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豪赌

7月8日,在“逆天·改命——中国酒业孤勇者联盟大会”的行业峰会上,1919集团祭出“明星IP+矩阵化店型+严选加盟”的组合拳,宣告从传统酒类零售商向生活方式服务商的全面转型。“行业都说要‘活下去’,我们偏要逆天改命。”1919创始人杨陵江的孤勇背后,是严酷的生存算术:淘汰70%加盟店、自断名酒价差、押注20亿广告。但改造门店3倍的业绩增长、战略品牌5%的转化率初现曙光,让这场豪赌有了底气。而这场酝酿五年的战略升级,不仅是1919的自我革新,也折射出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在“名酒价差时代终结”背景下的生存突围。

已形成四大核心优势

杨陵江在“逆天·改命——中国酒业孤勇者联盟大会”现场回溯20年发展历程时,用“四次战略转型”勾勒出这家企业的进化轨迹。

从2005年开设中国首家酒类专业零售店打破行业陈规,到2014年率先布局“19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模式,再到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酒类流通第一股,1919每一次都踩在行业变革的节点上。当行业进入“薄利多销成为主流,即时零售成为标配”的新阶段,1919的破局底气来自品牌、规模、组织和技术四大核心优势的厚积薄发。

目前,1919品牌护城河的构建呈现出独特的“双轮驱动”特征。不同于华致酒行等同行的单一渠道品牌路径,1919同时拥有产品品牌与渠道品牌双重资产,其孵化的衡昌烧坊曾创下行业佳绩,而MOJT莫其托鸡尾酒已进入全家、盒马等主流渠道,2025年战略产品预计实现6亿元出货规模。

而1919的规模效应在即时零售战场上尤为显著。截至2025年中,1919已在全国布局3000余家酒类直供店,其中2000家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3-5公里的即时配送网络。“618”期间,仅美团平台单月交易额突破2亿元,加上其他平台总规模达8亿元,验证了杨陵江“未来零售都是即时零售”的判断。密度的终端覆盖,使得1919战略产品的终端渗透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此外,“轻资产+强管控”模式,使得1919在行业寒冬中保持净利润率3.7%的健康水平。据介绍,通过平台化转型,1919将总部人员从6000人精简至200人,实现了对3000家门店的高效管理。其核心在于将采购、配送等环节社会化,建立“玖妈妈”供应商平台,仅用12人就完成了传统300人团队的工作量,库存从60亿元降至合理区间,年运营成本下降97%。

1919的技术赋能则体现在数字化改造的深度渗透。其中,1919开发的智能清分系统解决了即时零售中的订单核销难题,AI监控系统实现对门店的实时合规检查。值得关注的是数字酒柜工具,通过社交裂变模式已带动高端精酿啤酒销售,单瓶售价超500元的天耀四料啤酒通过该系统实现月销3000瓶。

在杨陵江看来,这些优势的叠加效应,使得1919在行业调整期反而迎来“历史最好时期”。数据为证:成都首批50余家酒饮生活馆试点中,通过“买酒送餐,买餐送酒”模式,单店营收达到改造前的3倍,1919中环球中心旗舰店2025年1-5月战略产品销售额达117.9万元,水街店同期毛利突破107万元。

“刮骨疗毒”式的改革

1919董事合伙人、营销总裁郑广先在解读商业模式升级时,用“从B2C/O2O到F2B2C”的转型公式,揭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逻辑。这种转变不仅是字母的替换,也是从“赚差价”到“做生态”的底层逻辑重构,而矩阵化店型体系与刘仪伟担任“美好生活官”的跨界联动,构成了生态的两大支柱。

从六级店型矩阵的设计来看,1919最高级别的六星级酒饮生活馆融合了酒类直供、咖啡、酒馆、铁板烧和酒肆五大模块,定位“一站式沉浸式体验中心”,单店投资约200万元,由公司直营并承担风险,通过场景化体验培育战略品牌。五星级店减少酒肆模块,四星级店则在直供基础上植入咖啡和酒馆业态,适合社区高频消费场景。最低层级的卫星点则嵌入烟酒行和餐厅,形成“店中店”模式,已帮助8000家社会烟酒行完成数字化改造。

梯度布局的战略价值在1919成都试点中充分显现。玉林路六星级门店通过“咖啡免费喝”策略,将客户停留时间从平均8分钟延长至45分钟,带动客单价从300元提升至860元;而嵌入川江坝子火锅的卫星点,通过“买酒送火锅券”模式,使该餐厅酒水坪效提升200%。据测算,完整的矩阵体系可使区域市场份额提升至35%以上,远高于传统单一店型的10%-15%。

