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无人机黑科技,助力电网安全迎峰度冬

5G+无人机黑科技,助力电网安全迎峰度冬
2021年11月29日 17:11 人民资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毛剑雷 通讯员赵琴 王幕宾

11月24日,上轮寒潮的余威尚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4名工作人员,穿着冲锋衣,带着5G无人机、微气象等观冰覆冰监测装置,冒着零下1度的低温,跋山涉水前往500千伏强明强州线,这是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共同开发的5G+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日常一瞥。入冬以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负荷预测,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充分做好迎接最强寒潮的准备,全力确保今冬明春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宁波冬日的山区,寒气袭人。新一轮宁波国网重要线路防寒特巡中,严传标和同事们无暇顾及风景,绕着蜿蜒曲折的盘山路,驱车一小时终于到达了山脚。“车子没法开了,我和李想徒步上山,你俩找个合适的位置,对线路进行通道巡视。”说完,严传标从车上一跃而下,却被眼前的一幕惊掉了下巴。原本能踩着石头过的溪坑,因前几日持续降雨,变成了水流湍急的溪沟。“这下要淌水啦。”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他们脱下鞋袜,挽起裤脚,肩抗设备,径直朝向冰冷湿滑的溪沟走去。

位于山区的线路和铁塔,总是看着近,实际隔得远。半个小时后,他们靠着手和脚,总算来到了强明线125号塔下。“今天的任务是安装调试微气象装置。”李想边准备边说:“它可以实时监测线路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我们不需要跑到现场,就能得知线路运行状态。”

在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面前,输电线路最怕覆冰,严重时将引发线路大面积跳闸,甚至发生倒塔、断线等事故,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而微气象等观冰、覆冰监测装置相当于“千里眼”,是电网科技防冰的一大利器,线路运维人员只要在监控大厅,轻点鼠标,就能实时查看山区杆塔的覆冰情况。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在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安装图像监控601套,微气象监控328套,覆冰监控116套,实现了对近365回线路的全覆盖。

此时,在山脚下,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集红外测温、通道巡视功能的M210无人机缓缓起飞,在特巡人员崔健的熟练操控下,朝着远处的铁塔飞去。崔健通过操控屏,查看无人机实时传回的图像与测温数据,仔细检查线路是否存在开裂、发热等缺陷。半个小时后,巡视结果一切正常。

“传统无人机与控制台之间主要采用2.4G公共频段的WIFI或厂家私有协议通信,有效控制半径小于2公里。而利用5G高速移动切换的特性,无人机能在相邻基站切换时保障业务连续性,从而实现自主对具体杆塔、线路等关键部位进行精细化巡检,拍摄的4K高清视频将实时回传至人机协同管理平台,智能分析系统快速找出故障隐患点,自动触发干预机制,同步将问题点信息和相关指令传送至飞管平台,进一步推进工作闭环、生产力解放。”宁波电力工作人员说。

500千伏强明强州线位于人迹罕至的四明山深处,总长90.7千米共227基铁塔,是宁波电网的供电“主动脉”。“换做以前,仅靠人工巡视200多基塔需要10多天,现在,5G无人机巡检已是常态,一周就能完成之前半个月的工作量。”崔健拍了拍手中的无人机得意地说。入冬以来,该公司已巡飞55回线路总计657千米共2130基塔,以更智慧和高效的巡检效率,守护电网从容度冬。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工作人员说,“利用5G低时延、大带宽的特性,可使工作人员在地面通过5G技术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并利用无人机上带的5G摄像头,将图片视频实时回传到控制台,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发现问题隐患,并自动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分析,发现设备缺陷等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

目前,通道、树障、杆塔精细化5G机巡效率较人巡效率分别提升约5倍、3.5倍和4倍。浙江移动工作人员说,“这是一个充分展现5G属性的示范性行业应用,对5G网络的覆盖、性能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公司上下专门成立攻坚小组,联合多个部门骨干,实现了多项5G电力应用的技术突破,也打造了清晰合理的5G切片应用的商业模式,在全国范围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预计到2023年底接入终端将突破2万台,其中大部分都为控制类终端。”

来源:钱江晚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