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又翻车了

叶檀,又翻车了
2021年11月16日 17:42 声道财经

文\三娘在此

财经女侠叶檀又摊上事儿了。

最近,叶檀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账号主体“上海叶檀金融信息服务工作室”因发布违法广告被罚16万元。

这则广告是什么呢?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当事人分别于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4月8日期间在“叶檀财经”微信公众号发布标题为《急!大涨8倍重大市场红利机不可失!》等4篇文章。文章旨在宣传叶檀财经城市合伙人项目,目的是招募叶檀财经在当地城市的代理分销商,代理分销叶檀的付费理财教育课程,获得叶檀财经给予的高额佣金回报。

广告宣称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五十多万的总业绩”、“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分发一个晚上的产品,六位数营收”这样的造富奇迹,却并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任何提示。

如果学习了叶檀的付费理财课真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那么俞敏洪也不必悲情转行与李佳琦抢饭碗了。毫无疑问,在“双减”之后,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俞敏洪,应当携全体新东方员工抢滩这一风口。

好在,监管部门给出了明示:这样的宣传,是违法的。但作为市场监管部门,他们没办法回答真正相信这些违法广告并掏出真金白银的粉丝们的困惑——

叶檀怎么能说假话呢?

01

如果是叶檀的资深粉丝就会发现,这种连续感叹号加上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趋势预测的标题,其实一直是叶檀旗下的公众号“叶檀财经”的文章风格——当然,也是动辄10万+的流量基础之一。

不过,作为叶檀这一中国超级大财经意见领袖IP下的产品,不能否认,“叶檀财经”最大的流量来源,还是叶女士的专业度和公信力。换句话说,这一理财课程的每一笔收入,都是叶檀的影响力变现。

但市场监管部门发出的这则消息,显然证明了一个为叶檀女士粉丝所回避、却其实一直存在的事实:叶檀真的说的对吗?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她的专业背景。

按照公开资料,叶檀,女,1973年5月出生,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曾著《大破局》《股市真面目》《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

我们当然没有否认历史学者的经济学功底的意思。回顾学术史,有诸多经济史大家也写出了足够专业且深刻的著作,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比如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但我们反观叶檀博士的著作,就像叶檀财经公众号的标题一样,这些著作同样是“高屋建瓴”式的指点江山,但对于理解现实问题真的有帮助吗?

或许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

但我们再退一步来看,即便叶檀对于公众号的编辑发布这样的违法广告完全不知情,她也没法从这一摊浑水中撇清关系。因为作为一位“财经名博”,基本的公司治理和公司法应当是她的基本功。

要知道,按照监管部门披露的消息,上述4篇涉及虚假宣传的广告均由叶檀财经微信公众号编辑团队自行撰稿发布,无广告费用产生。

一个小团队都无法管理好,又要怎么让人相信她能够看清经济大势呢?

02

但即便如此,她也远远算不上就此翻车。

这样的处罚,尽管会消耗叶檀的美誉度,但本质上并不会破坏她的商业模式;相反,很可能有更多人知道了作为财经大V的叶檀正在“卖课”,许多人甚至会想,是不是可以买一课听听?

叶檀的走红,说到底是这个看似信息泛滥实则知识稀缺年代的必然。

一方面,网民的学历水平大家都知道,初中的占比遥遥领先达到了40.5%,其次是高中/中专/技校占到21.5%,还有19.2%的为小学及以下学历;大学专科的占比只有10.0%,而达到本科及以上的最少仅为8.8%;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位历史学博士的经济学科普,还是有现实价值的。

但这不是叶檀影响力的全部。此前在一次饭局上,我遇到了一家年产值数亿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这个规模放在民营企业遍地的江浙沪当然不值一提。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80后企业家,他说他看的最多的财经消息和意见参考,就是来自叶檀,对于她的观点,他深信不疑。

企业家的影响,也只是她影响力的一小部分。她的拥簇者中,不乏公务员、机构人士等等。

这或许才是叶檀这样的“财经名博”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影响最为不可控的部分。

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增大,如果我们的民营企业家都对以吸引眼球、卖课为导向的这种动辄大棋论的财经趋势预测深信不疑,这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要知道,经济行为很多时候都是符合“预期的自我实现”定律的;换句话说,如果人们都相信一件事情,那么未来大概率这件事情就会成为真正的现实。

卖课无可厚非,但如今我们只能期待,在理财课里分享知识的叶檀博士,能够真正提供一些理性,而不是情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