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1日晚上开始,“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的热搜先后登上多个社交媒体热搜,而且热度还在持续。
说起来还有点戏剧性,当日18:43,北京网友阴先生在小红书发布了标题为「东哥为我送外卖」的笔记,称接到了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言语间满是荣幸之情,还配上了“千亿总裁服务照”,合影中,刘强东手持外卖餐盒。

在随后的采访中他表示由于下雨不太想做饭,又刷到了京东的官方发文,出于好奇、支持心理点了京东外卖。出门取外卖时,门口站了三个外卖员,其中两个穿着外卖服。
“一开始没认出来,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是刘强东”,确认身份后,刘强东双手将外卖递了过来,并表示用餐愉快。
02.
此后,不止一位网友发布了不同视角偶遇「外卖员刘强东」的视频,视频中,刘强东身穿红色工服,骑着灰色小摩托,穿梭在雨后的亦庄街道上。

两小时后,京东官方回应刘强东送外卖属实,瞬间引发了更大的关注浪潮,“京东外卖崩了”的热搜也顺势冲上了各大社交媒体头条。
更晚些时候,一些“刘强东请外卖骑手吃火锅”的视频照片在网上流出,标志性银发、笑容随和,和外卖骑手们围坐在一起,还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丝毫没有千亿总裁的架子。

不少网友感慨:10年前送快递,10年后送外卖,刘强东还是一如既往的接地气。
03.
今天,且不论京东美团如何爱恨纠葛,单从社会和商业视角来看,企业家亲自下场PK打口水战,证明某种环境好多了。
宏观层面来看,十年前百团大战后,外卖行业形成了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格局,规则、模式、服务固化,市场和消费者都期待搅局的“鲶鱼”重塑行业生态。
从微观表现看,像这种级别的撕逼已经好久没见了,上次见还是在上次。互撕本来就是互联网江湖的常态,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变成了当年乌镇「最后的酒局」中坐在Pony MA左右满含笑意的刘强东和王兴。

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口水仗,人间值得。
04.
表面上看,刘强东送外卖只是一次偶然的营销事件,但如果细数过去两个月内美团京东的六回合大战,你会发现,这个主动权是始终被京东握在手里的,美团几乎是属于被拖着走、吊着打的一方。
当然这不是咱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重点是,两个月的铺垫,为什么偏偏在刘强东去用户家里送外卖的这一刻,集中爆发了?
答案藏在刘强东的商业基因里。上一代大佬,都是身经百战的,个个深谙此道,对公关、舆论、话题、热搜、人性、媒体的掌控感,刻在肌肉记忆里。
这种宝贵的"IP手感",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隐忍蓄势,什么时候该雷霆一击。别看现在的网红雷军创始人营销玩的多么娴熟,在上个周期里他也只能勉强跻身第二阵营。
05.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事件中刘强东展现出的"反差萌":千亿总裁冒雨送外卖、和骑手们围坐吃火锅。这种强烈的人设反差,恰恰是当代传播最有效的"爆点公式"。
不可否认,千亿大佬和普通民众之间是存在代际鸿沟的,虽然偶尔能因限定时间有所拉近,但大部分时候是疏离遥远的。
而刘强东不一样,他76个鸡蛋和500块钱上大学的草根励志故事让网友最最难忘,从宿迁农村走出来的他,天然具备"接地气"的基因。
这种反差是普通企业家学不来。
06.
严格来说,在成为「外卖员刘强东」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没有离开过核心业务,但作为企业一号位,刘强东的战略决策始终是欠些火候的。
前两年,刘强东在迪拜遥控,各种决策让京东走过一些弯路。比如在低价战略上的摇摆不定,2022年面对拼多多的凶猛攻势时,京东曾试图跟进低价策略,却又在执行过程中束手束脚;2023年重启"百亿补贴"时,又因为顾虑利润而错失最佳时机。
这些决策失误,本质上都是因为一号位没有真正深入前线,未能切身感受到市场水温的变化。
人一回到国内,状态立马找回来了,手感急速升温,年后的这段密集调度,堪称教科书般,攻势凌厉狠稳准,招招见血。
07.
事件24小时内,话题#刘强东送外卖#阅读量突破10亿,京东外卖搜索量暴增470%,京东物流“靠谱”标签搜索指数提升220%。网上流传说法,此次事件营销成本约200元,也就是衣服+头盔的硬成本,ROI高达1:500000,远远超过传统广告效果。
按照这个曝光量级看,相当于京东市场部没花一分钱买了1000个黄金时段广告位,这还不算自来水流量。
看到这,如果你还认为"刘强东送外卖"仅仅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战,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是一个公关牵引业务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天都在根据市场反馈,对押注的筹码进行调整,初始也许就是个口水战,但干着干着势能起来了,真梭哈也是大概率事件。
一号位入局营销本质:打赢商战,而不是口水战,他能调动的资源和决策效率,根本不是公关VP和业务VP能对比的,兴哥不下场,这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只能被动防守。
08.
回到做外卖这件事儿,京东还是有机会的。
为什么?判断有二。
其一,从早期与当当的图书大战,到与苏宁的"史上最惨烈价格战",再到与天猫的电商平台之争,京东都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出来的。能在如此复杂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一度有机会成为"中国版亚马逊"的企业,其战斗力和适应力绝对不容小觑。
其次,京东本身就发家于快递物流,有干「脏苦累重」活基因的,这是它「多快好省」的基石。有这样的基因在,不怕做不成任何事。
更关键的是,京东做外卖的战略意图不是简单的业务扩张,而是对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卡位。通过外卖这个高频入口,京东可以快速打通从商品到服务的闭环,构建更完整的消费生态。
09.
京东太需要打赢一场新的战役,选对战场和选准对手,就赢一半了。目前来看,对内可以练兵,对外可以攻防,对二级市场有交代,对民众有实际价值,没理由不干。
根据美团最新财报数据,2024年美团全年实现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其中,外卖业务虽然仍是核心收入来源,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单均利润持续承压,平台与商户、消费者、骑手三方的矛盾日益凸显。
此时京东入局,显得恰逢其时。外界常常低估了一点:外卖本质上就是即时物流的终极形态。而物流,恰恰是京东最深厚的护城河。
所以说,"天下苦美团久矣"的市场情绪,只是给了京东一个绝佳的切入时机。只要入局,就是对行业的大利好。
10.
这一轮外卖大战,口水攻防很扎眼,牵引不少注意力,但其实这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消费者的用手指投票才是关键。
终局,个人对红骑士超过蓝骑士,是有信心的。
最后,私心希望刘强东的“复出”,能带动更多商业大佬重新站到台前,回归公众视野。
真的挺怀念那个企业家们畅所欲言、金句频出的时候。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