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CEO们怎么说

新质生产力,CEO们怎么说
2024年04月01日 08:18 新增长学院

比亚迪王传福:

将坚持用原创颠覆性技术催生壮大新质生产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无论是AI算力还是电动汽车,最底层都是对能源的需求,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后其实都是能源的类型的转换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我国可作为能源的发电量、装机规模在去年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全年新增装机比重超过了全球的一半。未来将为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绿色能源的解决方案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

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去年国内销量,上险数乘用车大概是788万台,渗透率超过35%,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电动化上半场已经驶入快车道,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在换档提速,未来世界融合的整车只能是发展方向,只有打好电动化的基座,才能建好智能化的高楼。

比亚迪肩负责任使命,将坚持用原创颠覆性的技术催生壮大新质生产力,突破迭代的临界点,对汽车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

企业不应盲目跟风,应专注主营业务

新质生产力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驱动产业变革。

新质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向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方向发展,为家电行业带来多元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1. 走自主创新之路,拥有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

  2. 走智能制造之路,打造高效、精准的生产模式。

  3. 走绿色低碳之路,实现环保与高效的结合。

通过以上路径,我们能生产出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形成更智慧的家电生态圈,带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企业持续创新、蓬勃发展的推动力,也将引领社会步入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消费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不应盲目跟风,应脚踏实地,专注主营业务,弥补短板,提升自身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这样,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稳健而持久;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持续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有持久创新的动力;再次,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最后,解决人才和关键技术的瓶颈问题,推动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美的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钟铮: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融合各种技术。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融合各种技术,但很多企业因为过往沉淀不够,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希望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实施,解决工业软件和高端制造装备还不能自主掌握的问题,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基座,有效支撑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时代标志。

在新形势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供给支撑能力亟待强化、应用推广水平有待提升、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尚需加力等三方面的问题。应加大智能制造的普及和应用推动力度,把这些案例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推广和普及,中小企业也要更好地借鉴大企业的经验,并与外部的科研院校和机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更好地实现产业链上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建议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2023年,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轮浪潮。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短缺。

应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并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

京东云总裁曹鹏:

新质生产力要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包含科技创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科技等等),但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更强调利用科技创新解决全产业链关键问题,通过数实融合(科技与实体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价值倍增(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维度产生对国民经济实质性的影响)。

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新质生产力要解决的问题:

  1. 技术投入大,产出难以衡量或者效益低;

  2. 更多聚焦企业层面或者至单一环节,整体产业链层面协同效应不足;

  3. 国产化更多是对传统IoE(万物互联)技术的替代,IoE在国际上也正在被云、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颠覆,所以我们要强调国产化替代过去转向替代现在、替代未来。

履职一年来,我发现一些领域的国产化存在静态替换的情况,没有面向未来升级而规划,导致国产化缺乏前瞻性和发展潜能。另外,“国产化”与“产业数智化升级”普遍脱节。我们认为,国产化不是企业平稳行进的“备用胎”,而是数智化升级的“发动机”。国产化不仅要真替真用,还要创造真价值。

(本文综合编辑整理自网络,公开演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