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的穿墙术

钉钉的穿墙术
2021年01月15日 22:37 字母榜

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巨头,开始遭遇同一个效率难题:蓝色巨人IBM苦苦挣扎于市场压力和管理结构所带来的矛盾冲突,汽车大王福特发出感慨“我明明雇了一双手,但却来了一个人。”

一堵堵看不见的“部门墙”,竖在了企业高管的办公桌上。

1993年,郭士纳从前任埃克斯手中接过IBM,通过实行“一个IBM”方针,精简重组部门结构,在1994年底完成了扭亏为盈壮举,获得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盈利30亿美元,砸掉部门墙,让“大象实现跳舞”的郭士纳被冠上了“铁血宰相”之称。

IBM的故事还没完。到2003年9月,IBM成立了一个独立部门——全球随需应变部,籍此来打破原有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有效协调各自为政的部门,真正以一个完整的IBM的形象来面对客户。一个全新的IOE数字化服务时代由此展开。

IBM浴火重生的传奇,令任正非大为震撼,华为成为其忠诚学徒,重金聘请IBM顾问,对华为进行彻底流程管理改造。

“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在2009年初一次内部会议上,任正非表示砸掉部门墙的关键就是破除官僚主义,清理流程的控制点,大胆授权,让前线员工参与决策,让机关干部深入前线了解情况,以减少前后方的沟通成本。

也是在这一年,顶着一片不理解的声音,王坚大呼云计算概念,阿里云开始诞生。

王坚

管理学者陈春花在《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一书中写到:互联网世界有两个特点:一是个体自我独立,二是万物互联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能量可以得到足够的释放,同时要完成目标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结合在一起。协同的人越多,效率就可以实现,协同一致包括组织内部人员的协同,还包括与组织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协同。

2015年兴起的SaaS热潮,成为中国互联网打破一切边界的第一次尝试:从企业内部的部门壁垒,到企业级端到端的流程优化。

定位协同办公的钉钉在这股风潮下被创立出来。经历5个版本的迭代,至2020年12月31日,钉钉已经服务4亿用户、1700万企业组织。

在1月14日发布的钉钉6.0版本中,基于IM的协同办公平台定位开始向“企业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进化,更加“聚焦降低组织和业务数字化门槛”,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如此表示。

A

企业间的部门墙包括两种形式: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部门之墙和员工之间的员工之墙。部门之墙所带来的部门本位主义,与员工之墙所产生的个人本位主义,在阻碍信息传递之余,导致企业越来越像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

这种“疾病”不仅绊倒过IBM这样的西方大象,大洋另一边的中国企业也深有同感。有记者就曾经问海尔总裁张瑞敏:“如果你见到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CEO,被誉为全球最伟大CEO之一),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他答道:“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使大企业能像小企业一样灵活?”

韦尔奇在给通用电气制定的卓越管理理念中,无边界管理就是最有成效的一个。他有一句名言“工作在最前线的员工比任何其他人更了解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

为了追求张瑞敏渴望的灵活和高效,中国企业纷纷启动数字化进程,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国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起步期,求教于国外大型软件服务商,其中以IBM、Oracle、EMC等为代表,引进ERP、CRM等流程管理套装。但它们有着紧耦合、不自主、难运维的缺陷,且实施周期动辄以年计,成本代价昂贵。

第二阶段是SaaS软件服务时代。2015年被业内认为是中国SaaS元年。当时的市场环境、技术发展以及政策引导都在逐步成熟:传统行业开始大范围拥抱互联网化;中国云计算也在加快落地,包括带宽等技术成本的下降;互联网+、两化融合(产业化+信息化)相继出台,国家层面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协作型转变。

SaaS服务大幅降低了软件使用门槛,但不同服务商之间的SaaS应用,却又带来了数据孤岛、难定制、难互通的新问题。

第三阶段是基于云的PaaS化/IaaS化时代,软硬件均可被SaaS化。通过业务上云和数据上云,数据互联互通难题被打破,在数据流转过程中,钉钉起到了中间连接平台的作用。但如何解决千行百业的个性化需求,又成为摆在SaaS服务商面前的新难题。

这一次钉钉6.0新增的定位“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就是为此而生。在“云钉一体”战略之下,通过低代码开发方式,让真正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开发需求。

中国数字化办公,从技术转变、平台转变,开始进入开发模式转变的新阶段。

B

从手工化办公走到自动化办公,从非结构流程到结构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还有哪些需要提效的环节?

钉钉给出的答案是“从盯人转向盯事”。

钉钉协同办公产品负责人齐俊元告诉字母榜:“过去,许多组织沟通协作往往以部门制、审批流为中心,但工作却是打破组织边界的,跨组织协作是工作的常态。”

钉钉最新6.0版提出“以事情为中心”的协作理念,以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打破部门壁垒。

历史上因跨部门协作不力,而导致企业陷入生死危机的例子比比皆是。索尼就曾为此摔倒。盛田昭夫时代,索尼通过并购哥伦比亚、米高梅和联艺,以及贝塔斯曼音乐公司和百代的全部音乐版权业务,成长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和音乐公司。

20世纪末,数字播放技术逐渐成熟。包括索尼、苹果在内的企业开始着手制造一款音乐播放器来取代传统的唱片模式。但当年的索尼唱片部门还依然处于辉煌时代,依然是索尼财报中的营收大头。

