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液冷温控行业研究:温控液冷,AIGC按下加速键

数据中心液冷温控行业研究:温控液冷,AIGC按下加速键
2023年04月12日 08:59 未来智库官网

(报告出品方:招商证券)

一、液冷温控系统在高性能智算/超算中心不可或缺

后摩尔定律时代下 CPU/GPU 芯片的功耗随着算力能力的提高而大幅提升,Intel、AMD 主流系列处理器功耗已达到 350W/400W,Nvidia H100 计算卡最大功耗可至 700W,已经突破传统风冷系统散热能力范畴。同时,随着大模型 等系列 AIGC 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对于 AI 服务器的需求将会快速提升,AI 服务器中大量使用高功率 CPU、GPU 芯 片,带动整台 AI 服务器功耗走高,用于训练 ChatGPT 的 NVIDIA A100 服务器的最大功耗已达 6.5kW。 受制于建设面积等客观因素,增加单机柜功率密度成为调和快速增长的算力需求与有限的数据中心承载力之间的有效 方案。AI 集群算力密度将达到 20-50kW/柜,2022 年国内全行业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密度中 8-12kW 占比 15%, 同比增长 7pct,12-20kW 占比 10%,同比增长 7pct,高功率数据中心机柜占比迅速增加。自然风冷的数据中心单机 柜密度一般只支持 8-10kW,冷热风道隔离的微模块加水冷空调水平制冷在机柜功率超过 15kW 后性价比大幅下降, 液冷散热成为解决算力爆发增长下高功率密度机柜温控的有效解决方案。

1、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算力与功耗同步大幅度提升

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算力与功耗同步大幅度提升,风冷散热技术面临严峻挑战。(1)CPU 方面,随着内核数量的增 加,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带动处理器功率不断增加,特殊场景下(如高性能云计算)处理器将使用超频以提高运算 性能,进一步提升功耗。Intel 2023Q1 发布的第四代至强处理器多款子产品热设计功耗达 350W、AMD EPYC 9004 系列处理器,单颗多达 96 个核心,最大功率可达 400W。(2)GPU 方面,2022 年英伟达于 GTC 大会上发布 H100 计算卡,其具有 SXM、PCIe 5.0 两种样式,最高功耗可达 700W,已超出传统风冷系统散热的能力范畴,于是英伟 达直接在机架中整合液冷散热系统,取代传统的系统风冷散热。

算力升级大趋势下 AI 服务器渗透率快速提升,A100 服务器最大功耗可达 6.5kW。AI 服务器由于涉及到多个大 数据集并部署可伸缩的神经网络算法,一般采用异构形式架构,根据实际需求采用 CPU+GPU、CPU+TPU、CPU+ 其它的加速卡的组合方式。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达 2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8%, 占服务器市场规模的比例为 16.4%,同比提升 1.2pct,预计随着 AI 大模型推理与训练需求的持续增长,AI 服务 器渗透率将会持续提升。相比于传统服务器,AI 服务器的 CPU/GPU 功耗也随之走高,如 H3C 面对通用计算、 AI 应用的 UniServer R4950 G6、UniServer R5350 G6 服务器,其采用 AMD EPYC 9004 系列处理器,最大功 率将达到 400W。对于整机而言,以训练 ChatGPT 的 NVIDIA DGX A100 640GB 为例,其采用双路 AMD Rome 7742 与 8 颗 NVIDIA A100 80GB Tensor Core GPU,最大整体功耗达到 6.5kW。

2、AI 拉动算力密度从 8KW/柜提升到 50KW/柜

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密度逐年提升,AI 集群算力密度普遍达到 50kW/柜。算力的爆发式增长需要海量的服务器 进行支撑,但受制于数据中心建设面积等客观因素,增加单机柜功率密度成为调和快速增长的算力需求与有限的数据 中心承载力之间的有效方案。根据赛迪顾问《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预计 2025 年全球数据 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有望突破 25kW,其中,根据 ODCC《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可靠性白皮书》数据,AI 集群算力密度 有望达到 20-50kW/柜。根据 CDCC 统计数据,2021 年国内全行业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密度中 8-12kW 占比 8%、 12-20kW 占比 3%;2022 年国内全行业数据中心单机柜平均功率密度中 8-12kW 占比 15%,同比增长 7pct,12-20kW 占比 10%,同比增长 7pct,高功率数据中心机柜占比迅速增加。自然风冷的数据中心单机柜密度一般只支持 8-10kW, 冷热风道隔离的微模块加水冷空调水平制冷在机柜功率超过 15kW 后性价比大幅下降。未来,随着数据中心设备发热 量持续增大,散热冷却系统移热速率亟需与产热速率相匹配,否则机柜温度不断升高将导致算力下降并损害设备,此 时,液冷散热方案在散热能力与经济性上的优势逐步凸显。

大型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客户订单中已明确出现液冷机柜需求。如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润泽科 技表示“部分外地所开发的客户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业务时,需要公司提供液冷机柜,要求为 20kW 或 30kW”、 “冷板式液冷为公司未来的一个主流技术方向,客户对此接受度较好,已经开始准备批量交付液冷机房”。未来, 随着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深入推进、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需求端对于 20kW 以上的高功率液冷机柜的接纳度也将 持续提高。

二、不同液冷技术的工作原理

液冷技术按照液体与发热器件的接触方式,可分为“间接接触型”和“直接接触型”两大类。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是 指服务器热源与液冷剂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的换热过程,其中,冷板式液冷是最典型的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直接接触 型液冷技术是将发热部件与直液冷剂直接接触的冷却方式,主要有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两种技术,其中,浸没式 液冷最为典型。对比来看,冷板式液冷技术改造成本低、技术最成熟,浸没式和喷淋式液冷技术冷却效果更好,但改 造成本高,且现阶段落地应用较少。

1、冷板式液冷是目前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液冷技术

冷板式液冷是最典型的间接式接触型液冷技术。冷板式液冷系统包括了水冷板、管道、快插接头、分液器、冷却液分 配单元(CDU)与室外冷却设备等组件。在冷板式液冷系统中,服务器芯片等发热器件不直接接触冷却液,而是通过 与装有液体的冷板直接接触来散热,或者由导热部件将热量传导到冷板上(冷板通常是由铜、铝等高导热金属构成的 封闭腔体),然后通过冷板内部液体循环带走热量。由于服务器芯片等发热器件不用直接接触液体,所以冷板式液冷 对现有服务器芯片组件及附属部件改动量较小,可操作性更强、目前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

