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zhì”造致胜

武进,“zhì”造致胜
2025年01月24日 09:28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武进,“zhì”造致胜

一个苏南工业强区的产业进阶协奏曲

赵登岩 江楠

清晨,一艘满载铁矿石的货船缓缓停靠在常州武进区东方润安同和港码头。铁矿石从码头直运仓库,打破了北干河水面的宁静。

这船铁矿石来自澳大利亚,漂洋过海,跨越江河,抵达武进,用时约30天。在这里,东方润安集团从一炉普通钢水起家,到产能全部置换为精品钢,用了15年。

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武进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乡镇企业为发轫,夯下制造业的根基。“十四五”以来,该区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今在880多平方公里(不含常州经开区)土地上培育出1843家规上企业。2024年,当地规上工业产值超4430亿元,开票销售额达551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拉动率超65%。

东方润安第一轧钢厂棒材生产车间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 江楠摄

“制”造:实体经济筑根基

走进东方润安第一轧钢厂棒材生产车间,火红的钢坯随着辊道缓缓移动,550米长的生产线上,钢坯历经数次轧制和穿水冷却,被加工成圆形棒材,直至切割分段,陆续下线。

“这条生产线去年9月投用,总投资约12亿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之一。”厂长张艳军介绍,新产线不仅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控制、数字化孪生,还能直接对棒材进行预处理,省去了客户热处理的成本。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绿色精品钢龙头企业,东方润安在去年底完成了“去普钢化”,300万吨年产能全部用于精品钢生产。

“武进乃至江苏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我们提供了适宜的发展土壤。”东方润安董事长蒋中敏说,企业通过整合链上资源,培育出了特钢产业强链生态,多项产品为本地企业“量身打造”。其中一种连铸圆钢坯,即是为当地无缝钢管生产商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的。

“我们为常宝股份供应原材料长达10年多,每年供应连铸圆钢坯超40万吨。”东方润安副总裁、东方特钢总经理张晓军介绍,双方不仅在供需对接中打通了供应链,还一起组建了无缝钢管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更高品质的产品。此外,东方润安亦深耕下游产业,成为电梯导轨等细分品类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制造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武进区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95X”工程,重点打造高端装备、智电汽车、绿色精品钢等9大制造业产业,加大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形成了优势互补、产品互供、互利共赢的产业链条。

“全区拥有34个工业大类和508个工业小类,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多个优势产业呈现出加速复苏的态势。”在武进区工信局局长张文伟看来,雄厚的产业基础让武进拥有了较强的产业发展韧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深耕实体经济的信心。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喷涂工艺实现智能化作业。人民网 赵登岩摄

“智”造:数实融合激活力

临近春节,江苏贝叶斯机器人有限公司CEO董超的忙碌丝毫未减,对接客户、安排订单、推进业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几乎是被客户催着赶进度”。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当前,武进正朝着打造“全国顶尖的工业机器人智谷”目标迈进,贝叶斯机器人就是当地140多家机器人企业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家。

2019年1月,不满30岁的董超从上海返乡创业,并于2023年底入局工业机器人领域。“选择武进,是因为这里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董超的眼光得到印证:贝叶斯机器人约50%的客户来自武进区,约50%的零部件可由常州企业生产。

距离贝叶斯机器人办公区不足10公里,江苏龙城精锻集团有限公司车间里,贝叶斯生产的AMR叉车机器人往来穿梭。不同于一般的AGV小车,这些具备L4级别无人驾驶水平的叉车机器人,无需依靠二维码等辅助,导航精度可达±1厘米,堪称工厂版“萝卜快跑”。目前,龙城精锻机加工车间生产线已投用6台无人叉车机器人,并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构建起全流程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大大提升了车间物料流转效率。

以智赋能,为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一个个机器人“手拿”喷枪,对准一排长约1米的液压油缸进行喷涂。这是油缸下线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传统涂装工序全部由人力在喷漆车间完成,工作环境狭小密闭,人工操作还会带来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恒立液压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3月,公司对涂装线进行数智化改造,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设备生产效率从58%提升到了86%。

近年来,武进区在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过程中,大力推动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截至2024年底,该区共创成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工信部5G工厂3家,省级智能工厂10家、智能车间8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1家。

一台台理想汽车陆续下线。武进区委宣传部供图

“质”造:以链聚势强动能

深夜,武进国家高新区凤林南路、镜湖西路等4条主要道路上,平板货车首尾相连,车流绵延近1公里。道路围合区域内,每天约1400台物流车从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向交付中心转运。

这是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2016年,理想汽车来到常州,在武进区建成首个智能制造基地。2023年,这家造车新势力营收突破千亿元。

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焊装车间内,集聚了600多台法那科机器人,各个零部件经它们铆接、涂胶、点焊等,高效“拼接”成一台台白色车身。

“相比人工,机器人焊接几乎没有误差,产品品质更有保障。”该焊装车间生产经理周子皓说,高自动化率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平均不到40秒,这里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去年累计交付50多万辆。

“很多供应商都在周边配套建了厂。” 理想汽车供应管理高级总监卢继平介绍,理想汽车有140多家一级供应商来自江苏本土,其中常州占30多家,主打车型L系列的近地化水平近60%,到2026年,该水平有望提升至70%。

产业链条滚动起来了,产业集群的“雪球”效应越发明显。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武进先后引进了汇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恩迪智能舒适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及法国佛吉亚、法雷奥和德国大陆贝内克等全球知名企业,形成了涵盖新能源整车、动力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环节的产业链条。

2024年,武进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获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该区首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外,武进区九大产业集群竞相进发,规上企业年产值达4100亿元,同比增长9.5%。

“我们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催生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武进区委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东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产业主赛道,强化产业链建设,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局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