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拍照时代,一个科技品牌的影像文化探索

全民拍照时代,一个科技品牌的影像文化探索
2020年10月23日 23:21 时光的情感

“一部手机,让我离星空越来越近。”冰河表示。

这是由vivo拍摄的纪录片《星空&奇遇》中的场景。6名对星空有着同样执念的青年,7天6夜,横跨3省,用vivo X50展开了一场独特的“追星”之旅。亿万光年的故事在荧幕上娓娓道来之时,也印证着手机正逐渐走入主舞台,承载起“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使命。

9月7日,北京,“vivo影像+”发布会上,“星空模式”影像功能在vivo X50上解锁。点击拍照按钮即可清晰地收揽整片星空。“每个人都能随手拍星星”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而这仅仅是vivo影像长赛道战略下的冰山一角。通过三年来的深刻洞察与探究,vivo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影像不仅只是记录,更是用户追求审美表达的长期诉求。由此,持续而广泛地布局与深耕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vivo正不遗余力地“加码”研发,与创作者同行。

决胜影像技术长赛道

“短赛道能快速满足消费者的某个需求,也或能在短期盈利,但有天花板。而长赛道需要长期洞察消费者需求,去持续投入。”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出于塑造更极致产品和体验的理念,以及对自身品牌清晰的认知与自信,vivo很早就定位了“长赛道”之路。从影像、设计、系统到性能,四驾马车正“并驾齐驱”,行驶在技术革新的路上,匹配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影像,一直是我们的品牌基因,”在聊到如何理解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时,vivo品牌总经理张琳进一步诠释到,“时代一直在变,但用户通过影像去表达美以及追求愉悦感受的过程,始终没有变。因此,我们长期坚持提供独特的影像综合体验,这也将逐渐成为vivo为用户呈现的核心差异化服务之一。”

从升降式摄像头,防抖微云台,到最符合人眼视觉50mm焦段的专业人像摄像头,再到“超级月亮模式”,“星空模式”,层出不穷的“爆款”黑科技,不仅颠覆了消费者对手机影像极限的认知,也见证了“量变”到“质变”的耕耘成果,还承载着技术造福社会、“国产制胜”等更多深层期待。

而这背后也是一盘庞大的、星罗密布的“棋局”。从2016年起的3年多时间内,vivo影像开发团队一共走访了55座城镇,累计开展100多场民族志研究、数千场深度访谈,逐渐从普通人、专业摄影师到导演等超10,000名不同群体的口中,建立起一套清晰的消费者认知。

同时,团队也意识到,原始的消费者认知并不能指导技术开发,于是便有了一个由专业摄影师与图像编辑师组成的超700人的研发团队。他们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吸收、转化大众诉求,以打造“最懂消费者的产品”。在此过程中,vivo也洞察到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他们正在帮助消费者做取舍,并秉承“科技不复杂”、“产品不乏味”、“用户会心动”的理念,形成差异化品牌优势。

长赛道的布局也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更长的投入回报线。不过对此,vivo管理层表示了充足信心:“长赛道的创新,我们形象地比喻为'碗里的','锅里的','田里的'。一些马上能应用到产品的;有一些我们通过概念机进行展示,1年内就商用;还有一些创新我们还在认知的更早期阶段,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商用落地。但是我们的投入不设限。”

vivo深知,要打造差异化的品牌感知,除了技术创新,文化赋能也必不可少。“与用户沟通影像这个话题,并不是简单的讲解技术和产品,而是要建立真实且打动人心的情感联结。过程可能会相对缓慢,这反而要求我们十分扎实和牢固的去实践并交付。所以,对影像的追求,我们一定是坚持不懈的。”张琳表示。

一款能长久生存的手机产品,倚赖的一定不是冰冷零件与代码的“技术组合”,而是技术背后穿过屏幕的温度,以及触达消费者心灵深处的满足。如何在技术与“人文”交融下,回归情感本真,才是棋至中局的开发商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vivo 影像+”项目作为vivo长赛道下的重要一环,承载了诸多文化期待。项目与《国家地理》合作,更生动地诠释了人文的含义。从摄影大赛、摄影学院到摄影师联盟,系列铺陈展开的活动,丰富的文化实践联结着人与人、人与世界,也探索了手机影像的更多可能。一幅繁荣的行业生态宏图正铺陈开来,“人文之悦”的理念,正在渗透人心。

激发超越眼之所见的创造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