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问止中医」崔祥瑞:用AI逐步将中医结构化,重症尤其是价值洼地

对话「问止中医」崔祥瑞:用AI逐步将中医结构化,重症尤其是价值洼地
2024年03月27日 12:00 明亮哇哥
作者:苏打

出品:明亮公司

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的面貌似乎相对“神秘”。且如今,中医在功能性上的保健作用较治疗功能,也更胜一筹。

“但其实,包括疑难杂症在内的重症也是中医的专长所在。只不过治疗疑难杂症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能很好掌握这一技能的人比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中医不能做好这件事。”

于2008年开始研发,至2019年终于投入临床的人工智能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正在通过借用技术手段将中医“结构化”的方式,试图将当前中医界“混乱而矛盾”的状态理顺,令中医诊疗摆脱对医生个体的依赖,并重启中医在重症方面的治疗专长。

作为问止中医旗下产品,“中医大脑”构建了亿级数据标记位点的中医临床知识图谱,以深度学习的方式通过真实诊疗案例及随访结果中学习新的临床技能。在其辅助下,青年中医师可以实现“比肩甚至超越名老中医的疗效”。如今,“中医大脑”已掌握3000多类病症的实效中医疗法,尤其在中医治疗癌重症方面,可辅助中医师实现极高的临证水平。

近日,「明亮公司」独家对话问止中医创始人之一、CEO崔祥瑞,就目前国内中医服务市场现状、人工智能之于中医行业的提升与改进等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据悉,问止中医为中美两地直营连锁,建设有“问止中医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和“问止中医重症医学中心”。

崔祥瑞曾在管理咨询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拥有8年工作经验,历任和君资本、和君咨询合伙人,斯坦福商学院MBA,中山大学学士。问止中医另一位合伙人、“中医大脑”开发者林大栋博士曾事师“经方大师”倪海厦,此前曾任职于硅谷思科及 Juniper公司21年,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

据公开资料,自成立以来,问止中医已先后获得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以及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一线美元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据崔祥瑞透露,至2021年时,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千万美元。同年,公司开始实现盈利。

前期,中医大脑从互联网医院入手,主要采用线上问诊的方式积累到大量高质量诊疗数据,截至目前总服务人数已超20万人。而今,问止中医还在深圳、广州、厦门、成都、郑州和长沙等地开出7家线下门店。目前,这套系统已开放给全球约2000家医疗机构付费使用,在用医生人数超5000人。

“我们认为中医学科是严重被低估的,目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洼地’。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选择重症作为精进方向更有意义。”崔祥瑞坦言,自从问止将中医大脑这套系统带到行业中后,至少一部分人看到了中医在重症上的水平,“而且,通过不断积累大量重症治疗的数据和经验,中医大脑也令看诊过程对医生个体的依赖度大大下降。以前,很多人可能会执着于求学于名医和‘神医’,现在大家学习的路径就打开了。”

以下为明亮公司与崔祥瑞的对话(有删节):

Q:明亮公司

A:崔祥瑞 问止中医创始人、CEO

崔祥瑞(来源:受访人提供)

AI赋能中医的逻辑是「结构化」

Q:中医和西医相比,一个特点可能是不太可量化。公司将AI加入其中的逻辑是什么?

A: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的特点更多是定性,而非定量,所以我们用AI赋能中医大脑的逻辑不是量化,而是将其结构化。

现代医学的标准诊疗路径大多是基于一些必备条件判断病症,比如当患者肚子鼓胀、麦氏反射点压痛、不能大便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阑尾炎。中医不擅长定量,不会有例如几级痛、血检指标等量化数据,但同样有一些明确的诊疗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看到中医可以用AI赋能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深挖。

Q:不过中医的药方似乎也有定量的部分,比如目前大约有3000多个比较固定的药方,这个是否也是我们可以用科技加持的部分?

A:根据病症搭配什么药材以及药材的分量,这部分在中医领域相对定量。但这个定量的意义主要是一种指导标准,实际看诊的过程中会因人而异,其中有很多经验性判断,所以医生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包括西医也是如此,用药剂量有指导标准,但每个患者在服用时依旧要“遵医嘱”。

Q:‘中医大脑’这套系统是否自研?主要运作机制是什么?

