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款码禁止商用,就别脑补太多“大棋”了

个人收款码禁止商用,就别脑补太多“大棋”了
2021年11月26日 18:16 声道财经

文\守一

昨天很多群就在传,“又出大事了”: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了!

看到这消息,要说不慌那是假的。多少年没摸过钱了,难不成以后买俩黄瓜仨苹果的,还得带零钱不成?

可仔细一看消息源,一片忧心算是错付了。

01

压根儿不是啥“新闻”。源头文件是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发的一个通知,原文是: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截图

按照这个通知精神,一些媒体报道的所谓“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就是妥妥的谣言。

因为央行要重点规范管理的只是个人收款条码。注意,是规范,而不是禁止。那些有经营需要的,可以申请特约商户收款条码。

说白了,这规定就没消费者什么事儿。真正会影响到的,是那些小商小贩。

过去摆个小摊,直接从微信或支付宝生成静态收款码就可以,但今后必须要申请商户收款条码才行。

但这和“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显然不是一个概念。那些把个人收款码省掉“个人”,改成收款码做成大标题制造紧张氛围的,做个人吧!

02

相当一段时间,有些人一看到“锤大厂”的消息就亢奋。可是这一次,或许能体会到更复杂一点儿的情绪。

想想看,如果“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谣言成真,受损的可不只是大厂,还有自己的便利。

没带钱包就不敢出门的时代,谁想回呢?

现在移动支付有多普及,每天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频率有多高,谁用谁知道。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近四分之三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则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占比超95%

这是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支持的不是某一家大厂,而是资金收付效率。

突然要从根本上否定这种集体选择,彻底扭转已经形成的支付习惯,不仅阻力巨大,而且也没什么必要。

03

当然了,林大鸟多,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大。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哪怕就是现金结算,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而这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管理,主要考量,就是安全。

除了个人收款条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外,《通知》还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非面对面收钱,确实比较容易被滥用。网上一搜,就能发现不少掉坑里的。把收款码转借给别人用,结果莫名其妙就成了诈骗“同伙”。

而央行的通知以及答记者问,明确解释了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打击洗钱和赌博等。

鉴于移动支付如此庞大的体量,对一些风险点及时打补丁,避免问题雪球般越滚越大,是可以理解的。

04

追求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极有共识的目标,不过很容易忽视的是,安全也是有成本的。

就拿小商小贩来说,过去下载打印一个二维码收款很方便,今后如果要申请商户收款条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要经过怎样的程序,要不要另外交税费?这些疑问的背后,都是成本。

在现实中,安全的受益者和成本负担者,有时候还会是错位的。

如果申请商户收款条码之后,小商小贩们没有感受到什么安全提升,却要白白耗费时间精力或者金钱,他们就可能觉得不公平。

当然,这不是认为加强管理没必要,而是提醒,需要提前想好周全的成本分担方案。

完善支付方式管理的同时,别把成本转嫁到一些弱势人群身上。

05

还值得注意的是,大厂相关的新闻,常常会引发各种“大棋论”的联想。这次也不例外。

借管理支付方式“锤大厂”,只是入门级的。还有其他更“高深”的解读,比如这是为了国家的数据安全、金融安全,为了推行官方数字货币,等等。

这些支付平台的确掌握了消费者庞大的数据,如果要从数据安全或者金融安全角度考虑,要加强管理,完全可以放在台面上进行,用得着这么“声东击西”吗?

不过麻烦的是,很多事处于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模糊地带,于是变成谁说得玄乎谁似乎就有了“话语权”。这可能也是本来很清楚的支付方式管理,传着传着就变复杂的原因。

要避免这样的“大棋论”满天飞,传播者应该更负责任,而政策信息释放更清晰,接受者都更理性,也是该努力的方向。

- 作者简介 -

Q

我们是谁?

A

这是由三位国内资深媒体人熊志、守一、三娘共同创立的小频道。

Q

我们要做什么?

A

希望跟大家聊聊商业和交易背后的观点和故事,不求三观一致,但愿有话可说。

Q

在这里你可以获得什么?

A

一个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一个更平等的交流平台。(后期我们会上线声道听众社群,敬请期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