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工商银行积极贯彻国家政策要求,赋能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信息系统架构转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支撑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创新供给能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与时俱进,强化架构转型新认识
1.新时代背景对信息系统架构转型提出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更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各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凭借容量大、性能高、扩展易、开放性强等优势,分布式架构成为众多新兴技术和产品的主要选择,亦成为信息系统演进的主要方向。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关部门做出一系列部署安排。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运用‘数据+技术’打造数字化劳动力,实现全价值链、全要素优化配置,培育技术先进、研发敏捷、渠道融合、决策精准、运营高效的创新发展动能”,“稳妥推进信息系统向多节点并行运行、数据分布存储、动态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架构转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型,主要业务系统实现平台化、模块化、服务化,逐步形成对分布式架构的自主开发设计和独立升级能力”,“全面深化数据在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2.新发展需要对信息系统架构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深入贯彻中央和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履行建设强大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推动实施布局现代化、结构多元化、基础生态化、动能数字化、风控智能化“五化转型”,并以“数字化动能”为主线,加快培育和发展工行新质生产力。
伴随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对于信息系统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交易形态更加“小额高频”化。线上渠道业务量占比已成为绝对主体,“小额、高频”特点明显,交易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元旦、春节等高峰时点,业务量更会短时剧增,传统集中式架构难以有效支撑。二是业务形态更加“开放互联”化。跨界生态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与政务、企业、线上生活服务平台等互联互通,支撑各类场景创新,对灵活创新能力、稳定运行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业务内涵更加“数据驱动”化。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如何支撑做好跨条线、跨机构、跨行业数据的融合使用,对信息系统架构体系带来新挑战。
3.新技术生态对信息系统架构转型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技术路线经过多年来不断发展,在业界已经形成较为清晰的格局,专业的信息技术厂商可以提供较为成熟的商业产品,具备功能较为完整、操作较为便捷的配套支撑工具体系,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售后服务支持与保障体系。商业银行作为技术使用单位,可重点专注于与银行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应用系统功能研发。
在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中,各类新兴技术呈现出快速迭代、多元发展的趋势,云计算和分布式等重要领域的多个细分方向,部分方向缺乏成熟的商业产品,配套技术生态尚不健全,不再具备“拿来即用”的条件。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需要来补齐产品短板、补全生态链条,技术研发工作需要向基础技术层面纵深延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奋楫扬帆,开启架构转型新征程
1.加大机制改革和资源投入,打造技术创新强引擎。为学懂、弄通、用好各类新技术,工商银行在金融行业率先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下设数字化银行、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六大实验室,投入人员规模约700人,聚焦云计算、分布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技术领域,前瞻性做好技术研判储备,及早构建企业级的技术支撑能力,为业务系统研发创新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工商银行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在内建立揭榜挂帅工作机制,聚焦转型面临主要技术挑战,发布一系列专项榜单,并提供配套激励安排,鼓励相关团队和骨干人员攻坚克难;向外协同业绩领先厂商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双方强强联合优势,多措并举推动做好技术研究攻关和技术体系建设。
2.兼顾架构转型和业务创新,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工商银行信息系统架构转型并非简单的实施技术迁移和替代,而是把服务业务发展、赋能经营转型作为技术体系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全行“五化转型”战略作为实施牵引,全方位赋能业务转型发展。
