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两连降,联想能否依靠AI PC翻盘?

营收净利两连降,联想能否依靠AI PC翻盘?
2024年06月02日 23:09 雷达财经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联想集团再次经历了业绩下滑的情况。

5月2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24财年第四财季暨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收入为568.64亿美元,同比下滑8%;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美元,同比减少37%。收入及净利润下滑,主要受上半年整体市场疲弱所影响。

雷达财经注意到,这已经是联想集团连续两年营收和溢利双降了。上一财年,公司的年度收入为619.47亿美元,同比下跌1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6.08亿美元,同比减少21%。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联想集团也难逃大裁员的命运。根据2022/23财政全年业绩报告,截至2022/23财年末,集团全球总人数约7.7万人;而截至2023/24财年底,集团全球总人数约 6.95万人,约减少7500人。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前生成式AI的浪潮中,AI PC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竞争的焦点。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报,预计到2028年,AI PC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85%,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能。

在联想看来,AI PC是个人电脑行业的主要拐点。为带领AI PC的革命,联想正研发自有知识产权,以改善推理速度、语言模型压缩和内存占用等范畴。未来,本集团将进一步投资,以在快速增长的配件和办公协作解决方案的非个人电脑领域中取得突破。

有市场人士认为,对联想集团来说,AI成为未来业绩的变量。但另一方面,多家全球顶级PC终端厂商都在积极布局AI PC市场,这无疑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威胁。

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5月23日,联想集团发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联想2023/24年财政年度实现营收568.64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0.11亿美元,均出现下滑。

此前一年,联想也遭遇了营收利润双降。财报显示,2022/23财年联想集团的年度收入为619.47亿美元,同比下跌1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6.08亿美元,同比减少21%。

联想业绩下滑,有一部分是受大环境影响。自2022年以来,PC(个人电脑)市场进入“去库存”阶段,消费电子行业的全球遇冷。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年同比下滑27.8%至6520万台,创下历史新低。

全年来看,2022年PC总出货量为2.86亿台,同比下跌15%。

疲软的市场需求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这家PC龙头企业。2022年,联想出货量达到6812万台,以23.9%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但同比下降17.1%。

在该财年,联想集团由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组成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其收入同比下降21%,拖累了公司整体的营收表现。

进入2023年,传统PC市场复苏的脚步依然十分缓慢。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都呈现同比下降的状态,分别同比下降11.5%、7%。直到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场开始回暖。

2023/24财年,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为445.99亿美元,同比下滑10%,占联想总营收比例为78.43%,同时经营溢利下滑12%。联想称,财政年初渠道库存过多,尽管年初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短暂,却严重影响了全年的整体表现。

不难想见,占比超7成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全财年收入同比下降10%,影响了联想集团的整体收入表现。

财报显示,2023/24财年公司的年度收入为568.64亿美元,同比下滑8%;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美元,同比减少37%。至此,联想连续两年录得营收和净利双降。

好消息是,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的总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3%、3.2%。

伴随着市场复苏,2023财年第四季度,联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实现营收7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8%。整个2023/24财年,IDG营收3195亿人民币。尤其在下半财年恢复增长,其中,PC业务同比增长3.3%,平板电脑同比增长16.9%,智能手机同比增长近20%。

同样在第四财季,联想集团的业绩要优于全年,该季实现收入138.33亿美元,同比增9%;同期,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18%至2.48亿美元。

基础设施业务亏损

在近年PC业务持续受挫的背景下,联想集团致力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即基础设施方案服务业务集团(ISG)和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联想集团自从 2019 年提出智能化变革 3S战略以来,集团三大业务部门逐渐清晰成熟,分别是IDG、ISG和SSG,推动公司智能化转型进程。

其中,基础设施方案服务业务集团主要从事服务器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旨在为客户提供包括服务器、存储器、技术中台等在内的全栈式 IT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财报显示,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在2023/2024财年中实现了89.22亿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近9%。

对此,联想集团方面解释称,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全球IT预算的变化造成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差异,人工智能图形处理器供应短缺造成非AI设备的支出减弱,直接影响了在ISG占有相当份额的通用计算服务器的销售表现。

更重要的是,目前ISG还面临着盈利挑战。联想集团表示,开发新项目的投资增加,以及旧项目的升级进度慢于预期对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盈利产生影响,导致全年ISG亏损2.48亿美元。

与ISG并驾齐驱的是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资料显示,SSG是联想在2021年新成立的业务集团,该业务旨在整合联想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服务团队与能力,聚焦支持服务、管理服务、项目型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和维护服务四大领域。

据悉,SSG是联想向服务转型的主要业务板块,被内部视为重要的增长和盈利引擎。2023/24财年,该业务收入和经营溢利各增长12%、11%,分别达到75亿美元、15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录得双位数增长,主要受益于企业客户追求数字化转型及更高生产力。

SSG是联想持续增长也是利润率最高的业务。财报披露,联想SSG业务过去一个财年经营利润率为21%,位居所有业务之首。

在去年10月,联想提出了混合式人工智能战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未来个人大模型和企业大模型将分别通过内置个人智能体和企业智能体的形式,与公共大模型共存互补,构成混合式人工智能。

而围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咨询、设计、部署和维护服务需求增加,被认为给SSG业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巨头涌入AI PC赛道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个行业,传统的PC产业也面临变革。

5月21日,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AI PC在笔记本电脑中的渗透率将从今年约2%提高到2028年85%左右。

但截至目前,市场对于AIPC的定义并不统一。资料显示,AI PC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加速器(如NPU,即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的个人电脑,能够在本地执行生成式AI功能,而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去运行一些AI聊天或者生成式应用。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AIPC的卖点是能够在本地运行各种AI模型来计算并得到结果,从而降低延迟、保护隐私,并提供更好的性能。

有业内人士指出,AI PC更加直观的形象是《钢铁侠》系列电影中托尼·斯塔克的智能助手贾维斯,具体的产品可能会因厂商和配置而有所不同。

据悉,联想对AIPC的定义要求同时具备五大特性:个性化智能体、本地异构算力、个人知识库、开放应用生态和隐私安全保护能力。

在杨元庆看来,定义不同,所以大家都想抢占市场制高点。他预计今年AI PC将有约10%的市场渗透率,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0%-60%左右。AI PC也将带动PC 平均售价的提升。

在业内普遍看好之下,AI PC俨然成了各大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和4月上旬,荣耀和华为分别发布了首款AI PC产品和首次应用华为盘古大模型 AI PC产品。海外方面,苹果、微软、英特尔也纷纷入局AI PC市场,抢占市场新空间。

作为传统PC龙头的联想,于4月18日在国内市场发售了首批AIPC元启系列新品,近期又在海外市场发布两款AIPC。此外,联想还与英伟达、AMD和微软等公司就AI PC业务达成了大量产品与业务合作。

不过,由于目前AI PC的售价往往都在1万到2万之间,过高的售价让部分消费者望而止步;还有数码爱好者则质疑AI PC是噱头大于实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太大必要。

视频博主二师兄Ston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PC应用大部分在云端,只要有一台能正常开网页的电脑都可以用,和本地硬件没有关系。

目前,主要由厂商卖力吆喝的AI PC产品,其市场接受度和普及程度如何仍需时间来验证。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戴尔、华硕、惠普等PC厂商和华为、英特尔等其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抢占PC市场,这无疑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压缩等不利影响。同时,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也可能对联想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对AI PC抱有较大期望的联想,还不到“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