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散热系统主要由由室外(一次侧)和室内(二次侧)两部分组成。一次侧通过冷却液体与发热部 件的热量进行相互交换的方式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二次侧完成发热部件与冷却液体热量的交换,液体升温带走部件热 量。在运行过程中,机房外冷却塔中的冷却液通过室内冷量分配单元(CDU)提供冷却液循环动力,经其二次侧输出 并与服务器中高发热量的电子元器件(CPU、GPU、内存等)导热冷板直接进行热交换,形成的热液经 CDU 输出到 室外冷却塔进行冷却,从而构成整个循环过程,在冷板式液冷散热方式中,硬盘、电源等发热量较小的器件或单元仍 旧采用风冷方式散热。

2、浸没式液冷是最常见的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散热效率高

浸没式液冷是最常见的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发热器件直接浸没于特殊定制的箱体中,通过直接接触不 导电的冷却液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目的,相比冷板式液冷技术,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更高,噪音更低(完全 没有风扇),更加节能。

按照冷却液在循环散热过程中是否发生相变,浸没式液冷分为单相浸没和两相浸没两种类型:

(1)单相浸没式: 单相浸没式液冷中冷却液不会发生相变。单相浸没在浸没式单相液冷中,发热部件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进行热交换, 循环泵将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导入热交换单元,在热交换单元中冷却后再循环回到箱体中为发热部件散热,冷却液在 循环散热过程中始终保持液相。由于要确保冷却液不发生气化,单相浸没技术通常需要使用高沸点的冷却液,例如矿 物油、合成油、天然油等氟碳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冷却液挥发流失控制相对简单,与 IT 设备有较好的电气兼容性, 且不需要频繁补充,还易于卸载或更换服务器组件,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IT 机箱单相浸没:该技术将服务器封装于密封机箱中,可作为普通机架式 IT 设备或独立设备,电子元器件由绝 缘液进行冷却,可通过自然对流、循环泵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冷却,换热器和泵可置于服务器内部,也可以 安装在侧面。

水池单相浸没:使用水池方法(开放式水箱)时,浸没在水池中的服务器是通过垂直方式进行插拔的,这种方法 多数采用集中式供电,同时向水池内的所有服务器供电,可通过自然对流、循环泵进行冷却,通过换热器将绝缘 液中的热量传递至水回路,此方法通常使用油基绝缘液作为流体。

单相浸没式液冷的主要优势在于:冷却液价格相对更低,从而压低了部署成本;冷却液不会发生相变的特性使得运维 人员没有吸入蒸汽的风险,更利于维护。

(2)两相浸没式: 两相浸没式液冷的冷却液在循环散热过程中,会不断经历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回到液态的相变。服务器完全浸没 在充满低沸点冷却液的密闭箱体中,冷却液受热沸腾发生相变,蒸汽逃逸并升腾至机箱顶部形成气相区,而后蒸汽遇 到冷凝器再液化变为液体,继续回到箱体内部冷却循环。 用于两相浸没式的冷却液需要有更稳定的物理特性。由于冷却液再热循环过程中不断发生相变,因此冷却液需要有良 好的化学及热稳定性、无腐蚀性,并且需要合适的沸点、较窄的沸程范围和较高的汽化潜热,硅酸酯类、芳香族物质、 有机硅、脂肪族化合物以及氟碳化合物均可用作冷却液。

两相浸没式液冷的主要优势在于:传热效果最高效且最节能,足以满足高发热元器件对散热的极端要求,使得服务器 可以保持满功率运行。

3、喷淋式液冷是面向 IT 设备精准喷淋、直接接触式的液冷技术

喷淋式液冷系统是一种面向电子设备器件精准喷淋、直接接触式的液冷技术。喷淋式液冷系统主要由冷却塔、冷水机 组、CDU、喷淋液冷机柜构成,冷却液经过 CDU 后被泵通过管路输送至机柜内部,进入机柜后直接通过分液支管进入与服务器相对应的布液装置,或者送至储液箱以通过重力或系统压力直接喷淋至 IT 设备的发热器件或与之连接的 固体导热材料上(金属散热器、树脂(VC)、热管等),吸热后的高温冷却液换热后将通过回液管、集液箱等集液 装置进行收集并通过泵输送至 CDU 进行下一次制冷循环。喷淋式液冷与单相浸没式液冷冷却方式较为类似,冷却液 不发生相变,但是在喷淋过程中遇到高温的电子部件冷却液会出现飘逸,从而对机房及设备环境产生影响。

4、液冷方式对比:浸没式冷却效果最佳,冷板式技术最成熟

现阶段冷板式系统技术最成熟。对比来看,由于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的冷却液与服务器直接接触,大幅度降低了传热 热阻,散热效果优于间接接触型液冷技术,对高算力需求场景的算力中心或超算中心来说,直接接触型液冷系统的高 冷却效果和低 PUE 将大幅提升其使用率,但因为改造成本高,现阶段落地应用较少。目前,冷板式液冷技术相比直 接接触型液冷技术更成熟、生态更完善: (1)材料兼容性强:由于冷板式液冷技术的冷却液不与主板和芯片直接接触,在材料的选择上只需要考虑冷却液和 冷板和循环管路之间的兼容性,其材料兼容性更优; (2)可维护性高:冷板式液冷系统与传统风冷系统的服务器类似,大多组件可以用相同方式进行维护,关键是要采 用防滴漏连接器以确保服务器的抽出,而直接接触型液冷服务器的维护需要引入新流程; (3)改造成本低:布局方面,冷板式液冷系统的 IT 设备仍旧需要使用风扇,因此需要采用传统布局,可以轻松与现 有数据中心布局相匹配;服务器方面,冷板式液冷系统仅需在原有风冷系统的基础上增配冷板和管路即可,通过保留 服务器主板原始形态即可改装实现,而直接接触型液冷系统较为复杂,尤其是浸没式,由于需要为 IT 设备配备水槽 或者新的机箱,需要从头开始设计,改造成本极高。

三、液冷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规模

1、收入端:高算力需求推动 IDC 数据中心发展,为液冷服务器市场提供土壤

IDC 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一线城市数据中心需求旺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以及中国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 的期望,数据量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提高了服务器等数据中心 IT 设备的需求。据科智咨询,2021 年中国 IDC 市场 规模达到了 3012.7 亿元,同比增长 34.6%,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6122.5 亿元,期间 CAGR 为 26.7%,增长迅速。IDC 行业存在“以需定供”的属性,其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由于一线城市人口密度大、产业聚集度高、经济密 集,数据中心率先在核心城市发展,2021 年长三角地区在运营 IDC 占比达到 28%,京津冀地区占比 27%,粤港澳大 湾区占比 15%,三大地区为 IDC 机房的主要分布地。

