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现在进入陈皮行业还有前途吗?能否“再火”一把呢?

新会陈皮:现在进入陈皮行业还有前途吗?能否“再火”一把呢?
2024年09月08日 16:11 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还记得2020新会陈皮供需火热那会,不少读者朋友担心陈皮价格涨的太快,于是问老李要不要再存点货,当时老李建议如果是行业的人,可以适当存货当投资;如果是普通消费者,就不必凑涨价的热闹,用多少存多少即可。但从2022年底开始,老李观察发现行业增速开始乏力,开始劝从业者不要盲目囤货,现金为王,谨慎前行。

到了4年后的今天,新会陈皮的热度似乎已退却,市场恢复理性,供求趋于平衡,规模发展平稳。当我们沉下心去观察时下新会陈皮市场,似乎又成了另一番景象,因为不管哪个行业,都离不开涨跌的周期。

对此行业发展问题,老李最近走访了几个新会当地陈皮行业的头部企业和品牌,与几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讨论,从新会产业的本身到外围环境,今年以来新会陈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情况等内容做了一些交流。以下为老李总结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新会陈皮门店

一、新会陈皮销售同比增长明显出现乏力,市场难再“火”

“难搞了!难搞了!”前段时间经营新会陈皮和茶枝柑种植的吴老板,跟着某农业协会的企业成员一起调研了一圈广西和云南的茶枝柑种植,回来后有感而发。

为什么身在新会种植茶枝柑的吴老板,会对广西和云南的茶枝柑产量担忧呢?这里要科普一点的就是,新会陈皮的原材料茶枝柑(也叫新会柑),并不是只有广东的新会地区才能种植,而是南方几乎所有柑橘产区都可以种植,其中就包括广东、广西、云南、湖南、福建等绝大部分地区,而这些茶枝柑,都可以成为广义上的“新会陈皮”原材料,流通于市面上并对正宗的新会陈皮茶枝柑产生冲击。

几乎所有能种植柑橘的地区,都可以种植茶枝柑

吴老板说的“难”,就在于此“供给端”的失控。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读者问老李,究竟新会外围区域茶枝柑(新会柑)的种植数量是多少?这问题目前还没有官方回复,只有新会地区的10多万亩记录可查。但老李认为,这几年火热的陈皮市场必然会推动供给端的扩张,而农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最终的产量必然是几何级的上涨。

对吴老板来说的另一个“难”,就是销售端的增长乏力。回顾整个行情的需求“反转”,是出现在2023年的五一假期后的,此前尚存一些文旅热度仍能带动2023年的春节和清明小长假的新会陈皮市场,而往后至今的新会陈皮市场消费似乎一直是在不断走弱的状态中,不管是正宗的新会陈皮,还是擦边的工艺皮市场、外地皮市场,都在这波下行趋势中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疲软。

整个新会陈皮市场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从起步到爆发后的平稳发展,再到今年行情的下降,也经历了约五年周期。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新会陈皮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跟我们当前火热的新能源或者AI等不一样,其本身不会发生技术革新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变化,或者说市场不是因为其是新发明、新技术而产生的新需求,对应的价格上涨,更多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新会陈皮历史悠久,从宋朝至今数百年也应该是知名特产了,其实新会陈皮的真实状态即名声在过去几百年间虽有知名度但还不属于“响”的级别,甚至在2020年以前的多数存货都仅属于新会以及周边茶叶圈子流通,极少有大量新会皮出现在圈外。

工艺皮

二、市场下行时,“外地皮”比“新会皮”更具竞争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老李曾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到,“工艺皮”在直播和电商行业中成为陈皮市场下行时的“宠儿”,其本身就是有一定“市场优势”的。

首先是成本。跟传统新会陈皮制作的三个标准“新会品种、新会种植、新会陈化”不同,工艺陈皮一般采用外地种植的茶枝柑皮制作,其产地成本会比新会种植的茶枝柑要低许多,同时在陈化时间上,工艺皮利用反复加温加湿等人为操作,让陈皮呈现出经历了三年以上陈化时间的“物理外观”,并通过干燥或者添加香兰素等仿陈皮的气味,让本应该陈化三年以上的柑皮实现了变装,直接降低了时间、管理、仓储等成本,所以工艺皮不管是整体成本还是利润空间,都比传统陈化皮有优势。

再看色香味。陈皮陈化的本质,就是柑皮里面的挥发油、果酸、果糖等成分,经过缓慢氧化后成为黄酮类物质,从外观上的干燥变化到气味变化,再到吃用时口感变化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而工艺皮则因为没有经过缓慢氧化的陈化过程,其柑皮中挥发油仍然是保留了原始状态,因此香味还是果香、果酸等原始味道。

