菜一碟。

就在今年的“双11”到来前的几天,IDC波澜不惊的公布了一份数据——《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54.2亿美元。从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阿里遥遥领先,份额接近50%,比国内第二名到第五名厂商(腾讯、中国电信、AWS、华为)的份额总和还要多,大幅度甩开对手,并且领先优势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

今天,人们才得以知道,阿里云和“双11”其实是真是一对双生子,他们同时出生、难舍难离,扶持着彼此成长。它们见证了阿里从一家疯狂创造技术需求的商业公司到一个充满底气的向全球输出技术能力的经济技术综合体的转变。

难怪有人说,如果没有“双11”,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要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或许要再多花20年。

数字经济勃兴

其实,“双11”还有个名字,它叫“数字经济”。它是社会资源在数字化2.0的体系下为经济注入根源性发展动力的一次最好的社会实践,它并不是阿里巴巴一家完成的,它涉及的千万百商家、数亿消费者,以及围绕其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讯、安全、社会认知,共同与阿里完成了一次关于数字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精彩预演。

不,说预演恐怕已经不准确的。根据权威部门的说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有关机构测算,近3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年均增长达20%。

另一个来自第三方的数据则显示,未来的3-5年里,整个全球的GDP可能有40%来自于数字化驱动的增长,在亚太地区,由于有中美等数字经济大国的存在,这一比例可能更高达60%。

2019年的9月,阿里云智能总裁行癫(张建锋)在云栖大会期间表示:“阿里云走过十年,一步步走到今天。未来的十年,我认为是整个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阿里云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关键的十年。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数字经济的大时代。阿里云拥有云计算、大数据、智联网、移动协同办公等四大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为客户带来了全方位技术产品和服务。”

业界公认,马云不是技术出身,也不懂具体的技术。

但是,这不妨碍他在9月10日的告别中作出这样的判断:“如果过去的二十年是互联网公司的二十年,那么未来的三十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三十年。”

让政务更有效

也许没有“双11”那么炫目,在今年7月11日,武汉城市峰会期间,武汉、枣阳、荆门等多个城市发布了同阿里巴巴的最新合作。这些合作包括用人工智能改善武汉交通拥堵、降低枣阳黄桃种植成本、提升荆门城市治理和市民服务水平等 。

7月23日,拉萨市人民政府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借助阿里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双方将共建“数字拉萨”,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拉萨和西藏自治区的数字产业建设,共建“数字拉萨创新实验室”,打造全球最高的城市大脑。

还有,在阿里巴巴的老家浙江,人们开始尝试下载一个叫“浙里办”的APP。这个软件的背后,是浙江省多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实现,公安、医保、人社等多部门在阿里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实现了一系列的多事联办——新生儿家属在病床边点点手机,就可以登记办理预少儿医保、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等一系列事项。而除了生育登记以外,公积金提取,医疗服务、交通违法查询、个人网上报税、出入境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浙里办”在线办理。

换句话说,浙江常驻人口的一半已经与政府形成了某种数字协同,40%的事务可以通过415个便民服务模块实现,2700万人正在尝试“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的找政府办事的新体验。

在这些实践中我们看到,阿里云是体系的提供者,但参与赋能的又不只是阿里云,蚂蚁金服、高德、阿里健康等阿里经济体生态都参与其中,整个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能力正在以ai+big data+cloud的形态,以一站式政务服务的模式支持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

而阿里作为平台型科技公司,其基于电商衍生出来的中台架构,注重用户体验的服务能力,应对高并发大流量的自主技术,对数字政府的建设最具有价值,或者说两者最为契合。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研究经理诸葛兰表示:“云计算下半场开启,目前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正迈向新台阶。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云+AI+5G是重要引擎、政企上云正当时、开放共赢的云生态是关键。”

阿里巴巴是中国最早投入研发云计算的公司,通过自研的飞天系统能管理超过10万台服务器的公共云,是中国唯一具有如此技术能力的公司。

2016年,阿里云联合杭州市政府发布了首个城市大脑。如今,城市大脑已在全球23个城市落地,覆盖了交通、城管、文旅、卫健等11个领域。

从某种程度上,云计算经过十年的酝酿,正在进入下半场。如果上半场,它是以炫酷的面目、尖端技术的披挂而耀世登场的话,那仅仅是非常小的一面;而在上半场到下半场的转化中,我们或许会像从20年前开始习惯PC、搜索引擎、互联网和电商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那样,看到云计算在国计民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毕竟,毕达哥拉斯说过:万物皆数。不要总是认为提升政务效能是宏大叙事,它既宏观,又微观,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社会也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可以数字化的系统,它同样适用于数字化2.0时代的某些通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云的十年发展其实正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缩影——从一无所有开始打造,到逐渐积累能力和经验,再到系统化的验证和体系性的部署,它的未来开放又可期。

文中部分配图来自:piqsels,基于CC0协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