IT 工作负载结构迁移驱动液冷服务器发展。据 Uptime Institute,近年来数据中心平均单机架功率不断提升,主要因 为 IT 工作负载的结构逐渐在由现场数据中心向云和托管服务进行转移,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AI、IOT、区块链、VR、 AR 等)的激增拉高了承载这些应用负载的服务器设备(虚拟机、刀片机、高密服务器)的功耗,数据中心设计功率 密度的大幅提升成为了液冷服务器渗透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2020 年,全球约有 25%的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为 1-4kW,46%的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为 5-9kW,13%的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只有 16%的数据中心平均功率密度超 20kW,为了满足未来高算力负载需求,全球数据中心平均机架功率将保持提升。

2、竞争格局:海外液冷竞争格局分散,中国企业厚积薄发实现商业化突围

我国 IDC 温控市场空间持续扩容,目前风冷仍占主导地位。得益于“双碳”、“新基建”等政策的推进,各行业数 字化转型进度不断加快,推动我国IDC温控市场发展。根据产业在线,我国机房专用空调市场-2021年 CAGR达9.28%, 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 年市场规模达 50.09 亿元,同比增长 14.9%,其中,按空调制冷方式来看,2021 年风冷、 冷冻水和其他形式空调的市场空间分别为 28.5/15.4/6.2 亿元,同比提升 17.4%/6.2%/29.0%,占整体比例 56.8%/30.81%/12.39%,风冷仍旧占主导地位。

国内机房专用空调由维谛领导,国内品牌规模占比提升。我国机房专用空调市场由维谛领导,2021 年实现 9.83 亿元 销售规模,同比提升 13.64%,其中,5.27 亿元来自风冷空调,3.05 亿元来自冷冻水空调,外资品牌在技术积累、项 目运营等层面保持优势。国内企业发展迅速,华为、英维克、申菱等品牌依托集采供货及渠道市场的协同发力,相继 巩固市场地位,英维克机房专用空调 2021 年实现 7.49 亿元销售额,位列第二,同比提升 30.61%,其中,4.55 亿元 是风冷空调,1.54 亿元来自冷冻水空调;华为排在第三位,机房专用空调实现营收 6.52 亿元,同比提升 20.53%, 其中,3.43 亿元由风冷空调贡献,2.25 亿元来自冷冻水空调。

从液冷历史来看,海外厂商具有先发优势,中国厂商后来居上实现突围。1964 年,IBM 公司研发出世界首款冷冻水 冷却计算机 System 360,开创了液冷计算机先河。2008 年,IBM 重回液冷,发布了液冷超级计算机 Power 575。2009 年,Intel 英特尔推出了矿物油浸没散热系统。2011 年,中科曙光率先开始了服务器液冷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并于 2013 年完成了首台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原理机和首台浸没式液冷原理验证。2015-2018 年,中科曙光、华为、浪潮信息、联 想、阿里巴巴等一众国产厂商先后实现了液冷服务器大规模商业应用项目的落地,实现弯道超车。2019 年,中科曙 光再下一城,实现了全球首创“刀片式浸没相变液冷技术”的大规模部署,将单机功率密度提升至 160kW,其 TC4600E-LP 液冷刀片服务器液冷部分 PUE 低于 1.1,全球领先。

目前中国厂商对液冷服务器技术的探索已不落后于海外企业,在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经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从竞争 格局来看,海外浸没式液冷市场的主要玩家有 GRC(美国)、LiquidStack(美国)、Midas(美国)等;冷板式液 冷市场主要玩家有 CoolIT Systems(美国)、Asetek(丹麦)、Motivair(美国)等,目前主要厂商在液冷技术方面 还处于实验或初步应用阶段,市场并未形成绝对龙头。而以中科曙光为首的国内厂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商业化经验, 据《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发展白皮书》在 2020 年对于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厂商竞争力的研究,基于产品营收、市占率、 客户反馈等指标,中科曙光为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华为、阿里巴巴、联想紧随其后,IBM 中国位于可期待者位置。

3、成本端:散热能耗是高电力成本主要因素,高效冷却手段有助于 IDC 降本

柴油发电机组、电力用户站、UPS 电源设备为主要 Capex 支出,电力成本占 Opex 大头。从成本端来看,数据中心 的总成本(TCO)等于建设成本(Capex)加上运营成本(Opex),建设成本包含土建以及硬件设备所需投资,为 一次性投入,而运营成本则是后续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需要持续花费的成本。

据艾瑞咨询,在数据中心 Capex 结构中,柴油发电机组成本最高,占整体比例 23%,其次是电力用户站占比 20%, UPS 电源设备占比 18%,剩余成本项占比均低于 10%;

Opex 结构方面,电力成本(能耗)占整体支出的一半以上,折旧其次,占比 25.6%。单独将 Opex 中的能耗成 本进行拆分来看,其中 IT 设备能耗最高,占整体 Opex 的 45%,散热能耗占比 43%,接近 IT 设备自身的能耗, 供电损耗及其他占比 12%,不难看出散热能耗对于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影响极大,随着 IT 相关设备功率密度的提 升,对设施的散热要求也更加苛刻,因此寻找更高效的冷却手段是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经之路。

数据中心风冷/液冷解决方案的 TCO 分析: 数据中心 TCO=CAPEX+OPEX,在不计算服务器折旧与服务器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当单机柜功率>15kW 时,冷板 式液冷 TCO 优势明显;当单机柜功率>30kW 时,浸没式液冷开始出现优势。Gantner Group 于 1987 年提出总拥有 成本法(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用以分析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方法。数据中心 TCO= 初始投资成本 CAPEX+长期运维成本 OPEX,建设者在进行数据中心项目投资决策时,往往会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 TCO,从而选择 TCO 最低的方案。根据 CDCC、YXINDATA 的测算方法,本文基于以下模型与假设测算数据中心风 冷与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的 TCO 水平:TCO 模型:数据中心 TCO=CAPEX+OPEX; 温控系统设定:1)风冷系统为“水冷冷水机组+精密空调”;2)冷板式液冷系统为“冷板式液冷+间接蒸发冷却”;3)浸没式液冷系统为“单相浸没液冷+氟化液”。 机柜功率与服务器负载率:机柜功率设定为 30kW;服务器负载率为 80%; 成本测算范围:不包含服务器折旧与服务器运营支出、不包含土地成本;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分别测算得出风冷系统、冷板式液冷系统、浸没式液冷系统在“机电”投资、“机电+土建”投 资、“机电+土建+外电+能评”投资三种情况下的 CAPEX 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冷板式液冷系统单 ITkW 投资将低于 传统风冷系统,主要由于 1)冷板式液冷系统虽然温控系统初始投资成本略高于风冷系统,但对应的 IT 产出相较于风 冷系统将多出 20%,致使单 ITkW 成本走低;2)冷板式液冷系统因在暖通系统方面投资加大,可相应节省剩余环节 的机电、装修等成本;3)在获得外电供应与能评方面,液冷方案所付出的资源明显低于风冷方案。