工艺皮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误区,即很多人在没有食用过传统陈化陈皮时,会误以为工艺皮的味道就是陈皮味道。作为干果皮的味道保留,其果香、果酸反而不需要用高温煮泡来释放出来,所以工艺皮一般只需要简单冲泡就可以吃到味道;相反,传统陈化的陈皮还需要持续的沸水煮泡10分钟才完全出味,其相比工艺皮的果香、甜香味更弱,特别是对陈皮的老陈香味不敏感的消费者,会认为工艺皮的味道更符合口感追求。

另外,工艺皮在“外观”上也有优势。因为自然陈化具备不可控性,其陈化过程中柑皮与空气接触程度、仓库的温湿度、果皮的收采时间等等不同,都会导致陈化出来的陈皮有味道和外观上的差异,总之陈化时间越长,客观存放环境的多个因素都会影响到陈皮的外观,而工艺皮采用短时间、集中仓储、统一采收的优势,能保证人为干预后陈皮出品的标准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消费者质疑,为什么工艺皮每一片都非常标准,而自然陈化的化感觉外观多变的原因。

最后是供应量大且能持续。新会产区目前的茶枝柑种植量已经达到相对饱和的15万亩左右,而外围的种植量还在不断增加,非正式统计已经过百万亩。按照工艺皮的制作成本和手段,一般都是采用外地茶枝柑皮为原材料,所以在本地皮供给不稳定、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以量大价优的外地皮作为工艺皮原材料,就可以实现快速制作且出货的玩法,满足到以微商、直播等快速卖货的商业模式。

所以总的来说,看起来很假,但实际上一点也不真的工艺皮,还是很有“市场”的。

工艺皮

三、新会皮市场受到“低端化”冲击,工艺皮、外地皮仍是“市场主力”

许多人声称,非新会所产便非新会的,即为“假皮”,只要种植于新会即可,无需理会其他“非新会陈皮”。实则,当下横亘在新会陈皮市场面前的已不单是“真假问题”,更有大量周边柑皮海量产量的“围追堵截”。

前文老李曾言,在消费行情向好之际,众人皆在寻觅正宗佳品之时,种植于新会的新会柑自然不愁销路;但反之,在行情欠佳之时,消费者皆会因“价格”因素而步入“劣币市场”,即他们更倾向于接纳价格低廉的产品,而非品质优良的产品。

如此一来,问题便应运而生,这些外围的茶枝柑相较于新会种植,呈现出成本低廉、产量庞大等特性,瞬间便能填补正宗新会皮的空缺,这便是为何在某多多上仍有月销几十万单“新会陈皮”的盛景,而坚守售卖正宗新会皮的商家却难有两三单成交的缘由。

工艺皮

四、跟外地皮竞争的背景下,新会陈皮必然需要迈向“中高端”市场

其一在于成本,老李此前已然剖析过,在与其他产地区域的陈皮横向相较时,新会陈皮不管是在土地、劳动力,还是管理等方面的成本,皆不具自身优势,反之需凭借品牌附加值来谋求发展,若走低价路线,必然沦为“劣币(假皮)”。

其二是从传统及行业的发展而言,新会陈皮的定位一直是陈皮品类中的翘楚,这并非是在现代市场宣传中方才普及的,而是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金字招牌,故而“走低端化”无疑是舍弃自身历史沉淀的优势。

最后,近几载整个新会陈皮市场的发展趋势亦是朝着中高端迈进,而低端市场更多地让与了工艺皮、外地皮、果汁厂皮等发展,虽说偶尔会有假冒的情形浮现,但历经这几年的行业监管,当下个体经营“新会陈皮”亦需办理相关认证与手续,规避了早年于朋友圈大量出现的天马村长、茶坑村长之类的尴尬局面。

虽说新会陈皮的“招牌”得以守护,然而行业秩序却在悄然变化之中。当下新会陈皮的市场规模仍在拓展,不过此般拓展并非新会陈皮产品消费本身的扩增,而是周边产品以及行业品牌力的扩张。身为行业商家,在市场下行之际所能为之事,便是审慎前行,兼顾“开源”与“节流”。当下行业已然步入“洗牌期”,愈来愈多的商家与品牌将会被淘汰出局,因而阶段性的“开源”工作必然难以施行,那么在“节流”方面也要做到不再盲目扩张,秉持现金为王的理念,存活更久方为赢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