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网信办共同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直播电商行业即将进入“强监管”时代,而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也会在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各方权益中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虚假营销、数据造假、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乱象频频发生。面对监管升级与市场信任的双重考验,企业如何破局?答案或许藏在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GB/T 36311-2018)中。
2018年10月1日,国家标准《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要求》(GB/T 36311-2018)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外电子商务管理体系标准领域的空白,对规范管理电子商务全过程、促进电商管理水平提升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基于国际标准框架,结合中国电商行业实践,规范了电子商务活动中运营、供应链、营销、信息、资金和安全等环节的运行管理要求,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为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1. 应对信任危机,构建行业信用体系
直播电商行业频发的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事件,严重损害了消费者信任。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严格的选品管控、质量追溯机制,确保商品质量,同时要求平台建立主播准入、内容审核机制,规范主播行为,从源头减少虚假宣传。认证标识成为品质背书,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可信商家,重建行业信用。
2. 破解合规困境,适应监管新常态
随着《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出台,合规成为企业生存底线。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覆盖平台治理、交易安全、数据管理等监管重点领域,帮助企业提前达标,避免处罚。例如,认证要求企业建立7×24小时客服响应机制,与《办法》中“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要求高度契合,助力企业顺利通过监管检查。
3. 弥补运营短板,提升全链路效率
直播电商行业在供应链、私域流量运营等方面存在短板。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供应链管理、持续改进等维度,推动企业优化流程。例如,认证要求企业建立供应商准入、评估、退出机制,提升供应链效率;通过PDCA循环机制,帮助企业持续改进运营策略,提升用户粘性。
4. 驱动创新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促进企业与新技术融合。例如,认证鼓励企业采用区块链溯源、AI内容审核等技术,提升合规效率;通过数据管理维度,推动企业建立用户画像、精准营销能力,培育直播电商新质生产力。
直播电商从“流量游戏”转向“价值深耕”,电子商务管理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应对监管的“合规利器”,更是构建信任、提升效率、驱动创新的“战略资产”。通过认证,企业可实现从“流量变现”到“价值深耕”的跨越,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认证体系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直播电商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发展新阶段。
兴原认证中心陕西分公司
兴原优势
服务内容
编辑:石芸姗
审核:贺兆普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核实后协商处理或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