OPEX 方面,在综合考虑水费、电费等消耗的情况下,风冷系统由于运营电费成本较高,OPEX 明显高于冷板式液冷 与单相浸没式液冷系统。

综合从整个 TCO 角度分析,在不计算服务器折旧与服务器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当单机柜功率>15kW 时,冷板式液冷 TCO 优势明显;当单机柜功率>30kW 时,浸没式液冷开始出现优势。若加上服务器的相关投资,液冷解决方案的 TCO 将会出现调整,但冷板式液冷相较于风冷解决方案仍然会有一定的优势与空间。

4、液冷解决方案市场空间:大模型应用预计将带来近百亿液冷解决方案市场空间

国内互联网大厂 AIGC 算力模型应用预计将带来 34.41 亿冷板式液冷增量与 58.99 亿元浸没式液冷增量,总计带来 93.4 亿元液冷解决方案市场空间。根据微软数据,ChatGPT 前一代基础模型—GPT3.0 的训练数据高达 45TB,总训 练设备包括 28.5 万个 CPU 与超过 1 万个 NVIDIA V100 GPU。随着国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360、字节 等互联网大厂陆续推出自己的 AIGC 算力模型,势必会对国内 AI 服务器的需求快速增加,所以我们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 1:单个服务器配置 8 颗 GPU 芯片; 假设 2:逻辑推理阶段的功耗是训练阶段的 10 倍; 假设 3:国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360、字节等 10 家互联网大厂推出自己的 AIGC 模型,总体服务器 功率对应为 10-15 倍 GPT3.0 训练+推理量级; 假设 4:考虑到单数据中心机柜中还需配备交换机、光模块等数通产品,给予整机功耗 10%的上浮空间; 假设 5:用于模型训练与推理的 AI 服务器中冷板式液冷与浸没式液冷的占比为 7:3,冷板式液冷成本预计 5000 元/kW,浸没式液冷成本预计 20000 元/kW;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出: 1)训练单个 GPT3.0 模型预计需要 1250 台 6.5kW 的 AI 超算服务器,总计功耗达 8125kW,逻辑推理阶段功耗为训 练阶段的 10 倍,达 81250kW,训练+推理阶段的总服务器功耗为 89375kW; 2)国内 10 家互联网厂商推出自身的 AIGC 算力模型,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总服务器功耗将达到 893750kW,并考虑数 据中心机柜中交换机、光模块等数通产品的功耗,总数据中心机柜功耗将达到 983125kW。 3)基于用于推理与训练的 AI 服务器中冷板式液冷与浸没式液冷的占比与相应价值量,我们可以测算得出,随着国内 互联网大厂陆续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将会带来34.41亿元的冷板式液冷增量空间与58.99亿元的浸没式液冷增量空间, 总计将带来 93.4 亿元的液冷解决方案新增量市场。

四、温控解决方案重点公司分析

1、英维克: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算力时代加速液冷产品线升级

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夯实平台化、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 控节能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致力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网络、电力电网、储能系统等领域提供 设备散热解决方案。公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15 年):深耕机房温控领域,持续为运营商、ICT 设备商等提供数据中心温控解决方案。公 司成立于 2005 年,起初主要聚焦于 IDC 机房节能空调、通讯户外机柜专用空调、通讯基站专用空调等产品,EC 系列产品广泛运用于国内三大运营商项目,并不断拓展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市场。2011 年公司正式成 为华为、中兴通讯一级供应商,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撰《数据中心空调白皮书》。2013 年,公司连续获得中国 移动 IDC 基地、中国联通 IDC 基地、国内最大互联网公司 MDC、银联 IDC、中石油中石化 IDC 等大型数据中心 项目。2015 年公司接连获得阿里巴巴微模块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建设银行、光大银行项目、新加坡电信数据中 心项目等。

第二阶段(2016-2019 年):不断增强平台化解决方案能力,全面拓展产品应用场景。2016 年公司正式在深交 所上市,开始全面拓展公司产品应用场景,夯实平台化解决方案能力。2017 年公司正式推出 XFlex 间接蒸发冷 却方案并规模应用于怀来、张北、深圳等地的大型数据数据中心。2018 年公司收购上海科泰进入轨道交通列车 空调领域,服务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地铁公司,且公司工业温控配套设备进入多领域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储能 环境解决方案大量应用于国内外储能电站。2019 年公司推出空气环境机,进入室内健康环境领域,全面拓展公 司产品的应用场景。

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强化“端到端、全链条”技术方案优势,储能温控打造全新增长点。2020 年公司成 立智能连接公司,深入液冷核心部件业务,加强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并在中国、欧美等多个国家为储能行业提供液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2021 年公司实现单机柜 200kW 超高功率密度算力服务器全液冷批量交付。2022 年公司分别推出面向数据中心场景的 Coolinside 全链条液冷集成交付方案与面向储能场景的 BattCool 储能液冷 解决方案,将通信、电力、数据中心、地铁空调等多行列积累经验运用于“端到端、全链条”解决方案之中,覆 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28 亿元,同比增长 30.82%, 2016-2021 年 CAGR 为 33.88%;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12.86%,2016-2021 年 CAGR 为 23.28%。9M22 公司实现营收 14.85 亿元,同比降低 1.24%,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降低 22.82%,考 虑到 2022 年 7 月公司实施第二次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对于归母净利润产生影响,经调整后 2022Q3 公司实现归 母净利润 0.79 亿元,同比增长 77.63%。9M22 公司毛利率水平为 30.00%,同比降低 0.38pct,主要由于 2022 年上 半年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三季度后成本端压力逐步缓解。后续随着一体化液冷解决方案的加速导入,公司产品价值 量将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整体毛利率情况。

