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芳时空|傅盛 AI与科技创业那些事(上)

景芳时空|傅盛 AI与科技创业那些事(上)
2024年03月23日 11:42 折叠宇宙FoldingUniverse

AI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是1956年。1956年夏,美国小镇汉诺斯的一群计算机科学家聚集在达特茅斯学院,讨论一个主题——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他们为之起了个名字: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

AI作为一次生产力革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在AI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创业者和个人,我们应该如何利用AI并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赛道?在AI创业浪潮中,如何成为优秀的产品研发以及创业者?AI时代中的儿童教育又该作何突破?本场对谈,景芳连麦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谈谈AI与科技创业那些事。

▲傅盛

嘉宾介绍:

傅盛,猎豹移动创始人兼 CEO,猎户星空董事长。他曾带领企业走向辉煌,在移动互联网中多次成功创业,如今创业再出发。在 AI 浪潮中,他积极探索,用实践探索在AI时代,个体与组织转型的可能性和机遇。

01

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郝景芳:您之前讲您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高考也没有考好,上的也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大学,那您是怎么有这个胆识和认知去北京闯荡,并想要一直在科技领域创业的呢?

傅盛:我觉得其中的原动力跟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的家乡景德镇虽然是个小城市,但它的瓷器很有名,所以也叫瓷都。我们小时候在街头就能看到外国人了,我觉得这样的环境是有影响的。还有就是那时候我爸经常出差,我暑假就跟着他跑过很多地方。如果他不带我去的话,回家时也会送我几本书。像《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都是他给我买的。所以古人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觉得行万里路是更重要的,因为当你见过了世界以后,才会有对世界的想法

比如在我女儿的教育上,我对她的成绩真的不关心,但我很重视带她到世界各地去看看,我认为这个对于她的成长是更重要的。今年春节她去了趟南极,这是她自己愿意而且想要去的。所以当你看过世界后,对世界有了好奇心,你就会有一些梦想,有了梦想之后,你就会想去尝试一下。如果你没有这个好奇心,那的确会觉得找份工作就这么过算了。

郝景芳:您说的这个我特别能共情,我小时候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在英国生活了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那段时间带给我的改变真的很大!不过不是实际知识上的改变,而是眼界见识上的改变

那一年我在国外生活,了解到国外的小学是什么样的,去了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很多地方。虽然回来以后没有太多直接的感受,但看过这些之后,我整个心就是开放的。我就想要去寻求更高的目标,进入更大的舞台,这就是一种压抑不住的念头。我后来的很多选择也都和这段经历有关,包括毕业以后,也不想找一个稳定的小的事业单位就这么干下去了,也是想要一直不断地去开拓更大的事业。

我现在的教育观和您刚刚说到的也是一样的。从两个孩子小时候,我就带着他们全世界各地到处跑,我也不给他们报课外班,就把报班的钱都省下来,带他们去旅行。因为我知道看世界对于孩子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可能就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一点点为他打开眼界,就会让孩子在生命的某一刻,愿意去进入更大的舞台,站在更大的、更激动人心的环境里面去挑战自己,而不是选择就在家门口过一个安安稳稳的生活。

02

热爱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能力

郝景芳:很多时候,社会是根据学历去评价一个人的,也确实像你所说的,如果本身的学校没有那么出色的时候,可能简历都递不出去。但我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学历并不完全等同于这个人后续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认识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其实都不是从什么太好的大学毕业的,但是最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在其中包含了一个人的性格、胆识和认知,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能力。在此也想请教傅老师,你觉得什么样的认知或者能力,是真的能让一个人在职场上面发展得很好的?

傅盛:我在公司内部专门做过一个相关话题的演讲,叫做《学渣是如何打败学霸的》。因为我观察到一个现象:虽然有学霸级的创业者,但有很大一部分创业者其实并不是学霸级的。所以后来我就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不是学霸的创业者,在真正的创业或者工作中反而会表现得更好?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更追求的是一个人的均衡性和全面性,或者说命题的解题能力,这实际上会限制你的思维。

举个例子,数学从95分提到100分,和政治60分提到80分相比,哪个更容易?肯定是后者更容易,只要你多花时间背知识点就行了。很多学霸不希望自己在学科上有短板,所以会希望每一科都尽可能高分,哪怕只剩五分的提升空间。

而学渣不同,他很早就摆脱了这种心理压力。但他不是没有热爱,只是有些课程他可能不喜欢。但在他喜欢的事情上,他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热情去把它做好,这种能力在真正的工作中是更加重要的。如果你在一个板块的能力特别强的话,是能够弥补很多其他板块的缺点的。我觉得木桶理论不适用于职场,那种每块板子都差不多长的全才很容易变成庸才。

所以,我觉得能让一个人在职场上发展得很好的认知,其实就是对一件事情能够深入的能力。虽然有些人成绩很好,但他没有那样深入一件事情的能力,更多的是你给他一份试卷,他可以把题目都做好,可一旦你不给他方向的时候,他就会很迷茫。后来我发现,如果你自己不能够去找到一个方向,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东西,去深入地去琢磨相应的能力,你就很难真的在工作中体现出来。

很多人觉得热爱是天生的,但我想说,热爱是一种能力,它是可以不断去培养的。

当你对一件事情很热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热爱很多事情。

我生活中有很多爱好,滑雪、马拉松、骑行。有个年轻人就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热爱?对于他这个问题,我就想起刚来北京,头几年不顺的时候,我就丧失了热爱的能力,我每天到公司就不知道干什么,回家就玩玩游戏打发日子。我也有这么一两年非常迷茫的日子,后来我就总结热爱是一种能力。你首先对一件事情具备这种热爱能力的时候,然后你就会在这上面真的发动你大脑的心智去琢磨。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去培养这种热爱的能力?其实这并不复杂。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尽可能想办法去把它做好,在你与事情互动的过程中,越深入你就越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有了正反馈,你就越有动力继续做下去。相反,如果我们越觉得我们不能做好,就会越讨厌眼前事。所以说,把当下的事情做好,然后热爱的能力就慢慢出现了。

郝景芳:热爱真的是一种能够带动其他所有能力去成长的一种能力。

热爱它其实是一种热情生活的状态,当你有了一个你真正愿意投入去做的事情,且是日复一日持续投入去做的事情,你会觉得生命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然后你会持续不断地想要把这个事情做好。而且一旦有了正反馈,你整个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

(下一篇会总结:如何在AI浪潮下,寻找属于自己的赛道,敬请期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