毫无悬念,在公司内部讨论会上,失去盛田昭夫的索尼各自为战,唱片公司凭借自身高昂的营收能力,断然否决了技术部门想要研发音乐播放器的构想,直斥其为“捣乱行径”。

2001年,苹果推出第一代音乐播放器iPod,籍此一炮而红。唱片公司很快被市场抛弃,索尼不得不赶紧上马MP3项目,但为时已晚。

2002年财报披露出巨额亏损消息后,风光一时的索尼开始陷入倒闭危机的舆论漩涡,“索尼倒闭”更是成为延续多年的网络梗。

《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索尼的核心问题在于,许多让索尼手足无措的新兴产品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如硬件、软件、内容及服务。这些技术在索尼内部都是受到严密保护的,而要让部门一起合作获取跨领域的成果非常难。”

围绕“以事为中心”的协作理念,钉钉发布了包含目标、项目、待办、日志、日历、邮箱、文档、知识库、审批、表单等十项产品在内的协同办公套件,覆盖目标制定、同步进展、共享资料、创作内容、沉淀成果、固化工作流程等六个核心协作场景,希望籍此解决跨组织协同难题。其中,引入整合Teambition的项目、目标、待办等产品能力,是一大亮点。

Teambition的产品调性,此前在业界、用户中广受推崇。喜马拉雅CTO陆栋栋在使用感受中写到:“引入 Teambition 之前,庞大的业务线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步履蹒跚。Teambition 的敏捷研发模板和工作流程让几十条业务线、几千名员工能够协同办公、高效工作,它让研发团队提高的效能远超我们的预期,使业务更快速稳健地成长。”

从钉钉2.0首次集成流程审批功能,到钉钉6.0重塑流程模式,新钉钉的更大意图,在尝试改变信息分发规则:在以事为中心之上,将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序,利用不同权重重新厘定推荐规则,进一步提高项目处理效率。如围绕“待办”事情的所有信息,钉钉自动聚合,参与该项目的所有员工,都能聚焦于某事展开沟通,都能看到当前优先处理事项的列表详情,不受聊天信息流打扰。

C

随着协同办公越来越融入企业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业务开发需求也将随之浮现。从组织数字化向业务数字化深入。

咨询公司Gartner数据显示,2021年对于应用开发的需求将达到所有IT公司开发能力的5倍。这是企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之后,共同面对的一个尴尬局面,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远远超过IT开发能力,他们需要完成的项目似乎永无止境。

面对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张建锋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低代码、无代码开发。

“因为每个公司的制度、每个公司的系统都不一样,很难采购一个软件满足所有的需求,”张建锋认为,这个需求的完成必然由两部分人携手:一部分是合作伙伴(传统的咨询业、开发业、专业领域的服务商),另一部分将是企业内部的IT开发部门。

在钉钉力推的低代码开发工具“宜搭”“氚云”“简道云”“轻流”的帮助之下,以前承担运维服务的IT开发部门,将可能转变成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主要开发部门。

以阿里巴巴为例,过去3年,通过宜搭构建了12700个应用,其中绝大部分是由HR、财务等不具备开发经验的岗位员工搭建,最常用的语言不再是高深的“PHP”,而是简单的“拖拉拽”。这些应用通过钉钉集成后,形成了支撑阿里巴巴十几万人的工作平台。

“未来的软件开发一定是碎片化的,低代码开发将是2021年的行业关键词。”张建锋判断。在整个云智能体系中,钉钉上连企业业务应用,下连IT基础设施。“钉钉将把开发能力转移给最终用户,让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色都可以随手将身边的工作数字化。”

数字化不再只是企业的事,也不再只是IT、信息化部门的事。“每个人都成了数字化的主力军。”蒙牛集团IT总监郑炯介绍,“原本采购一套审计系统需要花100万元,现在用宜搭几乎0成本开发出来。目前公司搭建宜搭应用100多项,替代大批采购IT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个性化需求被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又将反过来促进协同办公效率的提升。企业数字化变革,不仅仅在于应用HRM、CRM等流程审批系统,还需要一个思维转变。“政府现在最大的转变就是以事情为中心,比如‘出生’这件事,不需要去找各个部门,只要把材料一提,后面各个部门分头处理完汇总就行了,企业也是一样。”张建锋总结到。

不过在阿里云重构中国软件开发生态的道路上,还有其他虎视眈眈的对手。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就已经开始关注可视化编程,即只通过图形化的拖拽操作建立应用程序,不需要代码专业知识。

Gartner在2020年9月发布的低代码应用开发魔力象限报告中指出,到2023年,预计将有50%的大中型企业采用低代码平台作为其战略应用平台之一。同时到2024年,全球将有65%的应用程序都将涉及低代码开发。

全球软件巨头Salesforce以270亿美元天价收购Slack后,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在对外公开表态中评价称:“这堪称天作之合。Salesforce和Slack将共同塑造企业软件的未来,将改变所有人在完全数字化、随处办公的世界中工作的方式。”

Salesforce之外,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全球云服务佼佼者,也都在低代码平台上布局多年。

为了扩建生态,钉钉推出“繁星计划”,希望通过用户自建和开发者大赛的方式,3年内帮助企业在钉钉上打造1000万个应用。目前AppStore的应用量维持在500万左右。

如何跨过1000万的里程碑?这是“让云从IT的价值真正变成数字生产力”过程中,钉钉需要闯过的第一重关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