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被炒到48889元!现在的李宁,像极了华为

一双鞋被炒到48889元!现在的李宁,像极了华为
2021年04月08日 16:49 态度财经见闻

▲图片来源:李宁官网

态度财经撰稿 | 阿鹿

近日,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国产李宁球鞋价格暴涨,参考售价 1499 元一双的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球鞋,竟被炒到 48889 元,涨了不止32倍,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炒鞋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但是由于国际事件的推动,让李宁以这种方式上了热搜。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炒鞋炒的不是李宁,却又只能是李宁。

炒鞋,炒的不是李宁

大家要知道,炒鞋并不像过去炒大蒜,简单地去操控市场供求关系。它不光是一个二级市场的现象,更是耐克阿迪等国际大牌近年来摸索出来的一个独特的营销策略。单单靠限量把几双球鞋卖到高价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和量产多销比起来不过是九牛一毛。

他们更多的是依靠炒鞋给自己品牌带来声誉。无论是从审美上引导人们的从众心理、获得认可,还是从供求关系上,通过人为制造的产品稀缺,无形中拉高品牌的调性。

你会惊讶地发现,相比以前花费巨额的广告费用上电视或是投资赛事、请明星代言,炒鞋这个事情几乎都不需要什么营销成本,带来的品牌效益却是过去望尘莫及的。

这也是耐克阿迪椰子等品牌这些年为什么一直保持某些特定产品线的低供货量的原因,通过抽签、排队等形式调动消费者的需求感。

▲肖战为李宁代言

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炒作起来,一定是有可以操盘的逻辑。黄金是由于稀缺性,股票是公司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双重作用,而鞋子呢,是品牌商和经销商的“双赢”游戏。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双爆款鞋明明很丑很贵,但却感觉越看越顺眼?

因为品牌方和经销商在不断赋予他其他的价值,比如AJ,就是消费乔丹的故事,还不够?再加上某个明星的故事。什么配色、喷漆、款式、年代统统可以赋予更多的故事和价值。这家附加的东西让你对鞋子这个商品本身的价值认定产生了偏移。

但是回头想一下,一双鞋子放十年二十年,你还觉得有价值吗?

▲乔丹(图/网络)

如今国际事件持续发酵,炒鞋客们失去了耐克阿迪等标的,转而操作起了国产品牌,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说白了,对于炒鞋客来说,炒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地方可以牟利。

李宁并没有其他品牌的粉丝基础,炒鞋客们只是急于找到一个新的出口牟利。这场戏和过去不一样,完全是硬炒、尬炒,潜在金融风险是巨大的。

鞋子本来是一个工业品,他并不具有稀缺的属性,只要厂商愿意,生产多少都是可以达到的。但是他却作为一个金融品在疯狂炒作,鼓吹价值。

从荷兰郁金香开始,历史上这类非金融品的炒作对象,无一例外都是泡沫,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都是要有人受伤的。真的看好李宁鞋,不如去买李宁的股票。

炒鞋,为何只能是李宁

大家想象一下,现在你去买手机,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如果不能买苹果,还可以买华为,可以买oppo、小米、魅族。但是在运动品牌商上,抛开国际大牌耐克阿迪,我们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李宁。

▲李宁线下店(图/网络)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手机市场,各大厂商虽然产品线的重心不尽相同,但是都在积极研发高端产品。旗舰手机的差距和用户体验相差并不大,相同价位的产品核心功能的差距并没有很明显。

但是在运动品牌行业里,这个差距就非常严重了。

一想到炒鞋、高端球鞋、爆款鞋、潮流都是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在800-2000的价位,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

国产运动品牌这些年一直在刻意回避国际大牌和核心覆盖面,你一双鞋卖800-2000元,那我就专注于200-500元的市场。只要我控制好成本,深耕在这一片市场里,利润是可以保证的。何必花那么大的成本去和国际品牌硬碰硬。

李宁之所以会被炒起来,不是因为牌子老或者规模大,他们在过去也采用过同样的、走价格差异的路线,从10年开始市场份额就因此掉的非常快。

最近几年,李宁开始在设计和研发上投入大价钱,从登上巴黎时装周,到高端产品线的开拓,甚至中国李宁的独立潮牌logo,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是要在高端线和国际大牌争一争。

这时候的李宁,是不是像极了曾经的华为?

所以在大家都不买耐克阿迪的时候,有人愿意花几千块的溢价去买一双李宁,却不愿意看361度、贵人鸟一眼?

鞋子能炒出天价,市场能流转,说明消费者是有这个能力去买一双好鞋子的,同时潜在的用户群体也非常庞大,市场需求更是不断释放。

说白了我们消费者不缺钱,需要的是能真正替代耐克阿迪的产品。

但是最为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国产运动品牌拿不出一款真正意义上让消费者满意的鞋子。

咸菜吃多了,都忘了肉是什么味道,国产品牌真的是时候醒醒了。李宁鞋子炒上天价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也折射出了这个行业的机遇,不要再安于现在的低端市场,让世界知道中国制造也是可以引领潮流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