机房温控节能业务仍为公司的主力业务,储能温控等机柜温控业务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2.28 亿元,其中四大业务板块机房温控节能设备、户外机柜温控节能设备、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新能源车用空调收 入分别为 11.98/6.63/1.84/0.85 亿元,占总营收的 53.77%/29.76%/8.26%/3.82%。2022H1 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分别营 收 3.70/3.79/0.50/0.25 亿元,占总营收的 42.38%/43.41%/5.73%/2.86%,其中机房温控节能设备营收同比下降 30.19%,主要由于营业收入的季节性影响及 2022H1 区域疫情导致原材料供应、生产、物流、安装验收等环节出现 困难,预计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全面消退与 AI 应用的加速部署,公司机房温控业务将快速复苏。同时,2022H1 公司户 外机柜温控节能收入同比增长 29.79%,主要由于储能相关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凭借行业品牌优势与客户基础,国内 外储能业务开拓取得良好成效,2022H1 公司储能温控业务收入约 2.5 亿元,同比增长 68%,带动公司机柜温控业务 快速增长,对营收的贡献不断提升。

公司下游客户来源广泛:1)机房温控领域:公司已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阿里巴巴、秦淮数据、 万国数据、数据港等运营商、大型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数据中心提供了大量高效节能的制冷系统及产 品,积极服务于中国数据中心领域增长最快、技术创新要求最高的创新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市场。2)户外机柜温控领 域:通信机柜设备方面,公司凭借优异的研发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及高品牌认可度与华为、Eltek 等主流客户形成 稳固的合作关系。储能温控方面,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化学储能温控的厂商,处于领导地位,已成为众多国内储能 系统提供商的主力温控产品供应商。3)轨道交通列车空调及服务领域:公司在收购上海科泰后,持续巩固上海地铁、苏州地铁等传统优势市场,并积极拓展郑州地铁、无锡地铁、深圳地铁等全新客户。4)新能源车用空调领域:公司 凭借电空调技术积累,在客车整车场的配套覆盖面不断扩展,已与比亚迪、南京金龙等电动客车整车厂建立合作关系。

机房温控产品类型齐全,涵盖风冷、水冷、间接蒸发冷、液冷等多种冷却方案。公司自成立以来便深耕于机房温控节 能设备领域,截至目前已经形成 CyberMate 系列机房专用空调、XRow 系列高效列间空调、iFreecooling 自然冷却双 循环机组、XFlex 模块化蒸发冷却系统、Coolinside 服务器液冷解决方案等多系列产品,涵盖风冷、水冷、间接蒸发 冷、液冷等多种冷却方案,可应用于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模块化数据中心、企业、政府、金融网点、核心 CBD、 教育系统、公安系统等多种场景。

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加速迭代,充分满足算力升级背景下的温控需求。当前,公司液冷冷却技术涵盖冷板式液冷、 单相浸没液冷、相变浸没液冷等。2021 年,公司 XGlacier 服务器液冷解决方案采用集成冷板式液冷技术、高效变频 水泵、温水冷却技术达到高效制冷效果,并实现单机柜 200kW 超高功率密度算力服务器全液冷批量交付。2022 年, 公司发布涵盖服务器级方案、机柜级方案、一体化机柜级方案、数据中心级方案、风冷散热部分的高效冷却方案、浸 没液冷方案的 Coolinside 全链条液冷集成交付方案,实现公司液冷解决方案的迭代,并与行业内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数 据中心液冷技术标准。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 Coolinside 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已实现 500MW 项目交付,3 月 17 日,公司于 2023 年 CDCC 液冷技术峰会上展示其在算力时代下数据中心液冷产品线的最新成果。 由液冷产品到“端到端、全链条”的液冷解决方案,保障液冷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稳定可靠。一方面,公司可以为 CPU/GPU、内存条、充电桩、电池、电源、雷达等提供液冷板、Manifold 集水分歧管、快速接头、机柜式/插框式 CDU、液冷管路、干冷器等液冷产品。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从全局入手,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链条的液冷 解决方案服务,公司“端到端、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有以下特点:

全链条保障:公司将从各个节点出发为客户打造液冷解决方案,基于自身成熟的研发体系与充足的资源保障,自 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交付、自主服务“四维一体”,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例如,公司快速接 头具有带压插拔不脱落、抗杂质能力强、超长寿命等特点,可使系统安全不漏液;公司液冷管路采用超声波扫描 确保焊缝良率;冷板采用化结构设计保证强度可靠;公司开发全球首款服务器集成测试设备,以高要求加强全链 条把控。

全周期可靠:针对流量不均的传统液冷难题,公司利用管网均流技术和三级动态均流技术,均匀分配流量,保障 系统全生命周期稳定可靠。同时,通过自主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全方位监控系统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 优组合 AI 分析调优,从而让系统 PUE 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2、申菱环境:专用空调设备提供商,助力数据中心低碳节能发展

领先的专用空调设备提供商,致力于为各应用场景提供综合环境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 2000 年,2021 年正式在深 交所上市,是国内领先的专用空调设备提供商,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集成实施、运营维护于一体,致 力于为数据服务产业环境、工业工艺产研环境、专业特种应用环境、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等应用场景提供整体垂直解决 方案。公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2009 年):公司初创阶段,聚焦于专业特种环境空调系统的供应。2000 年,公司正式成立, 起初聚焦于工业工艺、专业特种、高端共建环境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2002 年,公司中标“长江三峡工程”。 2006 年,公司成为广东省首家中标联合国采购的企业。2007 年,公司中标“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项目,2008 年公司产品正式入驻 2010 年南非世界杯体育馆,专业特种空调技术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第二阶段(2010-2019 年):正式切入数据中心温控领域,夯实各场景环境控制方案解决能力。2010 年公司正式切入数据中心温控领域,致力于数据中心制冷制热产品的创新研发。针对低温风沙、高热高湿、严寒极端建设 环境等多种情况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创新研发蒸发冷凝技术、采取液/气双通道、工程预制化解决方案等 为数据中心温控提供专业化解决思路。2016 年公司地铁环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2017 年, 公司再次中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同时,公司也积极将此套解决方案应用于市政建筑与轨道交通系统中, 夯实公司平台化解决能力。