A:是的,完全自主研发。其中主要包括入参和出参两部分。

入参即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以及出现症状的各种信号。这部分是组合体,因为人生病时的症状几乎不会是单一的,比如一个人可能最近咳嗽,同时还会伴随盗汗、乏力等,有时并发的症状可达十几种。同时,中医还会进行舌诊、脉诊等,也会增加一些症状表现。

出参主要包括用什么药、多少剂量、怎样服用等。这个环节主要寻找质和量之间的相关性,但我们的系统不会去解释因果关系,而只是根据入参来推导出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机器学习的黑箱理论。

Q:目前中医大脑的训练数据主要来自哪里?除自有数据外是否还有其他来源?

A:全部基于我们的自有诊断数据积累。自上线以来,我们主要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模式触达用户,目前线上用户占比约90%,这部分用户相对线下进行数据积累的精准性和数据质量都更高,目前已积累超20万名病例。

目前我们并没有采用其他渠道的数据。一方面其他中医诊疗的数据比较分散且相对封闭,大多不会开放给第三方;另一方面数据的整体质量也不高,结构化水平偏低,不太符合我们的训练需求。

由于这套系统目前已高度成熟,因而,只要未来诊疗数据不断增加,便可以促使它进化得更好。当然我们会进行查漏补缺,但大方向是稳定的。

Q:中医大脑这套系统从开始研发到投入使用大概用时多久?未来将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和迭代?

A:2008年时,林大栋博士便开始完全自主研发,直到2019年才开始投入使用,期间大约经历了10年时间,耗时还是非常久的。在美国时,中医大脑便已成型并投入使用,回到国内时已经比较成熟了。

Q:这是否意味着壁垒也相对较高?

A:本来医疗行业的专业度就相对比较高。目前市面上虽然有一些模仿的同行,但由于系统的完善需要在临床端投入大量精力,所以要达到我们目前的水平还是比较困难的。

已出售至国内外超2000家医疗机构

Q:截至目前,这套系统的有效率怎样?

A:所有病症打平来看,根据近几年的随访情况,我们的整体有效率超过90%,目前国内中医的整体有效率约为50%。但更严格一点来看,有效率需要对应到某个单一病种才更准确。

实际上,无论中医、西医,诊疗水平的表现都不是那么好。而据我们观察,全球医疗市场中中国医疗的临床水平是非常高的。尽管原创和研发能力稍有欠缺,但应用方面可谓全球领先,因为病例量大且非常丰富。这也是我们当时判断AI医疗的应用场景能够在中国展开的原因之一,应用场景非常多。

Q:是否有向第三方医疗机构付费开放?

A:目前,这套系统已出售到20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大多是非公立的中医医疗诊所

Q:只在国内还是全球都有覆盖?

A:国外也有很多机构在用。目前我们覆盖的2000多家医疗机构中,有100多家在国外。其中美国,东南亚和欧洲也有分布。

Q:第三方使用的重点和我们有不同吗?

A:从覆盖范围看,中医大脑已经囊括多种病症。我们自己在应用时更偏向于重症的诊疗,其他医疗机构采购后的使用途径比较多样,有些只做专科,例如皮肤科、妇科等,有些只用来做偏向于轻症的养生保健调理等。归根结底,系统只是个工具。

Q:在对症方面,我们这套系统本身主要针对保健还是重症?

A:我们主要做重症医学,且专长也是重症。

对于中医的诊疗方向,很多人认为主要针对保健。但实际上,包括疑难杂症在内的重症也是中医的专长所在。只不过治疗疑难杂症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很多人掌握不了这个技能,但这并不代表中医这门学科不能做这件事。

Q:掌握不了这个技能的原因是什么?

A:中医本身的学习难度确实非常大,尤其是学习重大疑难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因为中医体系本身就有大量矛盾和不自洽的地方。

另外,当前中医领域确实有一些非常厉害的医生,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很有实力,但要找到这些人进行学习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需要学习者一定的天赋。所以在疑难杂症这个领域,中医大脑这套系统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首先,我们的系统中已经覆盖整个诊疗体系中绝大部分常见和重大病症,而且会伴随数据量的积累逐步进行丰富和完善,未来覆盖范围会逐步增加;其次,针对中医学习者“无法找到好老师”的问题,通过采用这套系统,医生学习中医的门槛也能够明显降低。以前,很多人可能会执着于求学于名医和“神医”,现在大家学习的路径就打开了。

在用医生已超过5000人

Q:降低学习门槛之后,是否也增加了我们培养年轻医生的效率,比如与医学院合作、培养更年轻学生群体等?

