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家长们除了在关注自己的体重,也在为自家“小胖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家7岁就86斤了,可怎么办啊”“听说太胖会影响身高,该怎么办?”“肥胖的孩子是不是只要少吃就好?.....”为帮助家长们解除孩子肥胖的疑虑,下面,我们将邀请国家二级营养师、广东省儿保生长健康研究院理事长刘梅花为家长们详细讲解儿童肥胖的危害以及为家长们分享儿童科学减重的方法。
儿童肥胖的危害
①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儿童肥胖会增加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哮喘、非酒精性脂肪肝、糖耐量受损甚至糖尿病、性早熟、性发育迟缓、多囊卵巢、偏头痛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肥胖也是很多疾病例如流感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②影响骨骼发育:过重的体重会显著增加骨骼,尤其是下肢骨骼的负担,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可能导致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肥胖儿童还往往活动较少,这使得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③影响智力发育:儿童肥胖还可能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大脑发育。
④不利心理健康:肥胖儿童常因体型问题而受到同伴的取笑和讥讽,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
⑤不利社会交往:肥胖可能导致儿童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影响与同伴的交往和互动。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的方法
体重指数(BMI):BMI = 体重(kg)/ 身高(m)²。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参考儿童BMI百分位曲线图进行判断。通常当BMI大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九十五百分位数时,可诊断为肥胖,第八十五到九十五百分位数之间为超重,肥胖风险加大。
腰围: 腰围也是判断儿童肥胖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儿童腰围不应超过身高的二分之一。
刘梅花支招,教你科学管理孩子体重
儿童肥胖危害那么大,作为家长该如何科学管理孩子体重呢?刘梅花提醒,科学管理儿童体重,管好吃、动、睡是根本。
①吃: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纤维和必要的维生素。例如,早餐可以全麦面包搭配鸡蛋和新鲜水果;控制糖分摄入,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喝白开水;减少外出就餐,在家烹饪注意控制食物中的油、盐和糖的含量;同时,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②动:鼓励孩子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到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骑自行车或踢足球;利用周末和假期,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放风筝、踢球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让他们享受自然,同时锻炼身体;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带一起散步、跑跑跳跳、练瑜伽,重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③睡: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足与肥胖率显著相关。每晚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的儿童,肥胖风险比睡眠时间充足的儿童高58%。刘梅花表示,夏天天亮得早,建议7点起床,哪怕是周末,也不要超过9点。睡懒觉影响到的可能不止当天晚上睡不着,还会影响一日三餐的定时用量,长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
④定时监测、实时就医。如果孩子已经超重或肥胖,建议及时咨询儿童保健科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专业、个性化的减肥方案。(谢小梅)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