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劳动报
被打上“不务正业”标签,如何破解?
专家:这些职业,需要被肯定
■事件回顾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口腔卫生技师、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会展搭建师……这是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的今年我国最新发布的19个新职业。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了多批新职业目录,至今已有6批93个。
随着越来越多新职业的产生,从业者队伍日益壮大。主体是年轻人,有的紧跟科技前沿,投身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等新技术领域;有的则向下扎根,在日常“最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业中忙碌。
职业“上新”,给广大青年带来许多新机遇新选择,不过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不少年轻人陷入“成长的烦恼”,如身份和职业标准难认定、保障责任无法落实、职业晋升缺少渠道……据了解,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小黄就有这样的烦恼:她乘着短视频的风口自主创业,运营2个自媒体账号,一个是直播评测及推销各类美妆产品,另一个则是分享日常生活,全网粉丝数超250万,每天有好几万个网友看她直播。尽管工作量很大,但产出、收益比当翻译的同龄人高很多。可一度在旁人眼中,她的工作是“不务正业”,随时随地可能失业,不被大家看好。
如何破解以上这些新职业“通病”,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网友声音
对于这些新职业的出现和发展,网友们评价不一,各有各的观点。
部分网友认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职业在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给市场带来新活力和新机遇的同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身份和职业标准难认定、保障责任无法落实等。“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新职业的规范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有网友留言表示。
也有网友认为,新职业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我们要更包容一些,不能简单地将新职业视为‘不务正业’或‘非正规就业’,要加强对新职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新职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还有网友指出,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新职业的出现。“对于从业者来说,要想在新职业中脱颖而出,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只有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上岗!”
■专家观点
有专家总结表示,如今社会上涌现的新职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但过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这些职业,需要被肯定。”相关专家提出。
与传统职业相比,新职业青年工作方式弹性、流动速度频繁、工作地点随机。这让他们面临不少压力:没有保障的五险一金、家常便饭的熬夜加班、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休假时间,还有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劳动关系的不明确以及用工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在这些方面加强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是眼前的紧迫任务。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要及时对新职业进行规范认证,并配套学习课程和专项考核证书等。“新职业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助推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细化,但目前部分新职业没有统一的职业认定标准,容易造成新职业称谓滥用,对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整理 朱兰英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