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创业板注册过会,全面拓展公司新能源业务场景。2020 年公司创业板上市过会,2021 年,公司正式在深交所上市。2021 年起,国家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各行业节能转型,公司结合“十四五” 期间的能源体系规划,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业务,如电化学储能温控、锂电工厂转轮除湿设备制造、抽水蓄能温 控等。2022 年,欧洲户储需求持续高涨,公司成立热储公司为欧洲客户提供光储热一体化产品,持续拓展公司 客户资源与业务版图。

各板块增长动能充足,带动公司营收与净利润持续增长,毛利率短期略有波动,净利率保持稳定。2021 年公司实现 营收 17.98 亿元,同比增长 22.55%,2016-2021 年 CAGR 为 16.89%;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40 亿元,同 比增长 12.61%,2016-2021 年 CAGR 为 9.73%。9M22 公司实现 15.56 亿元,同比增长 52.38%,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 亿元,同比增长 63.21%,营收与净利润增长明显提速。2021 年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公司毛利率 下滑至 27.71%,同比下降 2.79pct,2022 年起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不利影响的逐步释放、公司部分溢价能力较强的订 单按照全新的价格体系执行、内部积极调整产品组合、推进降本增效,9M22 公司毛利率环比增长 1.07%至 28.32%, 净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数据服务空调占据公司营收的核心地位,工业空调成为未来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21 年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数据 服务空调、工业空调、特种空调、公建及商用空调分别实现营收 5.52/4.63/4.02/0.88 亿元,占总营收的 30.70%/25.73%/22.38%/4.92%,2022H1 公司数据服务空调、工业空调、特种空调、工程及服务分别实现营收 2.63/2.63/2.05/2.63 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 24.36%/24.32%/18.96%/24.36%。数据服务空调业务占据公司营收的核 心地位,2022H1 公司数据服务空调业务同比增长 42.16%,主要由于华为数据中心业务保持较高增速,公司作为华 为数据中心空调领域重要供应商,相关业务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22H1 公司工业空调业务同比增长 50.29%,业务 发展明显提速。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及新基建的加速铺开,公司特高压、抽水蓄能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加大对于电化学储能、锂电转轮除湿机组、充电桩温控等赛道的战略布局,预计随着数 字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公司新能源业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强劲动能。

公司四大业务板块客户广泛分布于信息通信、电力、化工、交通、核电、军工与航天、VOCs 治理、公共建筑、大 型商用、科研院校等行业领域:1)数据服务空调板块:自 2010 年公司切入数据中心温控后,已与 IDC 运营商、大 型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校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典型客户包括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美团、字节跳动、快手、 京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秦淮数据、世纪互联、万国数据、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国防科大等。2) 工业空调板块:公司基于原先电力行业的技术经验与客户基础,结合国家能源发展与变革的趋势,持续加大对于新能 源板块的战略投入,产品服务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长江三峡水电、乌东德水电、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化学、宝 武钢铁、沙钢、可口可乐、富士康、三星电子、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特斯拉上海、小鹏汽车、明阳海上风电、国电 投海上风电、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中航锂电、南都能源等客户。3)特种空调板块:公司正全面推进以专业特种空 调为基础,专业工程规划实施为依托,基于 AIoT 的智慧能源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垂直一体化数字能源环境解决方 案,产品服务于武广高铁、北京地铁、广州地铁、首都机场、大兴机场、浦东机场、白云机场、秦山核电、大亚湾核 电、田湾核电、军工国防 BM 项目等客户。4)公建及商用空调板块:公司相关产品已服务于深圳市民中心、广州白 天鹅宾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广交会琶洲展馆、南非世界杯主体馆等客户,未来公司将加快在公建及商用领域的客 户开发,一方面加大大型公共建筑及高端商用领域客户的拓展力度,另一方面依托热储公司,加快欧洲市场客户的开 发与渗透。

公司数据中心温控产品类型齐全,聚焦“极端环境保障、超高能效、智能控制”,助力数据中心节能低碳发展。公司 自工业特种环境出身,产品与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节能高效”属性,针对数据中心温控,公司产品包括房间级精密空调、列间行级精密空调、机柜级背板空调、元件级液冷温控系统、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自然冷却冷水机组、DPC 相变冷却系统等,可覆盖多领域多层次客户需求。且针对低温风沙环 境、高温高湿环境、高海拔极端环境等具体极端场景,公司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技术组发与组合,保障温控系 统在各类复杂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满足 PUE 指标的情况下,降低水电等能源消耗。

自主研发多种液冷技术,天枢液冷温控系统已发展成熟。公司多年来自主研发多项数据中心液冷技术,以单相/相变 浸没液冷、冷板式液冷为核心,构筑申菱天枢系列液冷温控系统。整个系统由散热冷源、温控单元(ACM-DCU)、 智能控制系统、预制化输送管网组成,为机房 IT 设备提供节能散热服务。其具备五大优势特点:1)绿色节能,全国 范围内机房 PUE 皆低于 1.15;2)全变频,变频风机及输配调节,保障系统自适应运行;3)高可靠,最不利流量保 障与流量分配,无干烧情况;4)高兼容,系统匹配冷板式/浸没式/喷淋式液冷散热系统,适应多种溶液;5)高灵活, 数据中心选址自由,与环境弱相关。公司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已应用至中国移动南方基地液冷机房项目中,经第三 方权威机构现场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得到市场的成功验证。

3、高澜股份:纯水冷却设备出身,逐步向新能源、信息通信热管理拓展

纯水冷却设备提供商出身,致力于成为覆盖多行业、多领域的电力电子行业热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 2001 年,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电力电子装置用纯水冷却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经过多 年发展逐步成为覆盖多行业、多领域的电力电子行业热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应用领域由传统直流输电、新 能源发电、柔性交流输配电及大功率电气传动向石油石化、轨道交通、军工船舶、医疗设备、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 不断扩充。公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15 年):公司初创阶段,聚焦纯水冷却设备技术积累。2001 年,公司正式成立,同年中国 首套国产化水冷设备研制成功。2004 年,公司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 系认证。2005 年,公司风冷水冷系统研制成功。2009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水冷系统研制成功。2011 年,公司 可控核聚变冷却系统研制成功,同年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2014 年,公司蓄冷空调产品研制成功。 2015 年,公司取得 CAP1400 核主泵核心设备水冷系统,不断夯实在纯水冷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核心竞争 力。

第二阶段(2016-2019 年):创业板上市成功,收购东莞硅翔布局汽车业务。2016 年,公司创业板上市成功。 2018 年通过 CNAS 实验室认证并实施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2019 年,公司收购东莞硅翔 51%的股 权,主营业务增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与汽车电子制造业务。

