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第四届中国露酒T6峰会如期举办。劲牌、山西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南椰岛、古越龙山等企业齐聚泸州,聚焦“以标立向 寻露未来”的主题,明确了建立完善露酒标准体系的方向,提出了包括建立露酒价值表达体系、丰富个性化露酒产品标准,以及完善露酒分类标准体系在内的工作内容。
蓦然回首,曾经一度停滞的露酒产业当前正在“标准引领+技术转化”的双重赋能下迎来强势复兴。
据了解,迄至2022年,国内的露酒市场已达262亿元规模,跃升为继白酒、啤酒之后的“第三大酒种”,并保持着年均30%的高速增长。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预测,到2030年,露酒的市场规模将冲击2000亿元。
未来如此广阔,露酒领域已然呈现出一派百舸争流的气象。而在这众多的下场选手中,头部酒企泸州老窖尤为引人瞩目。
据悉,这些年来,泸州老窖在露酒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始终致力于将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到露酒的生产之中,打造了茗酿、绿豆大曲、滋补大曲等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露酒产品,其创造的“茶香型露酒”更取得了引领性进展,为露酒产业的整体发展树立了榜样。
标准筑基:重塑露酒品类价值
露酒的复兴,离不开行业标准的构建与完善。
2011年,随着《GB/T27588-2011露酒》国家标准的发布,曾因技术落后、标准缺失、品质参差而停滞二十余年的露酒市场开始复苏。2013年,泸州老窖率先提出“中国白酒不仅要卖品牌、卖文化、卖品质、还要卖健康”的理念,并成立养生酒公司发力露酒领域。
此后,在国家标准的引领和头部企业的带动下,露酒产业逐步回归主流视野。发展至2021年,《GB/T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新国标出台,首次从基酒、风格、工艺等维度清晰定义露酒。随后,露酒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露酒年份酒、人参露酒、茶香型露酒、草本白酒等团体标准相继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标准建设的进程中,泸州老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牵头或参与制修订《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饮料酒术语和分类》等国家标准42项、《露酒 第1部分:绿豆露酒》《露酒 第2部分:茶露酒》等行业标准14项,以及多项团体标准,以“品质立基”“标准立向”夯实产业根基。
其中,泸州老窖牵头制定的《茶香型露酒》团体标准,推动了茶香型露酒品类的规范化发展;主导制定的《露酒第1部分:绿豆露酒》行业标准(待发布)首创性地将绿豆中黄酮类物质的典型成分(牡荆素和异牡荆素)作为核心指标量化出来,首次实现了露酒健康价值的数字化精准表达。
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标准的逐步确立与完善,才让露酒品类从无序可依、无量可考的状态迈入了品质可量化的认知新阶段,从而明确了其产品的种类、质量和价值。这是行业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而泸州老窖正是其中最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不仅为自身露酒赛道的发展打开了局面,也对整个露酒产业起到了引领作用。
科技赋能:定义“茶香型”新范式
如果说完善的标准体系为露酒产业铺设了规范化的轨道,那么科技创新就是驱动露酒产业在轨道上加速前行的核心引擎。
有行业数据表明,2022-2024年间,露酒T6企业在原料、工艺、风味、健康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的项目累计超过30项。其中,泸州老窖依托强大的科研平台,在“十四五”期间开展相关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专利20余项,对露酒原料炮制、通用技术、茶酒质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科技创新,泸州老窖构建起了一套完整且领先的茶香型露酒技术体系,实现了五大关键突破:
①专用茶叶生产体系:建立了茶酒专用茶叶的种植、筛选与处理技术标准;
②基酒精准酿造体系:开发出适配茶香特征的专用基酒酿造工艺;
③风味靶向提取技术:创新性研发出高保真、靶向提取茶叶核心风味物质(如茶氨酸、香叶醇、芳樟醇)的技术;
④生产质控标准体系:建立了从茶叶提取物到专用基酒的全流程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
⑤舒适度评价体系:构建了多维度(风味、口感、体感)的茶酒饮用舒适度科学评价模型。
