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人工智能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活”起来

传媒观察|人工智能让传统手工艺非遗“活”起来
2021年08月31日 10:06 人民资讯

编者按:作为人类知识技能和审美情趣的结合,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面临“难进难出”的困境。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樊传果,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孙梓萍,在《传媒观察》2021年第8期发文认为,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开始尝试新的传播方法,例如短视频直播、展会营销等。这些活动对于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现有的传播效果来看,仅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略显单薄,绝大部分视频作品由非专业人士拍摄制作,内容上简单记录,风格单一,缺少对传统手工艺非遗内在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难以覆盖其背后庞大的数据群。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生产传播领域的新兴科技,为传统手工艺非遗的宣传推广带来新的方法手段,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对象也都因此产生了明显的变动,最终达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

一、人工智能赋能:助力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

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概念构想到今天的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三次发展与应用热潮。与之前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对象不同,商业需求是主导本次热潮的首要因素,以科大讯飞、BAT、微软、腾讯为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性开发,大批小型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专业化的智能服务产品,逐步构建了包括医疗、司法、教育、工业、服务等在内的人工智能生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不仅提升了其应用价值和影响力,而且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传统手工艺非遗作为人类知识技能和审美情趣的结合,属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也为其传播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传统手工艺非遗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赋能,例如东阳木雕的手机3D样板间和AR虚拟家具展等等,但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仅仅将人工智能作为传统手工艺非遗信息记录或展示的一种工具,主要为专业研究人员在检索、查阅时提供数据库方面的便利。事实上,现有的数字化应用不单单是一种抢救性措施,也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效传播奠定了扎实基础。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传统手工艺非遗数字化传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基于3D模拟、全景拍摄、音视频讲解等表现形式的线上虚拟博物馆。一般设置在线下博物馆或展览厅,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进入,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更为原始真实地对展品进行再现讲解。二是借助AR智能眼镜等移动工具开展的互动性体验。基层文化机构和小型文化传播企业可以与提供专业性服务的小型技术公司进行合作。2017年,专注于提供可量产智能眼镜技术方案的服务平台TopSmart联手传统手工艺非遗苏绣,参观时只需佩戴上AR智能眼镜,就能通过第一视角感受传统刺绣工艺的制作过程和作品介绍,借助AR技术,原本静止的刺绣工艺得以动态展示。三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传播的H5互动小游戏,利用社群效应和用户自身所处的社交网络环境进行扩散,能够极大提升传统手工艺非遗的传播速度广度,甚至引发新一轮爆炸性的讨论。

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和情感天赋的延续,人工智能在认知理解领域的深度学习速率远超人类。在传播领域,人工智能有着极强的实用性,例如自然语言技术、实时学习技术、跨屏识别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等。数字技术的嵌入使得虚拟信息与有形样态共存,非遗资源可及性和体验性都有所增强。通过技术赋能,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融入当代文化生态之中,使其健康地生存发展,并不断生长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

二、智能化传播:人工智能赋能下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的新路径

(一)主体物化:传播主体的数字化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着由物理世界组成的二元空间向着由数字信息参与甚至主导的三元空间转变,“物”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人”,成为传播主体,直接发出信息。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催化下,人机传播呈现常态化的发展趋势,智能设备不仅仅是一个有效的交流渠道,也是新的交流对象。通过自然语言的理解、生成和机器实时学习技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成为虚拟的传播主体,进而成为非遗传播过程中的“虚拟传承者”,数字文化主体的概念被实际应用到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播之中。相较于人类传承者,人工智能在学习效率和逻辑梳理方面有着极强优势,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原始数据和资料,将非结构化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组织串联起来,还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受众在不同文化传播环境中的特定需求变更已有的知识输出方式。随着包括图像、视频、语音、虚拟身体在内的深度合成(Deep synthesis)技术日趋优化和完善,通过自主学习与算法调整,智能技术得以进入“自主操纵”“自动合成”的全新生产阶段,从而完成从单纯“复制-粘贴”到自主“学习-优化-进阶”的跳跃。2018年,在上海国际茶业展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茶密T-master大师壶通过对陆羽《茶经》中泡茶技艺的解析,将茶种、工序、温度、时间等信息数据化,借助传感器对泡茶动作进行识别判断,通过云扫码技术智能识别茶叶,自动确定茶叶在不同品种、份量情况下的泡制时间和温度。原本需要茶艺师长年进行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茶叶文化,若配合人工智能则可以实现短时间高效率的技艺传承和传播。

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突破语言理解壁垒方面也有突出优势。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使得传统手工艺在传播中的原始语言大多是地方方言、俚语。针对这些地域色彩浓郁的语言文化,现有的翻译系统不能灵活地给出最为贴切的解释,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反复听取辨识。而对于步骤、制法或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翻译,传统手工艺非遗所处的地域文化也常常难以与受众所处的文化语境匹配,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翻译人员的语言水平和语言习惯等不可控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信息的精确程度。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的语言翻译功能实现了结合上下文语境的多语种流畅翻译。通过语音采集、匹配,对非遗传承人的语音进行输入处理,再通过语音翻译、机器朗读等方式输出,最终做到像人类一样自由流畅地沟通交流,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提升了传统手工艺非遗在文本内容方面的传播效率。“满足普通受众认知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定制高端、特定服务”,将少数民族的地方语言翻译成汉语或其他语言,完成在各种语言系统之间的自由切换。