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成立高澜创新科技,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及 ICT 热管理领域。2020 年公司成立子 公司高澜创新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与 ICT 热管理领域。ICT 领域热管理主要产品方向为冷板式液冷、浸 没式液冷及集装箱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涵盖液冷元器件、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设备集成、系统调试、设备运 维等全链路服务,公司业务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传统纯水冷却设备占据营收重要地位,未来数据中心液冷、储能等业务有望接力助力公司业绩修复。2021 年公司纯 水冷却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工程运维服务分别实现营收 7.06/4.67/3.53/1.05 亿元,分别占 总营收的 42.02%/27.80%/21.01%/6.26%。2022H1 公司纯水冷却设备/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工程运 维服务分别实现营收 1.32/3.26/2.79/0.39 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 15.53%/38.46%/32.88%/4.56%。2022H1 公司水冷 业务订单由于项目投资延缓、客户降价等因素,营业收入有所下滑,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与汽车电子制造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预计未来随着公司数据中心液冷及储能温控产品的加速推出,将有望接力传统纯水冷却设备业务, 助力公司业绩与利润持续修复。

传统业务已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新兴业务正积极进行客户拓展。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与客户积累, 已与西安西电、中电普瑞、常州博瑞、许继电气、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国内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收购子公司东莞硅翔后,进一步打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与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的客户渠道,为宁德时代、国 轩高科、中创新航、比亚迪、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提供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2020 年后,公司加速布局新能 源汽车热管理与 ICT 热管理领域,推进数据中心温控、储能温控、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市场拓展,积极配合新客户打样、 验证与批量生产。

早期以纯水冷却产品切入数据中心热管理领域,后续全面拓展液冷解决方案。公司在 2015 年便进军数据中心热管理 领域,基于纯水冷却产品开发的技术积淀,为数据中心热管理开发抽屉式水冷、机柜式水冷、集成式风冷源水冷等多 种水冷产品,为后续布局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积累开发经验。2020 年,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高澜创新科技,布局 ICT 热管理领域,后续自主研发成功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及集装箱液冷数据中心三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液冷 核心元器件(包含液冷板、快速接头、管路、多种型号和换热形式的 CDU、多功率 Tank、多尺寸集装箱、冷却塔等) 及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包含数据中心设计、设备集成、系统调试、设备运维等)。

4、同飞股份:深耕工业温控领域,凭借液冷技术积累发力数据中心领域

国内领先的工业温控设备生产商,由工业温控向储能、数据中心领域逐步拓展。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始终致力于在 工业温控领域为客户提供液冷、空冷等多种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布局,形成了液体恒温设备、电 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特种换热器四大产品线,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储能系统、半导体制造设备、数据中心、 输变电、电气传动、新能源发电、氢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根据公司产品线,可以将公司发展氛围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4 年):成立初期,主要生产特种换热器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为洗涤设备生产企业。

第二阶段(2004-2009 年):公司结合自身特种换热器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将产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开始涉 足工业制冷设备整机制造,设计生产切削液冷却机和电气箱恒温装置。

第三阶段(2009-2012 年):公司全面进入数控机床和激光设备市场,开始生产水冷却机和激光水冷却机,液体 恒温设备成为公司的主要产品。

第四阶段(2012-2021 年):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公司进一步延伸产品线。纯水冷却单元产品实现 批量生产以及销售,服务于电力电子装置行业客户。

第五阶段(2021 年至今):随着储能行业及电力电子行业的快速增长,公司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为 储能领域客户匹配相关液冷及空冷产品,成功拓展包括阳光电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天合储能等国内头部储 能系统集成商客户。2022 年公司成立数据中心事业部,并与超聚变合作,共同拓展数据中心温控产品业务。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降本增效效果显现,毛利率水平环比回升。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8.29 亿元,同比增长 35.46%, 2017-2021 年 CAGR 为 25.52%;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20 亿元,同比下降 3.84%。9M22 公司实现营收 6.70 亿元,同比增长 12.49%,实现归母净利润 0.86 亿元,同比减少 9.12%。9M22 公司毛利率水平为 26.97%,同比降 低5.57%,2022Q3单季度毛利率水平环比回升2.77pct至29.68%,净利率水平同比持平,环比提升1.23pct至14.01%, 主要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落、工业温控设备需求逐步恢复、公司降本增效策略行之有效、生产效率不断提升。2022 年 10 月 25 日,公司发布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公司(含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核心业 务人员不超过 159 人授予 93.0 万股限制性股票,充分彰显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

液体恒温设备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电气箱恒温装置占比略有提升。2021 年公司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 置 、 纯 水 冷 却 单 元 、 特 种 换 热 器 四 大 产 品 线 分 别 实 现 营 收 4.91/1.39/1.52/0.36 亿 元 , 占 总 营 收 的 59.16%/16.74%/18.28%/4.37%。2022H1 公司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特种换热器四大产 品线分别实现营收 2.39/0.77/0.61/0.17 亿元,占总营收的 59.65%/19.19%/15.17%/4.32%,液体恒温设备为公司最主 要的收入来源,电气箱恒温装置略有提升。未来,随着公司持续布局储能、数据中心、半导体、氢能与新能源换电站 等行业,各板块营业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5、佳力图:专注机房环境节能控温设备,延伸至下游 IDC 优化产业链布局

佳力图是为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领域提供节能、控温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节能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 业。公司成立于 2003 年 8 月 26 日,2017 年在上交所上市,成立之初公司便进入机房环境控制领域,专注于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技术的研发,为数据机房等精密环境控制领域提供节能、控温设备以及相关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历 史沿革如下:

第一阶段(2003-2008 年):专注机房环境控制领域,获得下游优质客户高度认可。2003 年 8 月 26 日,南京 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年公司便成为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专用空气调节行业的国家标准(GB/T 19413—2003)的共同起草者与制订者,并获得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优秀入围品牌称号。 2005 年,公司机房用空调机被华为指定为全国信息中心唯一机房空调专用配套产品,在深圳、廊坊等地广为使 用。2007 年,公司再度取得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入围资格并在综合评分中双双荣获第一,初步打响自己在业内 的名号。