在这一系列技术突破下,2024年,泸州老窖成功推出了“茶香型”露酒的代表产品——茗酿茶香型酒,首次将茶叶含量明码标注出来(茶叶≥18.0g/500ml、40.8%vol印在包装上),不仅实现健康价值的数字化精准表达,更展现了现代科技、泸州老窖优质基酒、茶叶精华的精准融合,达成了茶香与酒香的完美平衡与升华。
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分析认为,泸州老窖之所以能在露酒赛道上率先实现“香型创造、产品创新、标准引领”的三重突破,其核心驱动力正是过去十年间持续投入构建的“科技硬实力”体系。
首先是重资产研发生产平台。泸州老窖坚守传统技艺原理,以构建“新质生产力”为依托,投入近10亿元建成了以泸州老窖养生酒科技园、GMP车间为代表的养生酒生产研发体系,用“互联网+智能制造”,保障了工艺执行的精准性和稳定性,确保了产品高品质。
其次是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依托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别是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了行业首家“中国中医药养生酒研究中心”),泸州老窖养生酒业在标准制定(参与制修订标准8项)、人才培养(拥有露酒国评委8名、白酒省评委5名)、科研攻关(近三年获科技奖项10次)方面成果斐然。
三是系统性的科研布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开发,再到成果转化,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创新链条。
通过“茶香型”的成功实践,泸州老窖不仅开创了全新的露酒品类,更生动诠释了“标准引领”与“技术转化”双轮驱动的露酒发展新模式,从而形成消费者可感知的卓越产品体验,并引领露酒产业迈向更高价值维度。
对此,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峰会上进一步指出,应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探索和建立健全露酒科研技术体系,提升中国露酒在整个酒类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推动露酒从“小众品类”向“大众选择”迈进。
抢占“第三增长极”:茶香型露酒开启新消费时代
作为“浓香鼻祖”和露酒产业发展的坚定推动者,泸州老窖倾力打造茶香型露酒——茗酿茶香型酒,并以此抢占“第三增长极”,这背后蕴含了泸州老窖对行业变革趋势与消费需求升级的深刻洞察。
首先,在本轮行业变革中,技术驱动是主引擎。
白酒泰斗高月明曾在《中国白酒香型与时同行》中指出:香型发展会经过自然存在、国家评酒推动、条例法规规范、科学技术进步深化四个阶段。当前露酒的强势复兴,正是“科学技术进步深化阶段”的生动演绎。标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驱动品类升级、价值重构的关键力量。
其次,消费升级,健康化、透明化、体验感成为核心诉求。
伴随中国迈入第三消费时代(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品质是基础,健康是刚需,情绪价值与产品故事是加分项,信息透明是信任基石。露酒以其天然的健康基因和丰富的风味可能性,恰好契合了这种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升级浪潮。正如刘淼在峰会上强调的:“露酒行业应该顺应个性化趋势、低度化趋势、健康化趋势、场景化趋势、多元化趋势。”
茗酿茶香型酒,正是泸州老窖精准把握这两大趋势的结果——它是“标准引领+技术转化”双轮驱动模式的成功实践,是泸州老窖700余年酿造底蕴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也是面向新消费需求、顺应新消费趋势的创新产物。泸州老窖以科技赋予茗酿茶香型酒独特的茶香风味、健康价值和文化内涵,精准对接了当代消费者对健康、风味和品质透明化的追求。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自发布以来,茗酿茶香型酒不仅先后入选“CCTV品牌强国工程”、登录CCTV-1《非遗里的中国》,也实现了市场多点触发、拉进与年轻消费者距离,达成了品牌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提升。这些亮眼的市场表现,也验证了茗酿茶香型酒旺盛的生命力。
从企业层面来看,泸州老窖通过茗酿,不仅开创了茶香型露酒的新品类,更在露酒这个极具潜力的“第三增长极”上树立了以科技赋能传统、以创新满足新需的标杆。放眼行业,这场“标准引领+技术转化”双轮驱动模式的深刻实践,昭示着在传承千年酿造智慧的同时,唯有拥抱标准、深耕科技、洞察消费,方能激活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价值高地。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1102288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