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教育OMO: 疫情收入持平上年,资本抄底精锐

争霸教育OMO: 疫情收入持平上年,资本抄底精锐
2020年03月17日 19:41 传习邦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路资金紧急避险,在线教育板块为一大避风港。好未来得益于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得益于新东方在线,股价迭创新高。报表存疑、遭遇做空的跟谁学也走出如虹曲线,股价突破百亿美元。网易有道、新东方在线一向业务“多元”拼盘,巨亏缠身,却也沾上在线“仙气”,涨势惊人。

2019财年H2,换将之后的新东方在线半年内亏损近亿元,股价却偏离基本面,市值一度突破300亿港元。一位大摩分析师警告,如此之多的资金涌向在线教育,正为典型的“泡沫”走势。

投资教育板块的资金基本恒定,逢“在线”必涨,意味着线下机构普遍低估。传习邦发现,一部分“聪明”的资本早已暗中布局,抄底优质的线下教育资产。稳步推进OMO平台化转型的精锐教育便是一只遭遇投机资本错杀、正逐步走向价值重估的市场黑马。

- 01-

抄底进行时:五大股东抄底精锐

K12课外辅导,各大机构表面上同一赛道竞争,实际却处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好未来奥数起家,主打小学数学同步辅导;新东方由出国英语培训向下延伸,凭借低价班“偷袭”好未来得手,在初中学段的同步辅导建立优势。精锐教育则主攻中高考“提分”刚需,由华东一隅走向全国,成为高端一对一绝对领导品牌。

习惯上,好未来、新东方、精锐三巨头以股票代码、公司名缩写为TON,T为好未来(TAL)、O为精锐(ONE)、N为新东方(New Oriental),正为国内K12课外辅导三大细分赛道的三座高山。国内中小学生存量1亿以上,TON三巨头,各有各的底盘,相互之间的竞争远未达到“头对头、眼对眼”的火爆程度。

精锐创办于2008年,由北大、哈佛双料学霸张熙创立。12年时间,精锐的“学习力”提升系统、哈佛案例教学法深入人心,上海地区的市占率罕见地达到30%左右。2018年3月,精锐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高端一对一第一股。2018、2019两个财年,精锐分别录得29亿元、40亿元营收,均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2019财年,精锐归属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134%。

对于资本市场,精锐实际上有两大贡献:一是打破一对一“规模不经济”的魔咒,连续几个财年保持净利润为正,实现规模化、可持续的盈利;一是打破线下教育低增长的“刻板”神话,营收、利润增长皆为教育板块上乘水平。

由于投机资本对于“线下”的偏见,精锐上市以来的股价一直处于被打压状态,无法客观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当然,“聪明”的华尔街投资人实际一刻也未曾放弃精锐这样一只爆发力惊人的潜力股。传习邦了解到,精锐前五大股东均处于坚决持有状态,甚至名列凯雷资本第四大持仓股票。2月底,精锐发行可转债,筹集2500万元巨资,接盘方正为痴心不改的老股东毅恒资本。

- 02-

教育OMO,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教育终极格局

实际上,精锐的股东阵营中,凯雷、毅恒的咖位并非最大,更为大牌的明星股东一为高盛,一为前阿里巴巴CEO卫哲,皆为坚定持有的状态。传习邦发现,新冠疫情发生后,随着精锐全线启动OMO平台化战略,精锐在二级市场日趋活跃,发生多起老股东增持、抄底案例。对照一下新冠疫情之后互联网中概股、教育中概股的走势可以发现,“扛跌”的精锐实际跑赢互联网中概股、教育中概股两大板块。

当然,与“泡沫”状态的在线教育相比,惨遭“错杀”的精锐仍有差距——这说明,教育板块中,“在线”泡沫蓄势凶猛,精锐的价值重估有待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教育”本身的重新定义。

在一般投机资本的眼中,在线教育实际等同于B2C模型。但在传习邦看来,在线教育不仅只是B2C模型,由O2O演化而来的OMO正逐步成为主流化发展,预示着国内在线教育的模式之变。B2C模型之下,跟谁学、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无非是一个在线平台,售卖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实为“教育电商”,本质上是一个流量生意,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流量成本高居不下的潜在危机。

反观国内的电商市场,随着京东、天猫两大平台的崛起,B2C在线之战基本告一段落,流量短缺问题立刻成为全行业瓶颈。京东、天猫的解决之道便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向线下要流量、求发展,开启OMO平台化转型。三年之后,京东、天猫,加上“五环外中国”逆袭成功的拼多多、线下巨头转型而来的苏宁,电商四大天王齐齐变身为“新零售”巨头。新零售,无非是OMO在电商行业的应用。