A:有一些这方面的推进,但并不多。就商业化的角度而言,我们目前阶段更倾向于在成熟的医生群体中进行推广,因为场景更契合。

Q:是否有统计过目前大约有多少医生在使用中医大脑这套系统?

A:目前全球的使用人数已达5000多人。

Q:医生在学习使用这套系统时,耗时大约多久?

A:由于从最开始设计时,我们便遵循按照消费级软件方式开发专业医疗级软件这一原则,并将注重用户体验的理念引入其中,所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相对来讲比较容易被学习者接受。

如果认真学习,掌握初步的使用方法只需几个小时。想要更熟练和深度地掌握,大约也只需要几周时间——伴随使用的深入,医生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别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会触发系统相应的特殊功能和场景,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拉长学习时间。但这种情况不是特别普遍。

Q:目前看来,前来就诊的病患是否有明显的特征,比如女性居多、儿童占比增加等?

A:没有,因为生病不分群体。但女性占比确实相对较高,因为整个中医行业中,女性就诊者的整体占比会比较高,但不是压倒性的。某中医诊所的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7:3,我们大约为6:4。

儿童患者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目前在我们整体诊疗科目中,儿科占比非常小,仅约1%。

Q:目前中医大脑的使用者主要针对医生,未来是否有计划向C端拓展,比如患者可以直接与机器互动?

A:通常寻求就诊的人要么是真的有病症,要么就买保健品吃。我们现在的模式,也是机器在医生背后。所以,让患者和机器直接互动这种模式我们认为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因而不会考虑这个方向。

Q:就使用情况看,医生在采用这套系统后,实际诊疗效果如何?

A:因人而异。系统仅仅作为一个工具,是否能够让工具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最终还是取决于医生。医生个体的差异对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Q:所以能否理解成,这是一个将中医标准化的过程?

A:我觉得标准化的描述不是那么准确,用结构化更准确一些。标准化的指向可能更偏向唯一路径,不标准的就是不对的,其实不然。治病有很多种方法,没有唯一答案。中医大脑的诊疗方案是有效的,不代表它是唯一有效的,我们只是试图将其中比较混乱的部分理顺

重症,才是中医价值投资的「洼地」

Q:目前公司融资情况如何?

A:截至2021年已有4轮融资,目前融资轮次为A轮,总融资金额已超过1000万美元。2021年时我们已经实现盈利

Q:营收数据能否透露一下?

A:预计今年依旧会保持增长。由于我们定位医疗,因而同行中盈利水平相对是比较高的。

Q:现在线下门店的数量大约为多少?

A:目前我们全国一共有7家门店,分别位于深圳、广州、厦门、成都、郑州和长沙,基本上每个城市一家店,均为直营,每家店都选在较为中心、交通便捷的地址。

Q:未来门店方面有何计划?

A:主要遵循每个城市1-2家门店的原则。按照规划,我们不太主张在同一个城市提高门店密度,而更倾向于在更多城市开店。而且拓店步伐也不会太快,希望稳扎稳打。

Q:基于这套系统开店,是否也能降低中医诊所开店的成本?

A:是的。此前,很多中医诊所的底层逻辑是聘请名医,他们需要一个超级专家,而这个成本非常高。但采用数字化的系统后,开一家诊所的前提不再是某个人,系统替代了此前名医的作用,普通医生也可以支撑起一家中医诊所。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数字化系统的加入也降低了中医开店的门槛。

Q: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医健康服务市场?

A:按照中国国家卫生统计年鉴,2023年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但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出相对分散和落后的状态,整体发展水平仍旧较弱,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很多从业者对中医都有比较大的误解,比如认为中医治不了重大疾病。

但这种现象同样也是机会所在——我们认为这个学科是严重被低估的,因而目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洼地”。

Q:‘洼地是否主要指中医在重症方面的潜力和前景?

A: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在进入这个行业时也面临重症和养生保健两个方向的选择,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选择重症更有意义。

自从我们将中医大脑这套系统带到行业中后,至少一部分人看到了中医在重症上是很有水平的,而且我们也在临床过程中证实了这件事。

但随后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即便你相信中医对重症有效,就目前的市场状况,也无法保证能够找到一个出色的医生。而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大量重症治疗的数据和经验,看诊过程对医生个体的依赖程度大大下降,即便一个普通的医生也能做出比较好的判断,并给到相应的诊疗方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