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AI:绝不能打输的一仗

小猿AI:绝不能打输的一仗
2025年04月15日 21:30 桃李财经

前记。

今天,小猿召开发布会,不少圈外人又“沸腾”了,桃李来给行业“降降温”。

出品|桃李财经

01.

发布会的主角,自然是全新款的「小猿AI学习机」,首发价5999元,让原本格局即将清晰的学习机战场,再度硝烟弥漫。

基本可以定论,这是最后一家入局的教育大厂,有点1941年美国正式参战,局势瞬间反转内味儿了。

02.

不得不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小猿在「学练机」大获成功之后,还要推出一款「AI学习机」?

于消费侧来看,学习机早过了早期的蛮荒阶段,大多数“冲动决策型”家长消费,被收割地差不多了,其实并不是一个“抢夺低垂果实”的好时机;

于供给侧来看,无论是硬件、系统、软件等供应商,还是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种草方式、营销策略、品牌心智,各家开始趋同,差异化是很难凸显的;

那为什么小猿,还要吃力不讨好,带有轻微打脸性,在此刻释放出研发十八个月的大招。

03.

这就是小猿这家公司的特殊性了。

去年底,我在《摸着小猿学练机的石头过河》一文里有提到,高管团队特别“不职业经理人”,仍然保持“创业团队”的气质,坚守第一性原理的决策逻辑。

造出学习机,卖出学习机,都不是学习机生意的第一性,让孩子用上学习机,且产生正向的教育价值,才是这个商业闭环的根本。

学练机的底层在于“练”,用极其克制的墨水屏和UI,让用户练起来,才能确保基础的学习效果,所以小猿学练机的北极星指标,从来都不是销量,而是日活/销量比。

新一代的小猿AI学习机,它的底层在于AI。

04.

2023年3月,百度发布文心一言;2025年1月,DeepSeek爆火横空出世。

中间整整40个月,其实是国内对AI,从「愚昧之巅」到「绝望之谷」的过程,所有人都在早期摸索阶段,有可能出现小众奇迹,也大概率会随时归零。

刚猛激进和温和跟随,都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没必要马后炮盖棺批判。

但小猿确实运气好,因为对教育第一性的坚持,没有过度磋磨团队士气,也没有消耗品牌势能,更没有浪费太多子弹。

所以,在「开悟之坡」反而能站出来,冲刺一把,Timing太重要了,太早容易炮灰,太晚长期被动。

05.

什么是AI学习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行业标准。

文科生觉得,「不是为学习机加入AI,而是为AI定制一台学习机」,二者区别在于,前者在为卖货增强概念,后者为学习场景优化链路。

小猿官方的定义,「AI诊学练一机闭环,诊的准、学的透、练的精,全场景解决孩子学习问题」。

大白话解释一下,为什么说AI的教育拐点到了,就是因为有了强推理能力,个性化问诊每一个孩子,千人千面引导学习,以及提高练习的准度和效率,才能让精准学习成为可能。

06.

延展一下定价及产品策略。

别被大几千的价格唬住了,什么跑分第一名,8重护眼认证,都是常规的营销话术,还要回到教育场景本身,它究竟为什么这样做?

顶配硬件的决策逻辑,绝不是卖出高溢价,有两个不能明说的动因。

一是,学习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机的硬件周期普遍在3-5年,需要留出未来本地算力的冗余空间,如此第一代的AI学习机用户,才能保持学习的连续性。

二是,通过价格,反向筛选出对AI教学预期最高的客群,他们本身教育条件优渥,更有可能实现第一批AI教学效果。

都得回归教育第一性,才能理解这些很“反常识”的商业决策。

07.

同理,为学习机配了一个智能基座,其实就是一台Mini打印机,也是为了适配教学场景,让学习链路更无缝丝滑。

还有一个讨巧点,独家研发家庭作业辅导系统,这才是「入口级」的应用,配合智能扫描摄像头,家长端实时查看孩子作业完成进度,体验过一次,就知道有多实用。

其它,全学科打通六维知识图谱,15亿+精题题库,1v1AI家教, 20000+课时精品课、AI陪伴机器人等,请参考通稿,不一一赘述。

08.

个人看来,这场发布会的内核,并不是备受关注的AI学习机,而是小猿AI这款APP。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移动互联网初期,是某家手机厂商出货量大,还是微信用户量更大?

学习硬件是一个短期更成立的商业闭环,但跨平台的应用长期来看才更普惠通用。

小猿AI APP拥有除了学习机特殊硬件外,几乎全部的核心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批改、错因分析、特级名师讲解、互动预习、百科小猿、AI心理健康守护,以及首创的“记忆模式”等。

于其中,也能看到猿辅导的“野心”,小猿AI才是绝不能打输的一仗。

09.

回看2010年,iPhone 4标志着智能手机基本范式的成熟,一直延展迭代到今。

如果穿越到2035年,你同样会发现,这一波的AI技术革命范式,框架也已经基本成熟,接下来就是浪潮滚滚的AI大应用时代。

初始阶段,最容易自我欺骗的误区是,“过早接受所谓市场的检验”。早期市场是具有迷惑性的,敢于接受用户的检验,才是更接近真相的方式。私下接触小猿团队,他们一直反复念叨的是,AI解决了哪些具体场景的难题。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门“快生意”,看不到AI长坡的新复利,三五年后家长的新口碑,当下所有的冒进和份额都是虚妄。

10.

当真正的淘汰赛开始,比拼的将是心力。

桃李财经 · 碎碎碎念

2025.04.15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