刘仪伟的跨界加盟,则为1919打造生态注入生活方式基因。这位兼具主持人与美食家双重身份的“美好生活官”,将从三个维度推动1919的场景革命:联合全国名厨开发二十四节气专属酒菜搭配,如清明的青梅酒配腌笃鲜、冬至的黄酒配羊肉煲;打造“酒肉朋友”社交IP,通过品鉴会促成商业合作;利用其餐饮资源网络,计划年内签约100家头部餐饮品牌共建“餐酒融合实验室”。

目前,合作产生的化学反应已经显现。在刘仪伟参与设计的“超市价玩酒馆”场景中,消费者购买任意一款战略产品即可获赠同等价值的餐饮券,成都试点门店由此实现日均客流增长180%,其中30%转化为会员。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模式将酒类消费从功能性购买,升维为“酒+餐+社交”的生活方式体验,与Z世代“悦己消费”趋势高度契合。

与此同时,为保障生态落地,1919祭出“严管+赋能”的组合拳。杨陵江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淘汰1500家不符合标准的加盟店,淘汰比例高达50%,同时重启共管模式,公司与加盟商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具体措施包括:禁止外采确保品质,9月30日前发现非认证产品立即关店;实施“两大利润兜底”,线上名酒利润覆盖加盟费,战略产品年收益不足20%由公司补足;提供三大补贴,包括银行利息全额贴息、装修费用1:1返还等。

1919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改革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符合标准的加盟店营收同比增长42%,利润率提升至12%,而被淘汰门店的区域市场份额迅速被矩阵店型填补,整体市场渗透率不降反升。正如杨陵江所言:“粗放连锁时代终结,留下来的必须是理念相通、能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伙伴。”

推动餐酒融合革命

1919的模式升级绝非孤例,而是折射出中国酒类流通行业的深层变革。

当前,薄利多销与即时零售的融合正在重塑渠道规则。杨陵江的判断得到数据支撑:2025年中国酒类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0亿元,年增速达120%,而传统经销商的加价空间被压缩至5%以内。1919通过“平台自营+反向补贴”模式,在618期间实现单店日均即时订单2000单以上,其中名酒占比60%但利润贡献不足20%,战略产品则相反,展现出“用流量产品获客,用利润产品赚钱”的新逻辑。

这种逻辑倒逼渠道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1919的做法是将银行授信额度向加盟商开放,提供最高5%的反向补贴,鼓励其通过平台采购。河南某加盟商借此模式,将资金周转效率从每年4次提升至12次,年净利润突破100万元。这种“金融+供应链”的赋能,使得优质加盟商存活率提升至9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55%。

同时,1919餐酒融合的边界拓展创造新增长极。1919与守柴炉烤鸭、大鸭梨等餐饮品牌的合作显示,植入酒类服务可使餐厅坪效提升50%-150%,而餐饮场景又为酒类销售提供了天然土壤,成都某火锅连锁店引入酒饮卫星点后,客单价提升80元,复购率提高25%。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卖酒+卖餐”,而是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的深度协同。1919开发的餐饮联盟系统,可实现会员积分互通、消费数据共享,某合作餐厅通过分析购酒数据,调整菜品结构后,下酒菜销售额增长300%。这种数据驱动的协同,使1+1产生了远大于2的效应。

在名酒利润稀薄的背景下,1919将战略产品视为“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广告轰炸+场景体验+消费返利”的组合策略打开市场。其投入20亿元的机场广告已覆盖50个枢纽机场,计划中秋前扩展至100个;数字酒柜工具通过社交裂变发放4亿元消费券,带动战略产品开瓶率达65%;而“买酒送餐”模式使战略产品转化率从5%提升至12%。

这种培育路径呈现出与传统品牌不同的特征:不追求单一品牌爆款,而是通过“群狼战术”覆盖细分市场。目前其战略产品已涵盖精酿啤酒、清香型白酒、鸡尾酒等多个品类,每种品类针对特定消费场景,如活啤酒主打夜场,杜牧白酒瞄准商务宴请,形成“总有一款适合你”的产品矩阵。

通过此次大会,1919向行业展示了“逆天改命”的决心与实力。1919表示:“从商业模式创新到业态升级,从明星跨界合作到加盟体系优化,1919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酒饮生活生态。”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