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
《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鼓励地方传承发扬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近年来,餐饮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涌现,“国风”“国潮”等新消费概念不断涌现,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在此背景下,创立于2012年的塔斯汀中国汉堡,凭借传承自中华面点传统工艺的手擀现烤堡胚,以及更符合国人口味的家常味内馅,从国际餐饮品牌为主导的汉堡品类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式汉堡赛道的领军品牌。截止2024年12月,塔斯汀的加盟店已超过8000家,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线上注册会员数超过1.9亿。
01
新中式品牌崛起
构建年轻消费新生态
刚刚过去的蛇年新春,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以世界非遗身份庆祝的节日。塔斯汀全国门店首次推行“春节不打烊”政策,并以年轻化内容生态助力春节非遗创意经济,展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潮风采。
随着Z世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体,新潮有趣与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品类含金量正在不断提升。围绕传统文化延展品牌内涵,除了能带动产品的突破创新,形成消费新趋势,也能为品牌声量带来增长价值,助力中国风品牌消费热潮持续走高。
品牌创立13年以来,塔斯汀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汉堡作为舶来品,在塔斯汀推出“手擀现烤堡胚”这一开创性产品后,衍生出了全新的本土化叙事。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品牌建设,都离不开“新中式”“国风”“东方美学”等一系列关键词。
回望塔斯汀近年来的品牌动作,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紧随Z世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以情感共鸣,作为“传统”与“新潮”的连接点;
明确“新中式汉堡”的品牌定位,确保强关联性,携手文化IP,为品牌动作赋能。
春节期间,塔斯汀携手新华网及小米、红旗、安踏等国民品牌,以汉堡的“中国模式”,共庆首个非遗中国年,让世界共享“中国味道”。同时,联合新浪微博发起“焕新非遗计划”,以品牌IP“塔狮”为灵感,邀请三位非遗国家传承人联名创作开工利“狮”,微博话题#你收到开工利狮了吗#阅读量高达5.1亿人次。
2024年末,随着《2024中式汉堡品类发展报告》《2024中国汉堡行业白皮书》的发布,新中式汉堡还拥有了来自新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及艾瑞咨询等商业机构的重磅背书,进一步夯实塔斯汀作为“手擀现烤中国汉堡开创者”的品牌定位。
02
助力民生就业
新中式汉堡格局进阶
餐饮行业作为民生行业,上承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下接社会就业、内需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每10平方米餐厅营业面积即可解决一个就业岗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报告则显示,在就业方面,2020年餐饮业拉动就业达2300多万人,其中本行业占977万人,其他行业占1369.6万人。
随着连锁化发展逐渐成为餐饮行业重要趋势,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进一步提升,可为市场的持续拓展提供有力支持。《2024中式汉堡品类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中式汉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20亿。未来,不仅有望实现市场规模与品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还可能被打造为国家名片”。可见,在以塔斯汀为代表的国货品牌带动下,新中式汉堡已然成为汉堡品类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
从一家小门店,到如今全国8000多家的加盟店规模,回首塔斯汀走过的十三年,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西式快餐红海沉浮,一路从中国传统文化源流中汲取创新灵感,最终凭借核心竞争力产品,从0到1开拓了新中式汉堡蓝海赛道,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国货新选。
从产品心智到品牌心智的创新性抢占,反映的是长期主义的价值所在。像塔斯汀这样的新中式品牌,其实就是要做好一个连接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的角色。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塔斯汀都一直在努力,将中国汉堡的温度,传递给更多人。
此外,从新中式汉堡这一赛道的日益红火也反映出营商环境的温度。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期待2025年,越来越多国货品牌能迎来新年新气象、拥有新格局、站上新高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