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文/凡帅帅 王大禹)“我们要确保新兴技术能够让所有人受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近日出席中关村论坛年会系列活动时,对这一致力于开放创新的平台评价颇高。他表示,后者在创新和发展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能够促进各国合作和交流。“这是非常及时的,是我们共同繁荣所需要的。”夏泽翰强调,在利用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时代,尤其需要技术的开放共享。
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院生物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保罗·达里奥也持相近观点。他表示,每年中关村论坛不仅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还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这种模式持续转化为具体的国际合作与倡议,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知识共享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操弄和不断打造“小院高墙”,严重阻挠国际产供链的顺畅运行和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受到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广泛批评。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年会系列活动中,不少与会者表达了对以科技创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的期待,以及对中国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的肯定。
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上,在中外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意大利机器人(北京)研究创新中心落地项目”“沙特工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转移合作项目”等实现签约……得益于中关村论坛各方力量的“牵线搭桥”,更多中外科技合作项目在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现在和很多中国本土企业进行紧密的协作,通过不同公司的协作,我们也带动了其他公司的创新,所以它叫‘齿轮效应’。”西门子中央研究院研发部总裁诺伯特·高斯兴致勃勃地向与会者介绍了在北京地方政府支持下,西门子和北京的遨博智能结成重要合作伙伴的经历。高斯强调,建立开放的创新生态体系非常重要,西门子致力于与中国客户一起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
谈到对华合作,英国IET中国区负责人龙宝罗(保罗·洛佩斯)表达了浓厚兴趣:“我们非常希望与许多中国公司合作,特别是在机器人、工程、通信等领域,在中国与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分享知识。”
在华韩国创新中心代表金钟文则承认,在科技领域实现国家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是很难的,但为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应当不断努力合作形成信任基础。金钟文还特意就中韩机器人产业合作提出两个建议:一,希望两国政府加强机器人相关领域科学家、企业家的人才交流;二,希望两国建立机器人产业的多层级信任体系。他特意提到,中关村论坛作为中国国家级的科技盛事,就属于为提高中韩两国高科技领域产学研信任关系而作出的有益努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聚焦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和热点问题,已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更成为政产学研领域中外有识之士共话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的盛宴。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作为论坛年会的组成部分,当天下午,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开幕。(王大禹/摄)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