第二阶段(2009-2016 年):成为国标与行标的双重标准制订者,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2009 年,公司在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的福建宁德核电站和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项目中中标。2010 年,公司参 加起草和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YD/ T2061—2009)正式实施启 用,佳力图成为国标与行标的双重标准制订者。2011 年,公司入围中标中央国家机构政府采购中心机房空调项 目,实力持续得到国家认可。2013 年,“佳力图 Canatal”品牌荣获 2013 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2014 年,荣 获 2014 年度中国机房空调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和中国机房空调行业最佳产品。2015 年,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 限公司在杭州阿里巴巴千岛湖数据中心项目顺利验收,同年公司完成股改,正式更名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阶段(2017 年至今):上交所正式上市,优化数据中心产业链布局。2017 年,公司正式于上交所挂牌上市。 2018 年,获评南京市第三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9 年,公司荣获 2019 年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同年,公司 投资 15 亿规划建设“南京楷德悠云数据中心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机柜租用及运维服务等 IDC 基础服务,总 体建设 8400 个标准机架机柜,促进公司在大数据服务产业下游的延伸,优化产业链布局。2020 年,公司三项产 品入围 2020 年工信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技术适用产品目录》。

精密空调和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为公司核心业务,一体化产品为未来发展重心。公司专注于精密空调设备和机房环境 一体化产品两大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通信基站以及其他恒温恒湿等精密环境,其中,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主 要为客户数据中心提供整体化交付解决方案,可满足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户外机柜等多种环境需求,此外,公司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在节能控制方面的领先技术,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业务,包括旨在解决老旧数据中心高能耗问 题的节能改造服务以及数据中心的运行维护服务等。2022 年,公司精密空调实现营收 3.62 亿元,占营收比例 58%, 同比增长 18.1%,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实现营收 2.24 亿元,占营收比例 36%,同比降低 30.6%,代维服务及其他实 现营收 0.25 亿元,占营收比例 4%,同比降低 3.1%,其他业务实现营收 0.14 亿元,占营收比例 2%,同比增长 14.3%。

发展战略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产品线覆盖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户外机柜等多种环境需求。公司目前形 成了包括风冷直膨氟泵系统、风冷冷冻水系统、水冷冷冻水系统、间接蒸发冷系统、智能冷站解决方案等在内的水机 +末端+RDS 系统的一体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降低机房能耗,打造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此外,公司自研的中温和 低温环境恒温恒湿技术的精密空调,已应用于图书场馆、博物场馆、高档酒类储藏室、实验室等智能建筑的环境控制 领域。尤其节能显著的氟泵机组以及配带自由冷却的设备备受市场关注。

6、依米康:以精密空调起家的数字基建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服务商

依米康是以精密空调业务起家的数字基建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服务商。2002 年 9 月 12 日,依米康科技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主要从事精密空调设备生产和精密环境工程承包业务。而后在公司两度战略转型下,确立了以 信息数据和环境治理领域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绿色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定位。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2002-2010 年):专注精密环境领域业务,扩大业务版图。2002 年,依米康正式成立于成都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2003 年,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04 年,公司首次入围中国移动集采招标供应商名单。 2006 年,现代化制造基地落成投入使用;2007 年,收购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并开始为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天津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 20 多家三甲医院提供精密空调设备,成为国内医疗机构的精 密空调设备主要供应商。2009 年,公司成为中兴通讯主要精密机房空调供应商。2010 年,上海和武汉两家铁路 客运专线调度所完成精密机房空调的招投标工作,公司均顺利中标,合计金额超过 5,000 万元,依米康成为铁路 系统的主要供应商。

第二阶段(2011-2019 年):登陆创业板,持续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2011 年,公司正式登陆创业板。2012 年,投资近亿对原有的制造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全面升级,并通过收购深圳龙控、上海虹港、西安华西,丰 富了公司精密环境业务的产品链、拓宽了精密环境领域的服务种类。2013-2015 年,公司先后控股了西安华西智 能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亿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股了上海国富光启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明确了公 司全力打造信息、医疗、环保三大业务板块的发展战略规划。2017 年:依米康智能化绿色产业基地落成投产。 2019 年,全资深圳市龙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公司通过不断收购布局多元化发展业务。

第三阶段(2020 年至今):剥离医疗健康板块,业务聚焦于信息数据和环境治理。2020 年,公司完成医疗健康 领域业务的剥离,逐步实现从多元化战略向聚焦战略的转型。2021 年,深圳市龙控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依 米康软件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业绩受疫情及大宗商品高价扰动,复工复产后营收利润将重回增长轨道。2022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2 亿元,同 比降低 24.6%,归母净利润实现 0.32 亿元,同比下降 2.2%,主要系因新冠疫情,客户要求项目延期、现场不具备施 工条件以及供应链受阻,同时,铜和钢材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销售毛利率小幅下降 0.5 个百分点至 18.7%, 销售净利率小幅上升 0.9 个百分点至 3.9%。随着 2023 年恢复开工,以及新基建、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远景目标、 东数西算等国家政策推动,公司业绩将重新步入增长轨道。

数据中心服务经验丰富,精密空调客户资源优势强。依米康具有二十余年的数据中心服务经验,凭借良好的产品技术 与服务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公司是行业内唯一连续 11 年入围中央政府采购名录的企业,同时连续数年入围中 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集中采购中标供应商名单,还与互联网巨头和诸多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良好 持续的合作,客户资源优势强,精密空调设备主要标志性项目有故宫博物院、中华世纪坛、北京画院、首都图书馆、 中央电视塔等重大工程项目。

精密空调业务起步早,关键制冷设备覆盖多应用场景。依米康数据中心温控产品涵盖多达 10 种制冷方式:风冷、水 冷、冷冻水、风冷冷冻水双冷源、水冷冷冻水双冷源、冷冻水双盘管、热管、氟泵、间接蒸发冷却和新风冷却,产品 类别包含从制冷主机到室内末端和冷凝器,从房间级到行级、机柜级制冷,从大型数据中心应用到小型和微型数据中 心应用,为用户提供高效、节能、可靠的全方位制冷产品。数据中心液冷作为未来低碳数据中心的重要技术方向,公 司研发团队持续投入底层液冷技术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技术平台积累,同时也与多个重点战略客户在液冷方案上的 合作定制开发项目。 依托丰富的精密空调研发经验,进军液冷空调市场。公司凭借多年精密空调研发制造经验,研发团队持续投入底层液 冷技术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技术平台积累,据公司公告,公司已与重要战略客户联合开发浸没式液冷产品,预计将 于 2023 年上半年进行产品测试,公司将把液冷系产品作为未来绿色低碳数据中心的重要技术方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