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一出,华为笑了

苹果AI一出,华为笑了
2024年06月13日 17:18 金角财经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终于显露真容的苹果AI,没有惊喜。

在苹果最新召开的开发者大会(WWDC)上 2024,推出了接入ChatGPT的苹果端侧AI能力Apple Intelligence,该能力可以打通不同应用,实现文书修改、内容概括、AI修图、录音转写等功能,并可通过苹果语音助手Siri调用。

苹果AI问世前,市场上便掀起过多轮围绕“是否能突破安卓阵营的范畴,不与Open AI合作”的讨论,用户的期待值由此拉满。如今看来,不但合作达成了,功能也是近乎复制过来的,创新力度显然低于用户预期。

这导致苹果发布会期间股价一度跌逾2%,成为当日美股“七姐妹”中表现第二差的公司。

但仅过了一天,苹果反弹暴涨。美股6月11日,苹果股价大涨7%,刷新历史新高,市值超越英伟达成为美股第二。

第二天,苹果涨势不减,开盘即涨4%,早盘最高涨近5.3%,刷新盘中历史高位至218.12美元,市值超3.3万亿美元,助力苹果超越微软,盘中重夺美股市值第一宝座。

这无疑打了很多人的脸。一边是发布会让人失望,另一边是股价逆势上涨,不仅是这一次,而是这么多年,都已经成为了苹果的传统手艺。

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苹果,还能赢多久?

拼拼凑凑的苹果AI

对于苹果AI,最有信心的可能只有苹果CEO库克。

在发布会前一个月,他便在电话会议里表示,苹果将在AI领域超越同行、引领行业前进。发布会中,他几乎用了一半时间去介绍AI,并赋予其更高级的概念:超越人工智能的个人智能。

但细看AI功能,苹果病没有做到“超越”,算得上亮眼的功能并不多。

一个是优先通知功能。在其开启状态下,系统会根据通知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比如航班信息会被放在最上方展示,但如何辨别内容的重要程度,苹果并未进一步解释,有媒体猜测是基于使用习惯或软件使用频率进行分配。

这也引发另一种担忧:这会否给广告内容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让后者在踩准排序逻辑后获得更高的显示权限?而用户,则会被迫观看满屏的广告。

另一个是新增通话录音功能,等了十多年,苹果终于把这一“窟窿”补齐了。

查漏补缺,贯穿了整场苹果发布会,其呈现的“新东西”,有许多是同行们早已发布的。

2024年初发布的三星Galaxy S 24便潜入了写作助理功能,可帮助用户将输入的内容润色成制定风格文本,同时能做到录音转文本、撰写总结等,并且在通话期间能进行实时翻译。小米、华为、荣耀、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也陆续将大模型部署在端侧,支持问答、文本创作和阅读理解、AI修图等功能。

如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所述,由于苹果和OpenAI的合作并不具备排他性,且受制于中国市场无法使用ChatGPT,苹果和OpenAI无法深度绑定。此外,装置端大语言模型因iPhone 16的8GB 内存的限制,也注定了苹果AI难超预市场预期。

发布会相关报道的评论区里,甚至有网友调侃:“iOS终于赶上安卓的步伐了。”

吐槽声浪虽盛,但不妨碍苹果股价创新高,华尔街分析师给出了两点最直接的理由:

一是得益于苹果设置的AI机型门槛。目前,仅iPhone 15 Pro以上机型、搭载了M系列芯片的iPad才能体验到AI功能,这可能将刺激一轮大规模的换机需求。

二是苹果通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宣布将回购额外1100亿美元股票,比去年授权的900亿美元增加了22%,成功缓解了市场的担忧。

所以,如今的苹果可能不懂创新,但对人性的拿捏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库克的算盘

业内对苹果的共识是,产品创新归功于乔布斯,商业运营归功于库克。

你可以说库克让苹果失去了灵魂,但不得不承认他也让苹果赚得盆满钵满,而最大的秘诀被亿万果粉通俗地总结为“挤牙膏”。

就像此次通过设置AI的机型门槛来刺激购买,其实是库克时代苹果的老套路了——挤牙膏似地,每一代机型都只搭载一点点新技术。更典型的例子就是这次新增的通话录音功能,在安卓手机上早就习以为常的功能,苹果却花了十多年才补上。

从乔布斯时代到库克时代,苹果手机的风评已发生转变。

提到乔布斯,大家想到是“天才”“偏执狂”,他执掌下的每一代机型,都是一次主宰需求式的革新。

比如,他认为3.5英寸屏幕是最佳尺寸,因此当三星Galaxy 系列等机型的把屏幕越做越大时,苹果手机把小屏幕坚持到2014年。他还要求iPod尺寸不可以比手掌大、iPhone 3G螺丝表面的纹路必须等距。

第一代苹果手机搭载的home键,在手机产业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2007年,全键盘手机掌管市场,消费者的使用心智已训练成熟。乔布斯却觉得,全键盘无法灵活地提供“新按键”,于是推出全屏幕+home键的组合。