- 03-

科技驱动精锐全面进入互联网教育3.0时代

受制于云计算、直播技术,国内在线教育一般落后于电商3-5年。电商行业“过时”的B2C模型运用于在线教育,正是如日中天,接连跑出黑马。电商行业集体转型的OMO则“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已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仍以精锐举例——

新冠疫情发生后,精锐线下校区全面停课,课程全面转向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一番紧急动员之后,精锐一共向线上“平移”十多万在读生,留存率高达90%以上,可谓创造一个业界奇迹。传习邦了解到,新冠疫情发生一个半月以来,精锐实现收入在4个亿上下,基本可与全年同期持平。

“奇迹”之所以发生,一是由业务特性决定。相对于好未来的小学同步教学、新东方的初中同步教学,精锐聚焦于更为刚需的中高考一对一辅导,不管新冠肺炎如何猖獗,只要中考、高考如期进行,精锐总也不缺总复习状态的考生用户,用户粘性之强冠于业界。另一方面,精锐未雨绸缪的OMO布局,成功突破疫情黑天鹅的围墙,全面转型成互联网教育公司。

国内K12课外辅导行业,精锐对于高新技术的主动运用,一直可圈可点。实际上,一对一业务在教培行业门槛最高,运营难度最大,主流企业只有大规模运用IT、互联网技术,才有可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运营效率,实现规模化盈利。创办之初,精锐便是第一个引进ERP、第一个实现无纸化办公的教培企业。作为业内IT化程度最高的线下机构,精锐联手微软打造的“学习力提升系统”至今已更新到第11个版本。

2015年,精锐转向在线教育投资,先后投出在线一对一TOP5品牌溢米教育、UUabc少儿英语等一大批在线项目。据传习邦根据相关报表统计,精锐5年来投入在线板块的资金已高达6亿元。

- 04-

线上线下团队融合,精锐在线配置互联网人才

2019年上半年,精锐谋划整合旗下在线资产,启动大规模的3T建设,第一个在业内举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OMO平台化战略,彻底转型为互联网教育公司。2019财年第三、第四季,精锐不惜牺牲短期的报表利润,斥资1.3亿元完成线下12个城市分校的OMO平台化改造。

5年6个亿的在线投入,加上适逢其时的OMO平台化改造,让危机时刻的精锐游刃有余,一方面顺利完成线下十多万在读生平移线上授课,另一方面顺势加大投入,OMO平台化战略轰然加速。

传习邦了解到,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设事业部,精锐在线作为精锐线上业务的唯一出口已在11个城市落地,针对中高考人群量身打造产品和服务。2019财年第三、第四季度,精锐·个性化(一对一)业务正式推出OMO形态的周间在线课程,报表上仅为数千万元的收入量级。疫情发生一个半月,精锐的OMO形态在线业务统一为精锐在线,录得上亿元收入,增长500%以上。

初战告捷之后,精锐进一步加码线上业务,计划以每个财年10个以上推进城市的速度,全面推进OMO互联网教育进程。精锐创始人兼CEO张熙早已明言:2020财年,精锐的OMO形态(精锐在线)收入会以500%的速度增长,全国达到10亿元以上。

为了配合OMO平台化战略的推进,背水一战的精锐不惜重整高管团队,引入来自高盛的资本大拿左鸿刚担任CFO(2019财年第三季度)、来自百度的技术大咖史团委担任CTO(2020财年第一季度),精锐在线的CGO则由出身网易教育的洪菊担纲。高管团队的互联网化,正是精锐OMO平台化战略走向深入的一大标志。

- 05-

精锐两大事业部合并, 完成互联网教育公司转型

甚至,在OMO的大势面前,精锐的线下业务也在悄然发生变阵。进入3月中旬,精锐旗下两大幼小教育品牌——少儿数理思维品牌至慧学堂、少儿英语品牌小小地球悄然合并为一个事业部,进一步发挥内部协同效应。精锐的幼小教育板块占比营收三分之一左右,除了至慧学堂、小小地球两大线下事业部,线上部分早已布局佳学慧、UUabc两大品牌。

佳学慧、UUabc早已纳入精锐在线的统一平台。至慧学堂、小小地球两大事业部合并,正为线下业务转而适应线上业务发展的一大变革。传习邦了解到,即使在肺炎疫情打压最严重的幼小版块,精锐的在线化也取得惊人的进展,至慧学堂“平移”线上教学的转化率同样高达90%,家长满意度高居85%以上。

在传习邦看来,在线教育1.0时代为B2C模型。在经历2019暑期投放大战、2020年新冠疫情两大节点事件,头部平台已然隐现,后起之秀快速冒起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线上流量“分配”完毕之后,下一个流量增长点只可能出现在线下,由OMO平台化企业瓜分。作为K12课外辅导行业第一个OMO平台化转型的巨咖,一度遭遇低估的精锐必然经历一场大规模价值重估。

资本巨头抄底精锐,是不是正是“聪明”之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