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上半年狂赚296.5亿元、一天卖出1.6亿,登顶国内运动品牌第一

安踏上半年狂赚296.5亿元、一天卖出1.6亿,登顶国内运动品牌第一
2024年01月19日 08:27 远视财商

早在2021年,安踏营收493.3亿元,以接近500亿元的收入连续10年居中国运动品牌收入第一位,该收入不仅超越了阿迪达斯,而且进一步缩小了与世界巨头耐克之间的差距,但当时的国内运动品牌,除了安踏,李宁仍是不可小觑的主要竞争对手。时间来到2023年,在本年度即将结束的节点,安踏已经在上半年成功做到了营收296.5亿元,再度坐稳了国内运动品牌的头把交椅,从而一举超越了原先在中国销量排名第一的耐克,业绩上更是超过阿迪达斯和李宁的总和,多矩阵产品和多渠道销售一起发力,战胜竞争对手,登顶国内运动品牌第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安踏的成功也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关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立足于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成功将多个世界名牌收入囊中,方有今天的“中国第一”。

安踏的崛起:并购+定位中高端收割三四线城市

2年前的2021年,安踏以3558亿港元的市值位列全球运动品牌第四位,市值达到李宁的2.6倍,被视为中国最赚钱的服装公司。单论发展而言,从1991年的一个小厂,一路成长为2007年登陆港股的上市企业,而且上市以后股价连续翻了15倍,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在17年间增长超过8倍。即便从全球范围出发,安踏也鲜有对手,其采用的多品牌、多矩阵、多策略的打法,在立足于自主品牌为基本盘的前提下,先后出手收购了多个没落的国际品牌。

从最初的“投石问路”,到成功收购FILA后以71.53亿的销售额取代了自主品牌67.77亿的主要业绩来源,这一表现让人真正见识到了一家本土品牌靠“拿来主义”崛起的雏形。而与国际巨头把主要战场定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不同,安踏从创建以来,更偏向于竞争相对较小的三四线城市,将自己定位为中高端品牌,价格相对便宜,受众群体也更广泛。

当然,除了精准的将定位看准中层消费群体,安踏得以在强手如林的服装市场中崛起,靠的是强大的运营能力。

转变模式:打造成熟的终端零售和供应链把控

多年以后,也就是2023年的今天,当很多人亲眼目睹了李宁“眼见他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虽然李宁只不过遭遇了业绩下滑、市值下跌的困局,远没有崩塌一说,但多年前的安踏,从2008年开始,似乎早已预见了原创的重要性,将研发费用定为销售总营收的3%,比同期李宁的2%稍高。而且在这一年,安踏推出的新品数量,无论是在同行中,还是与之大体相等的品类创新,日均16款的更新速度,数据放眼业界,足够惊人。

从外界的角度出发,安踏不过是一个模仿者,即使搞研发投入,也不过是在追求实现全品类战略,并不是一家真正以科技为导向的服装企业。但支撑起核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运营逻辑从品牌批发向零售直营的转变,在巩固这些年精心打造的销售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优化,将经销商订货模式专为单店订货模式等变化,让其摇身一变成全直营模式。

眼光更长远,导向更清晰

多年的励精图治,安踏逐渐从追赶者、模仿者的角色,演变为不断与国际大牌差距缩小的搅局者,甚至是颠覆者,其中成功的关键则是眼光更长远,导向更清晰。

多年前的国内服装品牌大多批发和零售的模式来形成自己的体系,然后不断复制成功经验,传达渗透。敏锐预判到行业利弊的安踏显然先知先觉,自从收购FILA后,便将品牌定位回归时尚,加码直营模式。这在当时不少同行看来,直营的净利润比批发低得多,是一笔不大划算的生意。然而,在安踏看来,未来必然是传统的批发会被新的模式替代,甚至淘汰,只有坚定的做直营零售,加强对零售商管控,才能真正打造出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壁垒,成功孵化出线上差异化产品流量,兼容更多的品牌升级需求。

如今,坐拥多个国际一线品牌矩阵的安踏,上半年狂赚296.5亿元,营收和净利润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平均一天卖出1.6亿,可谓家大业大。但走到这一步,登顶国内运动品牌第一,安踏早已“蓄谋已久”,酝酿多年,一切可谓实至名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