伴随这一代的销量爆发,苹果手机从此依靠“打破使用习惯-重建需求”的理念,一步步引领消费电子时代变革。

如果说乔布斯是一个天才的工程师,那么库克更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网上有一个区别两者的经典段子:

当果粉提出需求,乔布斯会说:“不,你不想要,我给你另外的东西。”

而库克会说:“都给你,但需要加钱。”

在库克掌管苹果公司的13年里,业绩与骂声齐飞。

前者指向“人类史上第一家万亿美金市值公司”“第一家两万亿美金市值公司”“第一家三万亿美金市值公司”这些金字招牌;

后者指向“缺乏创新”的弊端。自2011年库克首次主持苹果发布会上,推出仅在iPhone4S基础上简单升级的iPhone5后,“只会吃老本”的质疑声便长年围绕着库克。

美国《赫芬顿邮报》甚至在文章《为什么苹果注定失败》中尖锐地表达了对库克的不认可:“乔布斯的离去,意味着苹果失去了顶级产品支撑,后者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糟糕。”

库克的“挤牙膏更新思维”让果粉再没机会看到类似iMac、iPod、iPhone、iPad那般有着划时代创新意义的产品。苹果甚至一度弱化硬件革新板块,2019年的苹果发布会上,没有推出任何硬件产品,而是推出了四项软件服务产品,分别是Apple News、Apple Arcade、Apple Card、Apple TV+。

如今的苹果公司并非没钱创新,早在2022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公司名单中,苹果便以营收超3000亿美元位列美国本土企业第一名,是第二名福特汽车的两倍;更非缺乏研发人才,其已经挖来谷歌AI高管Giannandrea的团队多年。

因此,不能怪果粉年年骂,库克的心思可能确实不在技术创新上。

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本盘和流畅的生态系统,苹果不再需要干创新这样的苦活累活,只需要稍微更新一下,就算不再引领时代,一样可以碾压友商。

还能躺赢多久

不创新只更新的苹果,已经出现了危险的信号。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荣耀和华为以17%的市场份额并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OPPO则以15.7%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苹果则以15.6%的份额位居第四,同比下滑6.6%。

为了挽救销量,苹果也躬身加入了价格战。今年618大促尚未正式拉开,苹果已在主流手机厂商中率先宣布降价,而且还是号称“史上最大降价”,旗下iPhone 15系列手机降至4000价位段,以价换量意图明显。

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苹果也在节节败退。率先发力AI的三星抢下苹果在多国TOP1的位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公布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以出货量为基准)在74个国家的智能型手机市场中,三星在38个国家排名第一,苹果排名第一的国家只有16个。

而和2023年四季度相比,原本由苹果领先的新加坡、台湾等主要亚洲市场,三星也从苹果手中抢下第一。

苹果对创新的长期忽视,已经让果粉们开始用脚投票。2024年一季报,苹果实现营收907.5亿美元,同比下滑4.3%;实现归母净利润236.4亿美元,同比下滑2.2%。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季度,苹果出货量约1080万台,同比下降6.6%,而华为增幅高达110%、荣耀增幅为13.2%。

2024年才慢悠悠进入AI赛道,让苹果进一步落后同行。在2023年,华为已发布盘古大模型3.0,同时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HarmonyOS 4已接入盘古大模型;雷军透露小米的13亿参数版本自研大模型已在手机端侧跑通;vivo、OPPO分别推出蓝心大模型矩阵(BlueLM)、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搭载大模型的手机也已亮相。

如果说苹果AI最大的杀手锏是其无缝切换的闭源系统,那么,华为的鸿蒙系统也正在步步紧逼,苹果的优势已不再算得上遥遥领先。

而且,基于AI提振业绩是一个长周期行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苹果难依赖AI产业改善现况。供应链调研显示,2024年下半年将发布的iPhone16系列出货量将较2023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下降5%,短期内看不到AI对于营收、利润有显著帮助。

然而相比去年,今年的AI产业已走到分水岭,苹果AI开局就是“地狱难度”。

伴随AI平台访问量停滞、投资者逐渐看清AI初创企业估值虚高的本质,产业已出现第一轮“去泡沫”,资源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4年,估值近300亿的大模型明星企业Stability AI,被爆资金链断裂、正在寻求合并;AI独角兽Adept的领导层,与科技巨头公司就出售或战略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

这些腰部AI遇到的困难,如算力不足、高耗电带来的成本压力等,苹果也难以回避。

就目前来看,其还没有应对方法,比如苹果刚发布的M4的NPU算力为38TOPS,在已公开的主流NPU芯片中,其实是算力最落后的,毕竟高通的算力为45TOPS、英特尔的算力为48TOPS。苹果从谷歌挖来的团队,甚至苦于算力资源不足,不得不使用外部的云服务。

让苹果重回乔布斯时代的高度,早已经是奢望,在商业运营上长袖善舞的库克,能做的可能只是尽量让苹果躺赢再久一点,但这无疑也让苹果继续滑向平庸。

参考资料:

市界《苹果一夜没了4000亿》

雪豹财经社《苹果“听劝”:乔布斯时代的傲慢消失了,自信也消失了》

投中网《AI大模型,正在排队寻求卖身》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