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昔日对医疗不屑一顾,如今或将高攀不起

苏宁昔日对医疗不屑一顾,如今或将高攀不起
2022年11月30日 09:29 深潜atom

本文系深潜atom第583篇原创作品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或许是苏宁最害怕的归途。

最近几年,因为投资不顺利陷入债务危机,苏宁很缺钱。2021年,为了挽大厦之将倾,江苏国资、阿里、华泰等联合入股苏宁。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对苏宁持股比例已经下滑至20.35%,阿里系大将黄明端接棒张近东成为董事长,苏宁进入阿里时代。

黄明端治理下的苏宁也开始积极自救。前三季度,苏宁总营收达555.4亿元,同比下降51.95%;净亏损45.45亿元,同比减亏39.94%。对于当前的苏宁来说,在不停关店节流的同时,开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2日,苏宁注册江苏苏宁易医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疗市场巨大,单纯医疗器械在2020年市场规模就达到了7789亿元,预计2020年到2030年将保持11%的年复合增速。

2021年618全面启动之时,苏宁推出自营线上大药房业务,不过似乎并未掀起水花。那么问题来了,再次出发的苏宁能否抓住这一脱困秘宝吗?

△苏宁大药房

01

医疗是不是苏宁的解药

互联网普及之前,苏宁和国美双雄几乎垄断了家电市场,卖场遍及全国各地。2007年,张近东甚至以351亿的身家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张近东和苏宁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3C和家电市场骤变,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冲击了传统企业的市场,再之后苏宁正与国美、京东在价格战上打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在2015年,苏宁获得阿里的约283亿元的战略投资,让苏宁顿时“暴富”。

自此之后,苏宁开始广泛布局,200亿元入股恒大、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2.7亿欧元收购国米,投资版图涉及体育、物流、地产、电竞等不同产业。前苏宁员工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苏宁一向是什么都要试,但又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

苏宁似乎没有投资天赋,比如天天快递和国米几乎年年亏损,恒大更是暴雷,一系列的资本操作,让苏宁爆发了债务危机。2018-2021年,苏宁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78%、63.21%、63.77%、89.66%,一路飙升。此时此刻苏宁是严重缺钱的,阿里的入局,成为了苏宁双刃剑

为了缓解困境,苏宁一方面优化渠道和产品,比如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以抗衡京东、阿里,弥补自身线上销售能力的不足。又比如在南京徐庄落地了全国首家苏宁易家广场店,提供更多线下综合服务;另一方面,苏宁开始拓宽产品类目。苏宁医疗因此问世,业务遍及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销售,企业管理咨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

△苏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在如此逆境下,苏宁为何选择拓宽医疗类目呢?首先是,医疗市场足够大。普华永道发布的《2021年中期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显示,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资本层面,在医疗健康服务并购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累计总额超过2800亿人民币。特别是,经过了疫情和电商的洗礼后,健康意识逐渐崛起,这一市场将会持续增加。

在苏宁之前,阿里、京东、联想、华为、美的等众多巨头都已经实现了对医疗的布局。从目前的结果看来,成果显著的几乎只是京东、阿里和联想几家。不过,联想的做法以投资为主,从时间到资金和资源上,都不适合苏宁。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道路已经走通,更适合苏宁模仿和跟随。此外,从销售的角度上看,对医疗器械的销售是苏宁销售经验的平移,综合投入更少。

02

苏宁已经错失良机

30年的积累,让苏宁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专属的销售渠道,这是苏宁做医疗的优势。

无论是药品,又或者是医疗器械,还是保健品,消费者购买之前,都需要对销售渠道产生信任关系。这也是为何,当前医疗产品的销售大多数集中在线下医疗机构和线上少数的大企业。脑白金,作为一款效果并不出众的保健品,因为电视台的背书,最早享受到了市场红利。

京东健康的成功在于,一个很大的关键点就是母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多年累积的口碑。多年在3C家电领域的投入,让京东销售医疗器械有先天优势。2022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用于体外检测的医疗器械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67%,覆盖消化道出血、肝炎、流感、HPV等40种以上病症类型。

对医药的销售,京东健康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对医疗的尊重。京东健康使用了京东物流全国范围内的20个药品仓库和超过450个非药品仓库,京东大药房药品“自营冷链”能力已覆盖全国超240个城市,京东大药房线下DTP药房拓展至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同时,京东健康积极与其他药店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在医疗机构的拓展上,京东健康同样投入巨大,从很多医生处获得了大量订单。

品牌上看,经过30年的积累,苏宁的品牌是值得消费者信任的,特别是在医疗器械层面,与苏宁的属性更是十分契合;其次流量和服务上,苏宁线下+线上的模式,在丰富销售渠道的同时,亦可让消费者享受到对应的线下服务,更容易让人信任。

△线下门店

从业务上看,医疗和互联网几乎是两个关联并不大的圈子。对于苏宁来说,首先要厘清两个领域之间的关联和区别。苏宁医疗的法定代表人为许宏平,除了苏宁易购外,叶国华和冀怀远也通过南京玖玥玖企业管理中心间接持股,这三个人都是苏宁的高层,并未见到医疗行业的经验和资源。

当前的苏宁医疗,最需要补齐的是,从0开始对医疗的认知和医疗资源的快速拓展。当然,苏宁易购可以从其他企业挖人,但在医疗圈,操盘人不懂医疗几乎很难做好业务。更何况,医药电商并非一片蓝海,且不说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这样的国际巨头,甚至微医、圆心等独角兽企业在资金和资源上,都比苏宁医疗要强,苏宁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苏宁另外一个创始人张桂平,在2016年成立50亿元规模的医美投资基金,正式入局医美赛道。截至目前,已经收购11家医美医院及诊所。2022年上半年,苏宁环球医美营收7491.23万元,仅贡献了总营收的6.62%。不知通过苏宁大药房,苏宁医疗是否积累一些行业经验。

另外一个家电巨头,在白家电产品陷入瓶颈之时,也选择押宝医疗。美的不但收购了库卡与和华瑞博,力图在医疗机器人建立优势。同样出资数十亿入股万东医疗,布局医疗影像。此外,在数字化医疗和智慧化医院和疫苗等多个领域押注。不过,自2021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已经重估医疗行业,众多医疗企业市值下滑严重,美的也未能享受到医疗带来的资本红利。当前入局医药电商,至少资本层面很难为苏宁带来足够的回报。

当前最考验苏宁医疗的是,有没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和动力。去年7月深圳国资退出后,为了拯救苏宁,江苏国资、阿里、华泰等联合入股苏宁。张近东已经失去了苏宁易购的控制权,阿里系前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成为了苏宁的董事长。人事动荡之下,苏宁医疗似乎短时间内很难有所建树。最值得关注的是,若苏宁健康与阿里健康展开合作,又会有什么样的火花。

风光之时,苏宁投房企,玩足球,对医疗不屑一顾,如今再回顾,已经错失良机。终是让人想到那句网络语,“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