工商银行对全行业务体系做了系统性地梳理,创新形成生态级业务架构建模方法,构建语言统一、能力复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坚持以业务架构指导IT架构设计,建设分层解耦、灵活共享、敏捷高效的松耦合应用架构,更有力地支撑业务灵活创新。构建高效、开放的数据服务体系,加大交易型和分析型功能之间的融合联动,创新用数赋智工作方法,增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数智元素。
3.统筹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工商银行综合贯彻落实政策要求、服务业务创新目标、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坚持以数据和技术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构建具有“弹性架构、数智融合、安全可控、云化基建、柔性敏捷”为特征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以更灵活的系统架构、更充沛的算力供给、更强大的智慧赋能,支撑和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工商银行统筹发展与安全,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转型工程分步实施方法。一是先建设技术底座,夯实技术平台基础,再实施应用系统架构转型。二是先实施应用系统解耦,降低耦合风险,再按业务条线分批转型。三是先新旧系统并行,再分批分步实施切换,必要情况下可快速回切,全程服务不停、客户无感,降低切换风险。
服务新发展格局,久久为功,结出架构转型新硕果
1.建成自主可控的企业级技术体系。经过持续多年的技术攻关研发,工商银行已经建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成为支撑持续深化架构转型的重要基石。一是可更好支撑新型联机交易业态的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体系,云平台已纳管超过26万节点和60万余容器,分布式微服务框架承载单日服务调用量超过300亿次,稳定承载包括分布式核心系统在内的多个重要业务系统。云计算和分布式两大技术体系先后荣获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二是可更有力提供数智融合服务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大数据平台数据容量达到400PB,算力总规模达到57.21vCore,在金融行业首家通过信通院数据研发运营一体化(DataOps)能力成熟度最高的3级认证。打造全栈自主可控千亿级AI大模型,构建基于智能中枢的1+X应用范式,获得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三是可高效支撑多种线上交互形态的音视频通讯体系。提供实时通信、同屏、直播、点播、多模态智能分析、增强现实等功能,支撑行业首创“远程专家实时办、远程现场一体化”的网点柜面服务模式,打造远程座席与手机银行相对接的非接触服务新模式。四是构建区块链、物联网、卫星遥感影像识别等一系列新型技术体系,已支撑资金管理、贸易金融、押品管理、贷后管理、网点智能安防等多个创新场景。
2.构建适应新架构的支撑保障体系。工商银行发挥多年技术积累和研发运维场景优势,不断健全重点领域技术生态,做到用好新技术,管好新系统。一是打造更能发挥分布式优势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流水线。创新敏捷研发机制,打通需求挖掘、产品开发、测试、投产、运营和用户行为反馈等各环节,大幅提升了软件研发效能;持续完善配套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提炼总结最佳实践,指导研发测试运维全生命周期各项工作。二是构建基于业务板块的生产运维管理模式。面向不同业务场景划分多个业务板块,逐一梳理交易全链路拓扑视图,聚合系统、网络、应用等各层面运行指标,形成面向业务场景的穿透式监控体系,将运维视角从单个应用延伸至业务场景,有效提升故障发现和定位效率。三是建成本地、同城、异地三级高可用保障体系。加强系统监控、限流、快速隔离等能力建设,实现重点业务场景全链路资源的独立部署,提升系统本地高可用水平。完善同城跨园区快速切换能力,建设开放平台异地灾备体系,按照实战化要求,实现备份系统较长时间接管运行。
3.有力增强赋能业务转型发展的数字化动能。工商银行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生态优势,更好地满足工商银行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需求。一是发挥性能优势,系统处理能力更强。新系统并发处理能力为原系统的3倍以上,坚实保障了“双十一”、春节红包、资本市场活跃等高峰期系统运行平稳。代发工资等批量业务耗时缩短超过40%,日终批量耗时下降近70%,季末结息耗时下降近50%,数据加工时效性大幅提升。二是发挥灵活优势,产品创新效率更高。新系统采用微服务设计理念,支持根据业务需求灵活组装,快速完成产品创新。例如,打造多支付手段智能组合、多支付模式自由选择的全功能“工银e企付”产品,支持现款、票据等多种支付工具以及直接、保留、担保、保证等多种支付方式的灵活组合,便捷嵌入各类外部平台,截至目前已对接平台数超过300家,年交易量超过1300万笔,交易额超过7000亿元。三是发挥智能优势,数智赋能效果更好。深化数据驱动理念落地,推动金融服务升级增效。基于大模型建设覆盖远程银行事前运营、事中辅助和事后质检各环节的数字助手,座席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23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数智化创新应用大赛”荣获综合排名第一。建成反欺诈智能风控模型,基于犯罪嫌疑人的客户画像、交易行为等特征数据,提高对涉案风险账户识别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守牢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通报表扬。建设企业级客户运营平台,构建起覆盖总行分行、线上线下、对公个人客户的企业级客户运营支撑体系,推动全行客户运营体系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
大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架构转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是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工商银行将继续在有关部门指导和社会各界帮助下,持续深化信息系统架构转型,为金融行业科技创新、为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2月上半月刊)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