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如何建郑州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五大重点任务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如何建郑州出台实施方案明确五大重点任务
2022年05月22日 00:00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郑州日报

(上接一版)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目标,围绕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政务服务等领域,探索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以引领汽车和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依托自动驾驶重点企业,在中原科技城、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中牟县等重点区域,开展“5G智能网联微公交、公交、乘用车、无人环卫+车路协同”应用示范,三年内投入3000辆自动驾驶汽车,面向全开放复杂交通流,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形成新郑机场到郑州东站、北龙湖、智慧岛等重点片区多向连通,与地铁无缝接驳的“主干线—支线—微循环”智能出行系统。

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

实施人工智能研发专项,支持重点高校院所和创新龙头企业,加强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人机混合智能、区块链、自动驾驶、智能装备成套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自然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一批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依托河南省科学院和宇通客车建设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研究院,建设完善空港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郑州大学建设智能传感器研发中试基地。

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统筹利用省、市高端人才计划,引进培育20个人工智能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培养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人才3万名以上。

构建开放合作机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文交流、技术转移等合作行动。鼓励行业头部企业、国内外知名机构等在郑设立人工智能研发机构、开放式创新平台、专业孵化载体、人才培训中心等。支持本地企业在海外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离岸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分支机构。密切郑州都市圈城市合作,构建人工智能研发在郑州、应用在全省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格局。

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培育、模式创新等方面予以精准支持,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实施人工智能标杆企业培育工程,着眼细分领域,突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一批人工智能高成长性重点企业,培育30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形成5~10家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创新主体。

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以中原科技城为核心区,抓住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契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郑州高新区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国家863软件园等专业园区为重点,开展智能传感器、智能教育、智能翻译等研究,发展壮大智能传感器产业。以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金水区为重点,开展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

壮大智能传感器产业。重点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和汽车传感器,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成国际一流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打造超1000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培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产品和关键技术,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建成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打造2000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提升智能终端产业。提升高端手机产能,推动智能手机产业加快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发展新型智能终端产品,打造6000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发展智能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盾构及工程装备、智能综采设备、智能矿山运输设备,推动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应用,打造超1000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完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建成5G基站6万个以上,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动“全光网郑州”全面升级,实现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300G以上,构建郑州“米”字形通信网络枢纽。

建设中原大数据中心项目、河南省信息中心迁建项目(二期)工程国家政务外网灾备中心项目、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三期工程项目等,提升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中心机架达到12万架以上。

提升人工智能治理水平

加强郑州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构建“一网统管”一体化运行中枢,强化数据贯通,各开发区、区县(市)结合各自“一网统管”目标制定基础数据分类目录,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等作用,构建高效运转的城市治理协调服务中心。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和体系,确保数据资源安全高效可信应用。

保障措施方面,我市还将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示范等。探索设立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