(二)跨屏识别:传播对象的关联化、交互化

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当受众身处某个非遗文化区域时,不仅能扫码进入数字非遗博物馆等线上虚拟平台,传感器还会对其进行实时定位,向受众手中的各个设备自动推送相关的非遗内容、线下体验地点等信息。借助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将多方数据源中产生的设备ID及相关ID进行关联,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设备终端为支点的ID资源网络,真正实现非遗数据的全方位打通和多个ID的全体系覆盖。数字媒体时代,同一个传播受众持有多个设备终端,同一个设备终端中存在多个ID账号。不同设备和应用之间存在的数据壁垒会导致用户数据的分散化和无序化,不利于传播者对受众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和分析。借助5G技术的数据传输环境,搭载RSS定位技术和无线AP定位技术的传感器设备终端能够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跨媒体智能技术则能够在各个源数据之间建立关联,更好地对跨屏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和标签定向,从而针对已有受众及相关潜在受众进行全方位的跨屏传播。

通过自然人机交互技术,以受众的原始生理数据指导传播内容的生产创作,形成内容传播和用户反馈相互促进的良性闭环。各类生物传感器实时采集传播活动中的受众生理数据,例如脑电波帽监测脑电波变化、热成像和面部识别技术采集用户行为,再对用户的原始生理反应进行量化分析,更好地实现对用户体验的理解和加工。同时,反馈式交互技术在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发布、反馈和交流,广播式传播由此转变为社交化传播。而混合增强智能的加入,建立起双向反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体验式交互技术通过和人机混合增强技术结合,可以构建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上弥补空间环境差异带来的体验感差等不足;另一方面,人机混合现实将人类的理解力和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数据和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存在,而是展示出人性的一面”。

(三)场景搭建:传播内容的深度化、活态化

2019年2月,OpenAI 发布了一项擅长处理语言建模和文本预测任务的大规模无监督语言模型GPT-2。它能够进行输入文本的阅读、理解、翻译、总结等工作。在挖掘深度信息、提供精准信息的基础上,GPT-2能够自动生成连贯、个性化的传播内容,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自动获取并组织相关的文化资源完成问答;再辅之以高效的搜索和检索功能、自然语言识别和机器人技术,进而实现非遗展示效果的个性化输出,满足受众在认知层面的基础需要。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分发机制不断进化完善也有助于打破预设用户观点而造成的信息茧房,通过影响受众获得的信息进一步形塑其对某项传统手工艺非遗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逆淘汰现象。

随着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结合具体的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对传统手工艺非遗及其生长环境进行深度模拟,对非遗资源进行语音识别、图像扫描,再结合虚拟现实的智能建模技术,在保留细节特征的基础上对人文环境、建筑风格等概念化的场景进行智能优化再现,搭建出一个仿真环境,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生动化展示传播。观众借助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移动和旋转等自然动作自主选择观看角度和体验方向,在传统手工艺非遗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中全方位地观看、感受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产生强有力的、独特性的体验式、场景化传播效果。

(四)感官扩展: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和无形化

可穿戴设备作为新的传播媒介,能够扩宽人的感知能力。提高人与信息的交互能力,增强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济大学数字创新中心将传统的刺绣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以传统旗袍为载体,利用智能纺织材料和算法,使原先静态的龙凤花鸟顿时活了起来。在一件旗袍上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四季变化,从新叶抽芽到繁花盛开,从金风玉露到白雪皑皑,人工智能技术为静态的手工艺品增添了新的动态表达维度,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互动式体验是调动受众积极性和帮助受众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也是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展示传播的重要方式,可穿戴设备不仅更新了传统手工艺非遗产品的信息接收方式,更有利于参与者以主观体验的形式进行智能化传播。可穿戴设备的多种感知能力(语言、动作、位置等)和图像识别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记录、计算、呈现的方式完成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信息交换。整个过程犹如传承人亲临现场,可同时对几名或十几名体验者进行一对一教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还能针对不同的体验者提供定制化的体验服务,达到言传身教的传播效果。人工智能作为助教协助非专业人士制作专业化的手工艺品,让传统手工艺非遗向着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推广。随着数字交互技术的发展,媒介设备和用户的交互方式越发简洁和无形,而人工智能的加入和应用,使传播媒介向着人类生物学本性的方向演进,扩展人类交流能力和范围的同时将信息损耗降到最低。

(载《传媒观察》2021年08月号,原文约8000字,标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此为节选,注释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和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人工智能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传果,江苏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孙梓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研究生

来源:光明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